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朗诵
1、想必所有喜欢诗歌人,都一定接触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人教版的教科书里,该诗也赫然在列。从诗歌的角度上来说,《再别康桥》应该完全不需要解读的,因为作者在诗中已经自我解读了,所以我至今不明白那些所谓的赏析到底还有什么用?应试教育下,他们逼着我们去赏析一首原本就在自我赏析的诗歌,去剖析一首原本在诗歌里已经直白的自我剖析的诗歌,除了浪费墨水之外,真的毫无意义。另外,说到喜欢的缘由,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点之外,该诗脍炙人口的朗诵韵律,必然也让大部分诗歌爱好者的情有独钟。所以我一直在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拿出“慷慨就义”的腔调来诵读,甚至有些诗歌,就像你我之间的对话一样,我说给你听,仅此而已。
2、“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的眷恋着的情人形象,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情与景已互为一体。在金柳之间,在青荇之上,“我”固执地寻找着“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落日的余晖慢慢散落在河面,康桥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我静静地站在桥头,深情地凝望这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4、尽管一切都被揉碎了,诗人依然撑着长篙在寻梦。在青草的深处,他宁愿满载一船星辉,放歌而归。但在现实中,诗人却不愿惊醒他心中的梦,千万缕惜别之情,只化作心底里缠绵的笙箫、夜空中沉默的夏虫,在“悄悄”之中告别,在“悄悄”中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5、1922年徐志摩回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1928年秋天,他再度游历英国,《再别康桥》写于从英国回来的1928年11月6日的轮船上。
6、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7、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落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写出了一种包含淡淡的惆怅和酸楚的不舍之情。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在与自己心中的理想道别,那份深情和静谧,似乎唯恐惊破心中之梦。它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康桥”理想的破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再别康桥》原文作者: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