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优美语句30句)

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1、1927年,海德格尔38岁时,发表了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2、海德格尔后期的另一大主题是语言问题。对海德格尔来说,真正源始的语言就是诗,也就是艺术的语言。因为诗的语言具有解蔽与遮蔽的双重作用,我们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语言的解蔽而接近遮蔽的东西。

3、南:不,不完全是,因为我们享受了一个微分方程。

4、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5、20世纪是一个全面反理性的世纪。如果说,存在主义彰显了实体主义的纰漏,那么意志哲学率先在现代宣告了理性主义危机的到来,开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叔本华认为,理性主义者把认识和意志的实际关系完全颠倒了,人是根据自己的欲求和意志来认识事物的,先有欲求后才去认识。他第一次大胆地说出了人的意志、欲望才构成人的本质。他说:“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是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因此,每一个人都是出于他的意志而是他,而他的性格也是最原始的,因为欲求是他的本质的基地。”(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指出,知识不是人的最高目标,理性主义的知识论必然消解掉人的生命意志,然而正是生命意志才是人的本质,正是超越理性之上的酒神精神才是人性最深刻的表露。

6、现在,我坚持认为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原本的“真实-真实”——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种迫切需要,也是最终的哲学激情(在某种意义上,胡塞尔的“回到事实本身”让我们激发了这种哲学激情)。真实就是存在与/或意义,如同它们二者的区分一样。有一种打着“新实在论”,“思辨实在论”、或“物导向的哲学”旗号讨论“真实”,这证明了的当代主流十分热衷于谈论“真实”——这个问题在法德结合的问题之外。如今,这场运动认为哲学已经被封闭在主体性之内,认为所有其他一切都与主体性相关联。但这是非常幼稚的假设。思考从来步涉及到一个与“对象”保持单边关系的“主体”——即便在笛卡尔和康德那里也是如此。通过在世存在,通过被抛入世界(世界既不是给定的,也没有得到任何保障,不过世界绝对存在),一切事物已经开始,并反复重新开始。(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三大观点)。

7、虽然此在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此在存在就能够使存在显现。因为此在作为可能性,它可能使存在显现,也可能使存在不显现。当然,所谓“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即它显现为不显现。所以,此在的存在就有了“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的区别。当此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始终处在去存在之中的存在者,因而立足于自身而面对可能性开放地生存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是“本真的”。如果此在把自己看作与所有在者一样有着固定的本质因而是一种现成存在的在者时,它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于是,以往被传统哲学忽视和轻视的日常生活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就有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了解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活动。因此,海德格尔就对此在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他亦称之为生存论存在论的分析,简称生存论分析。

8、为了克服这一趋向,则需要借助于最后的神。在海德格尔那里,最后的神是暗示着的(winkend)神,这意味着,它是存在之本质现身,而非对象性的思辨。存在现身于暗示之中(WesunginWink)。……他提出了无化的“无”(Nichtsnichtet),这意味着,存在不是某种静态的存在者,毋宁说,存在“现身于此”(Seinwest)。

9、在这里,我想指出海德格尔的一个洞见。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对于理解海德格尔非常关键。在海德格尔的教授就职演讲《什么是形而上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形而上学就是此在。在这里,此在指的是人的超越性。用此在来刻画人,这就表明,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后来,在两卷本《尼采》中,海德格尔又从康德那里借用了这个命题。他说,形而上学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在一点被尼采所强化。尼采认为,人既有自我保存的趋向,又有自我超越的倾向,这就是价值的二重视角。

10、第二种对爱的理解是占有欲,这是对所爱对象的欲求。这种爱是很真实的,但是有点鲁莽。因为这样的爱又过于自私。因此他认为,占有欲可以构成爱的动因,但并不等于爱本身。

11、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12、“我开始想知道(wonder)理性的自我解构是否是那个不同于前现代理性主义的现代理性主义的必然结果”海德格尔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大思想家,这确实是个大麻烦。为了阐明理性主义的根源,施特劳斯必须面对海德格尔。

13、借此,海德格尔就提出了生活存在论。前面曾经指出,在生活与存在之间是有着对立的,一个是最最具体的东西,一个是最为普遍的东西,然而,通过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已经明确,生活本身就通往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我们要挖掘出生活的存在特征。既不能停留于体验生活而放弃对生活的理解,也不能执迷于对生活的理解而遗忘了生活本身,而是在生活与理论的辩证运动之中把握生活。这就是海德格尔式的生活哲学、或者说生活存在论的要义。

14、意识或反省“在”的具体存在者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它不以纯粹意识的方式同“在”发生关系,而是通过注视、理解、确认、选择、烦恼等具体存在方式与“在”打交道。海德格尔指出,只有在人的这种生存状态中才能探求“在”的意义。

15、所以,自由就是人向存在者开放自己――“让存在”,而人有自由的态度并不是由人决定的,他置身于敞开领域或无蔽状态,是受制于“敞开”和“无蔽”的。从根本上讲,自由并不是人的自由,而是一种把人的行为置入“敞开领域”中的自由,这就是“绽出(ek-sistent)”,即自身出离,或出离自身。这样的自由是由作为无蔽的真理所开启出来的。“让存在”实际上乃是存在之真理(无蔽)的运作和发生,即真理自身的演历,人不过参与其中罢了。

16、 (“大道不离万有”授权转载-文字版权归该公号所有)

17、海德格尔中学时,就对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深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家胡塞尔亦对其有重要影响。

18、“存在主义始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发现所有客观的、理性的知识根基乃是一个深渊。”当海德格尔打开现代情况时,他面对的是一个深渊,根据之无根据本性彰显无遗。当施特劳斯打开现代情况时他发现,我们的现代理性(由近代以来)其实对古典理性有一次彻底的反叛[即所谓的哲学的政治化这一事件,这个反叛的最终体现就是我们拥有了实践比沉思更为优越这个现代假设。(参见《自然权利与历史》的第六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自然洞穴”做出了一次彻底意义上的逃离,而现代理性的自我解构正是这个逃离的后果。在他看来,海德格尔(包括尼采)忽视了这个古典理性与现代理性之间的断裂。众所周知,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个解构的原因在于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对存在之遗忘。那么对施特劳斯来说,现在的主要事务就是去看“自然洞穴”向我们敞开的存在之意义。

19、这篇讲演的最后一句是:“语词崩解处,一个‘存在’出现”。我以为,zerbrechen有解构的意思。没有语词,无物存在,因为没有揭示/命名。但有了语词,也可能无物存在,因为语词在揭示/解蔽的同时,也在遮蔽/掩藏了存在,存在也不见了。所以,我们需要有语词,同时又要“打碎”语词的枷锁,使存在脱颖而出。正如海德格尔所说:“zerbrechen在此意谓:传透出来的语词返回到无声之中,返回到它由之获得允诺的地方去--也就是返回到寂静之音中去。语词的这种zerbrechen乃是返回到思想之道路的真正的步伐”。我们借助有声的语言通达无声的语言,我们必须先学会说,然后学会倾听。如果我们了解了“语词缺失处,无物存在”,那么也就接近了“语词消解处,一个‘存在出现’”。

20、我们知道,海德格尔有一个备受争议的命题,他说,尼采尽管反形而上学,但尼采还是一个形而上学家,尽管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家。这个命题在尼采研究者那里鲜有知音。不可否认的是,尼采把柏拉图主义颠倒过来了,尼采是一个生活哲学家,但是,海德格尔说,尼采仍然是一个形而上学家。也就是说,只要坚持两个世界理论,无论是片面强调理念世界,还是片面强调生活世界,在海德格尔那里,都是形而上学。而后面这种,片面强调生活,这种倾向更为危险,因为它是一种隐秘的形而上学。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活的形而上学”。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就是这种形上学的代表。其次,如果海德格尔能够被刻画为生活哲学家,那么,他一定不是这种意义上的生活哲学家。

21、“真理进入作品的设立是这样一个存在者的生产,这个存在者先前还不曾在,此后也不再重复。生产过程把这种存在者如此这般地置入敞开领域之中,从而被生产的东西照亮了它出现于其中的敞开领域的敞开性。当生产过程特地带来存在者之敞开性亦即真理之际,被生产者就是作品。这种生产就是创作。作为这种带来,创作毋宁说是与无蔽之关联范围内的一种接受和获取。”(46页)

22、巴:绝对是的,非常糟糕,对我们来说,尤其对你的快感来说。

23、当代也就是一个文明的(技术的、经济的、文化的)逻辑的全球性封闭环,它开始怀疑自己,即在柏拉图的本体(ousia,尽管我们不要忘记,柏拉图也说过“超越于本体”(epekeinatèsousias))之后,“存在”意味着什么。值得欣喜的是,这一次以对其悬置和变动的形式来回应柏拉图的问题。从马克思和尼采,到海德格尔,并不缺少它业已崩溃的迹象:列宁、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代表着一个转折点,因为正是在海德格尔那里,这种病症才围绕着“存在”固定下来。当其他人看到了进程和进步(即便以批评的方式),他会将所有的特征集合起来,在本体论的名义下思考整个西方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说,正是透过海德格尔,当代的观念本身悬置了时间,成为了哲学的驱动力和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促使人们来谈论哲学的终结。在海德格尔的时间之后,我们仍然处于一个悬置状态。可以肯定的是,当代并不是没有运动,但这种运动已经变得非常艰难和可疑,至少可以认为,在某个时代,所有的保障都已经被撼动了,或者变得可疑。

24、《存在与时间》这个书名中还隐藏了一个意思,就是名词和动词。……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去存在”,是在时间之中的存在。用希腊语来说,存在不是ousia、实体,而是physis、涌现。用海德格尔自己的话则是,存在不是现成存在(Vorhandensein),而是此在。此在的此(Da),既是发动之处境,也是具体的实行。也就是说,存在不是哲学研究的终点,而是展开哲学活动的开端,这既是我们理解生活的开端,也是揭示真理的开端。这就为我们理解形式显示提供了背景。

25、那么,既然存在者整体处在遮蔽状态,“隐而不显”的东西怎么可能达于思想和语言呢?人以开放的方式投身于敞开领域,“让存在者存在”就是要使遮蔽的东西达于思想和语言,从而显现出来。但是,人“让存在者存在”只能是个别具体的行为,只能让个别具体的存在者显现,而不可能让存在者整体显现。显然,存在者整体的遮蔽状态乃是更源始的境域,它“深不可测”,“神乎其神”,故而海德格尔称之为“神秘”(Geheimnis)。

26、当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意在解决存在问题,即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立一种“基础存在论”,以期在此在身上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海德格尔一改传统哲学的做法,不是把存在与永恒,而是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其中大有深意。存在之为存在就于存在出来的显现之中,惟其如此,存在才是存在。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此在这种有限的在者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就在此在这里显现出来了。当然,并不是说此在一定会使存在显现出来,实际上只有当此在作为自由的可能之在时存在才能在此显现。因此,海德格尔的目的是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确定此在使存在显现的可能性和途径。

27、所谓非真理指的是遮蔽状态。真理是无蔽状态,遮蔽状态就是非真理。然而,此在作为此在就是让存在者存在,但是这种让存在者存在同时也是遮蔽,不仅如此,遮蔽状态实际上是更原始的境域(比让存在本身更古老),那是神秘的领域。所以,神秘(被遮蔽者之遮蔽)属于真理本身,原始的遮蔽并不是由于人的无能而造成的。而且这种原始的遮蔽不是对真理的遮蔽,而是真理之能演历的条件、背景和前提。

28、我们可以对比两个比喻:柏拉图的“洞穴”与庄子的“混沌”。柏拉图的“洞穴”追求的是光明,庄子的“混沌”则是持守黑暗。,我以为,海德格尔似乎属于居中的第三条路:不是迷失于光明之中,也不是固执于黑暗,而是借助于光明来通达黑暗,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子》的那句话:“知其白,守其黑”:

29、传统哲学以实体作为价值表格上的最高理想,而现代哲学对实体概念的质疑,显然是对传统哲学价值根源的根本否定,表明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势不两立。在现代哲学看来,实体世界不过是传统哲学家编造出来的神话。所以,现代哲学提出了“哲学终结”的惊世之论。哲学终结不是要埋葬哲学,只是要走出实体主义的牢笼,终结传统形而上学,而重新为形而上学奠基或重建哲学的辉煌。哲学终结在罗蒂那里,只是意味阻止哲学走上实体哲学的大道;在海德格尔那里,只是意味“存在之思”的开始。

  发布日期:2023-10-19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