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词的特点(优美语句32句)

柳永的词的特点

1、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的词的特点)。

2、  第四声是柳永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他的词没有唐五代词人那种雕琢的习气,而是吸收了很多生活中的口语、俗语,通俗易懂。他的词中还借鉴了不少俗曲和新的腔调,大大扩展了词的题材。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百姓的游乐四季皆美的西湖,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互文见义)

4、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且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5、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6、首先,我个人想给本书一个学术史的评估或定位:这是二十世纪中外学术界对柳永及柳词进行综合整体研究的一部具有标志性的论著。

7、就叙述方法,词人此处在顺叙之中加入了倒叙。先展现了眼前的残花,再回溯到蔷薇盛开时的美艳情形,两相强烈对比,陡生怅然之情。

8、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不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9、3)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10、  柳永平生都是不幸的,不得意的。他用世的志意跟他浪漫的性情及他音乐的才能互相矛盾,而由于这样的原因,使中国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境界。把词里的感情从“春女善怀”变成“秋士易感”。中国有一个“秋士易感”的传统。悲秋是因为草木的摇落想到生命的短暂,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够有所完成。这是有才志的人共同的悲哀。柳永以一个男子写旅途,登山临水,登高望远,开阔博大。

11、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12、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13、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极值得重视。他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创制了很多新曲,完成了慢词形式,扩展了题材,引入了民间文学的手法和口语语汇。他是慢词这种长篇词的开创者,在慢词方面他开拓了词的形式,是首位刻意锤炼慢词的大家。

14、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指高官孙何

15、补叙,本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而在本词作中,这三句是开篇“恨客里、光阴虚掷”的补叙,交待其为何有如此感叹。同时,这三句自身又是后句对前句的补叙。把词人感叹光阴虚掷的原因交待得清清楚楚。

16、明确: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名作《雨霖铃》,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柳永这个多情浪子的世界。(板书题目)

17、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18、柳永词在艺术上也有许多新贡献,从词体上看,柳永慢词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价值,与之相应,从抒情艺术上,更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唐五代宋初词,也有别于同时代晏、欧词的新范型。关于柳永慢词在抒情艺术方面的特点,宋人李之仪的《跋吴思道小词》曾说:唐五代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馀,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这段话说得十分概括,有几层意思,一是说柳词是与唐五代小令不同的新体;二是说这种新体的写法是始铺叙展衍;三是说其艺术表现是备足无馀,追求透彻明白;四是说描写形容真切具体,使人千载之下“如逢当日”。这些特点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铺叙展衍”,这是适应慢词的词体特点,借鉴六朝抒情小赋的一些因素而形成的抒写方法。柳永慢词的铺叙,多以抒情动机为中心,以行为和事由的叙述为线索,以场景的描写铺排为渲染,在叙述描写中逐步展示抒情主人的情感变化。如写羁旅行役之感的慢词《夜半乐》:

19、其次,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数据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大胆尝试,从效果来看,也堪称是成功的范例。

20、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对柳永生平的考察和勾勒,作者主要运用的是考据和实证的方法。这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方法,本书的运用既符合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也显示了作者的扎实功底和严谨态度。

21、我和同门师兄王兆鹏先生明确标示和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从事词学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二十多年来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也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支持,并出版了专门的著作,但其间的历程却是颇为艰辛和坎坷的。现在重读梁先生的大著,才意识到她实际上是比我们更早的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事词学研究的先行者。

22、“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23、最后,以诗解诗的比较联读,也是抓住了诗词文本特点的教学。诗词的比较联读,可以联系此前学过的诗词,可以联系未曾学过的新诗词,意在以旧悟新、温故知新或延伸扩展、内外联通,从而达到归纳共性、同中见异、形成系统等不同目标。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联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为了引出由写景到写人的层次转换,用以旧悟新的方式促使学生归纳词作的结构特点,强化对由绘景转到写人的构思方法的认识。联读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意在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投赠诗的内容,通过课内外诗词的联读综合,使学生对投赠诗的写作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整体的把握。而“体会他们的不同处境与心境”的阅读指向,又使文本阅读自然达成了向课外延伸拓展的效果。这样的教学生成,当得上与开头“凤头”相应的“豹尾”。

24、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25、柳永对词的突出贡献是大量创作慢词,变旧声作新声,以“赋法”入词,铺叙展洐,或情景交融,或明白家常,具有雅俗相兼的审美特征。

26、点染结合先总提,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奖等手法,极力铺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27、柳永这几方面的拓展,启发和影响了后来的苏轼,对苏轼早期词作颇有启发,如《八声甘州》影响了苏轼慢词《沁园春》。苏词开阔博大的景象,雄浑矫健的音节,正有得于当时盛行的柳词;只是柳词往往笔锋一转,回到了柔情的描写,苏词则始终在开阔博大和雄浑矫健的豪气中。

28、而在论著的第二部分也是其核心内容中,作者却大胆采用了数据统计的方法。尽管她没有在概念和术语上加以标示,但实际上就是对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中英文合版《前言》中加以了揭示和说明:“读者会发现我用了不少统计数字来说明柳词的特点,这是因为我不满意那些随意而笼统的评论方式。例如柳永的词牌特色一章,我就用了不少数字的对比来说明柳永在慢词词牌上的贡献。”可见作者之所以要用统计数字来说话,是为了避免和克服“随意而笼统的评论方式”的不足,达到准确性,增强说服力。这虽然是作者后来的总结表述,应该也反映了当初的观念意识。实际上,注重统计数字与注重文献资料一样,都反映了作者注重实证的态度、追求科学的精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9、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找寻落花所遗留之香泽。可惜什么也没有找到,一声长叹。

30、(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31、写景时情景交融,而且开阔博大,在写景叙事中加插抒情,使词生机盎然,《八声甘州》一词最有代表性,把秋士易感的悲慨,跟大自然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景物形象开阔高远,声音气势雄浑矫健,特具感染力,可与唐诗相比。

  发布日期:2023-08-1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