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爱国诗四句(优美语句49句)

陆游的爱国诗四句

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的爱国诗四句)。

2、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3、诗人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4、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5、自古以来,军人战死沙场,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能为国而死,我死而无憾。

6、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 的事业。——谢觉哉

7、傍晚躺在这成都的古庙,眼见着落日的余晖,装点这僧房的纱窗。

8、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9、“事定犹须待阖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坦荡,他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道。接着的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写出了诗人的殷殷期盼。他祈祷上天保佑国家社稷,希望朝廷早日收复中原失地,以慰故都百姓之盼望。诗人曾多次在诗中以京华父老之望,来呼吁朝廷北伐,“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北地遗民的苦望,也正是诗人心中所望。正因始终坚持着“收复中原”这一伟大志向,所以他才会在夜里挑灯细读《出师表》,“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智多近妖,但其实后世最赞赏的是他的忠君爱国。虽然他抱憾而亡,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是永垂不朽,被后世无数文人视为榜样。杜甫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在另一首诗中也曾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即使诗人被贬,即使他对朝廷一再失望,即使收复河山的希望很渺茫,但诗人的信念却始终不动摇,这样百折不挠的精神,可钦可佩。

10、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壮岁从戎》),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11、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12、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凄凉的,可对于他来说,战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我想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他在《书愤》中说,

1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遗憾的是,他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因为此后的中国人代代以陆游为爱国典范。

15、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16、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17、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8、⑴病起:病愈。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⑶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⑷忘忧:忘却忧虑。⑸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⑹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1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很自大,而且以自比为长城,心中也是有着远大的志向,想要把金人赶到关外,使得中原统现在我早已是一位垂垂老者,两鬓和头发早已是花白了。

2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开篇的两句,陆游便是交代了自己的当时的一个处境,以及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慨,现在我已不再年轻了,可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是立志要收复北方的失地,可是谁能够想到这事情做起来如此的艰难,我时常会一个人站在高地远望北方的中原大地,那里热气沸腾充满了无限的怨恨。在这两句中,充分地表达出了陆游那种爱国情怀。

22、“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23、据说呀,陆游刚踏上官场不久,就发生了“泪溅龙床请北征”这个故事。讲的是陆游请皇帝御驾亲征,可他俩地位悬殊太大,一个贵为天子至尊,一个不过是纸马粒儿的八品文官,几乎见不到皇帝。好在宋朝有轮对的政策,就是官员可以轮流觐见皇上。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陆游好不容易见到了宋高宗。正好碰上高宗的生日,金国派来了使者,送来了贺礼,这次的贺礼特别,是一封充满挑衅的战书。要求南宋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不答应,就要挥师南下。高宗一看到战书,吓得嚎啕大哭。他想的当然是逃跑,并且下令修宽阔的路以便逃跑。陆游这时冒犯龙颜,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换作别人,肯定会顺着宋高宗,可是陆游慷慨陈辞时,面对宋高宗的软弱的态度,陆游可能忘了自己的卑微身份,痛哭流涕,恳求皇上亲征,鼓舞士气。因此历史上,陆游的文字中才会出现“泪溅龙床请北征”。

2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5、这两首诗是陆游六十余岁时被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时所作,用以表达诗人廉颇未老、报效国家、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这两首诗风格虽未变化,但题材内容却是一变,同样呼应题目额“风雨大作”,第一首是撸猫取暖,第二首却是入梦纵横沙场的金戈铁马。

2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27、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28、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宋史》有传。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创作的中心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诗风凡三变:早期工巧,中期宏肆,晚期趋于平淡,而以豪迈奔放为其主要特点。陆游诗词散文兼擅,而以诗名为高。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9、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3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1、在《水调歌头》中,在《关山月》中,在《诉衷情》中……陆游的爱国情结无处不在,他将爱国主义诗词创作拉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至死不变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意念,不仅使其在同时代诗人中独树一帜、无人比肩,而且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极为罕见。

32、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消”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此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六十八岁时来沈园已自称“河阳愁鬓怯新霜”,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

3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4、这首《书愤》意境广阔,气势如虹,浑厚沉郁,斗志昂扬,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家失地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通篇表达的就是一个“愤”字,这是爱国志士的悲愤、郁愤、激愤、感愤、忧愤,没有对国家发自内心浸入骨髓的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

35、酒兴来时我把桥边酒家的酒都买光;长长的酒瓶,把大车全都堆满。

3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3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39、《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0、陆游的这首《书愤五首·其一》,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写得气势磅礴,读来真是让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在这首诗中,充分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爱情情怀,值得一读!

41、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2、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43、一个人活在世上,就算没法做个安期生那样的仙人,喝醉了,在东海里骑着鲸鱼玩耍游荡;

44、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45、但是由于受到奸臣诬蔑陷害,陆游被贬回了老家,驰骋沙场、尽忠报国的机会很快就过去了。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长期蛰居绍兴。即便如此,陆游也一直坚守着报国信念,不忘洗雪国耻之心:“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但陆游报国壮志的愿望却再没有实现的机会,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仇国恨,以血泪之遗憾,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6、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47、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8、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

  发布日期:2023-11-01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