高适燕歌行(优美语句42句)

高适燕歌行

1、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2、   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代指奚族、契丹族。猎火:战火、战事。狼山:狼居胥山,匈奴的主要聚集地,比喻奚族、契丹族的游牧地。

3、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高适燕歌行)。

4、《资治通鉴》:“冬,十二月,戊子朔。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传首。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困迫,遣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烈及可突干,尽诛其d,帅馀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州,大阅以镇抚之,枭屈烈、可突干首于天津之南。”“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七三五年)二月,守珪诣东都献捷,拜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二子官,赏赉甚厚。”“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公元七三六年)三月,张守珪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七三七年)二月,乙酉,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破契丹于捺禄山。”捺禄山,今辽宁省兴城市境内。“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七三九年)六月,癸酉,以御史大夫李适之兼幽州节度使。幽州将赵堪、白真陁罗矫节度使张守珪之命,使平卢军使乌知义邀击叛奚馀d于横水之北;知义不从,白真陁罗矫称制指以迫之。知义不得已出师,与虏遇,先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以克获闻。事颇泄,上令内谒者监牛仙童作察之。守珪重赂仙童,归罪于白真陁罗,逼令自缢死。仙童有宠于上,众宦官疾之,共发其事。上怒,甲戌,命杨思勖杖杀之。思勖缚格,杖之数百,刳取其心,割其肉啖之。守珪坐贬括州刺史。”

5、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6、阅遍纷纭终淡然,披尽黄沙始到金——工作室迎接市中期评估小记

7、第从语法功能来判断。上句主语为“铁衣”,指代身着铁甲的戍边战士。“远戍”是谓语,表示主语的行为。从对仗角度看,下句的主语也当为“玉著”,表示行为的发出者,指思妇。“应啼”表示主语的行为。若“玉著”解释为流下的眼泪,则与谓语“应啼”重复,解释不通。

8、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9、    榆关:又名临渝关,在今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榆关村。隋唐时期曾建临渝镇、临渝关,为东北军事重镇。也有说是今山海关的,但山海关之名始见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军徐达创建山海卫、将“榆关”之“关”迁徙到山海关之后。

10、其实,战争一直都如此残酷,但因时势不同,诗人的感受会有很大差异。

11、黎明到来了,最后的突围战也即将打响,这也就是第四部分,也是最后四句话:“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经过一夜,到清晨了,残存的战士们和敌人短兵相接了,白刃挥舞、鲜血纷飞啊,战士们浴血奋战,难道是为了回去得到什么勋赏吗?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尽着军人的本分,以死报国而已。“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句诗多么残酷,又多么悲壮啊!战士们的牺牲,恰恰和将军“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冒进、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腐败形成鲜明对照,也催生出了全诗的最后两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谁呀?李将军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啊。要论功业他不及卫青、不及霍去病,既然如此,为什么这首诗也罢,还有唐朝的好多好多边塞诗都一遍遍地提到李将军呢?因为李将军李广爱兵如子,士兵不喝到水,他不近水源,士兵不吃到饭,他不尝饭食。他把士兵当弟兄,士兵也都爱戴他(《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他后来兵败自杀嘛,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史记》记载,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诗人之前以将军对应士兵、以征人对应思妇,到这一句,他拿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深沉的一个对应——以古对今,他多么希望唐朝的将军们也能够像汉朝的李将军一样,拿战士的生命当生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牺牲啊!

12、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13、可见,“战士军前”这两句诗歌是在批判军中苦乐不均现象,当然也有对守将无能却贪功的愤慨之意。并且,这种讽刺与愤慨还是有出处的,《旧唐书·张守珪传》记载:

14、所以,高适说为国杀敌是为了“死节”,死于为保卫国家的大节,而不仅是为了一己功勋。

15、我们知道,杀伐具有两面性。唐军战士是我们的子弟兵,他们并非不爱和平。相反,正因为珍视和平,他们才不得已而进行正义的杀伐,而正义的杀伐很大程度上会令人忘其血腥。

16、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17、  从以上简历可以看出,高适有军人血统,他二十岁才到长安求仕途,奇怪的是后来游“梁宋”时,竟然在“宋城”定居躬耕(怀疑是在此成亲安家了)。这一呆就是八九年,然后北游“燕赵”,想从军未果。再次去长安求仕途,又落第。回到“宋中”继续躬耕,又是十一年。可见高适的经历是很特别的,好,我们来看他这首应和客人所写的《燕歌行》原诗:

18、高适,唐代边塞诗代表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19、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长诗,更是一首好诗。今天我们仅仅解读了其冰山一角,大家在课后应该再度品味。

20、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21、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22、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23、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气早中晚三时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24、顺便解释一下“残贼”的确切含义。《燕歌行》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两句。“残贼”注释多解释为“残忍的敌军”。但根据《旧唐书》的这段记载,“残贼”则应该解释成“残余的敌军”。

25、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愁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

26、分析了这么多的史料,其实就是想证明,“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句诗除了批判将士之间苦乐不均之外,还隐含着对将帅轻敌致败的讽刺。这样说诗歌里有没有内证?

27、《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朝时平州卢龙县(含今抚宁区)与奚、契丹的位置图

28、上四句讲授命出征,下四句讲出征过程。“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29、  shān chuān xiāo tiáo jí biān tǔ , hú jì píng líng zá fēng yǔ 。

30、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的无能给士兵带来了毁灭性灾难。面对无能的将领,高适想起了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

31、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32、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33、最后两句诗写战斗的结果:战士死在无定河边,已经变成白骨,但他们家中的思妇浑然不知,依然思念不减,几番梦中相逢。 

34、这首诗是在诗人过去北游幽燕的生活基础上,加上张守珪军中之事的触发而创作的,实际上是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的戍边生活。作者通过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杀敌立功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抨击了边防将领的骄奢。

35、“玉箸”这个词语需要辨析一下。课文注释说,玉箸代指眼泪。这个说法能讲通。第“玉箸”即玉质的筷子,人流泪两行,筷子也是成双使用,本体和喻体数量上相吻合。第玉与眼泪都有晶莹的特质,感官上两者也有共同之处。第眼泪如玉,暗示了少妇的美丽温润。能流出温润如玉眼泪的女人,必然也有玉一般的珠圆玉润。诗人越是写思妇貌美怜人,就越能增强征人的思念之情。

36、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37、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艾米丽•狄金森)

38、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研学旅行”导师专题研修学习感悟·梁冬青

39、 我认为,《燕歌行》这首诗主要包蕴了三种情感:其报国建功的豪情;其对无能将领的愤慨;其戍卒思妇的相思。

40、《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41、但无论如何,将军已经受命出征了,所以接下来两句是讲出征的场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所谓“摐金”就是敲锣呀,军队敲锣打鼓,直奔榆关——也就是山海关而去,他们的旌旗就在碣石山间猎猎飘扬。这个行军的场面大不大?非常大,非常招摇,但是和“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相比呢,你更喜欢哪一个?如果仅仅作为旁观者,你一定会觉得“摐金伐鼓下榆关”更气派吧?但是要是真的经历过战争,你就会知道,“夫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如此招摇,未必妥当。

  发布日期:2023-08-1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