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自己编的
1、词的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鸣叫。(爱国的诗自己编的)。
2、梁启超:有钱的家庭,千篇一律;有趣的父亲,万里挑一(爱国的诗自己编的)。
3、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古人一直讲究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不少文人墨客,也借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祖国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今天特别为大家收集了100句爱国诗句。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鉴赏、诵读,感受下古人的壮志豪情。
6、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7、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8、明朝在所谓“全盛”之时,遭遇土木堡之变。皇帝明英宗被北方少数民族瓦剌活捉,于谦为抵御瓦剌入侵、延续明王朝生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样的一代名臣却未得善终,小肚鸡肠的明英宗被瓦剌人放还后,以谋逆之罪诛杀了于谦。面对瓦剌人挟持皇帝的敲诈,于谦敢于说出“社稷为重,君为轻”,有见识,有气魄,以粉身碎骨成全了自己清清白白的爱国之志。
9、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表达了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10、四大名著最经典20副对联,智慧满满,滋味万千!
11、丘逢甲出生于台湾,清廷割让台湾前后,他曾组织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失败后,他返回大陆从事教育事业。又一度春天来临,虽然春山妩媚,但丘逢甲想起国家耻辱、家园仇恨,不禁泪水潸然。诗歌虽短,却震撼心灵。
12、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13、30句老话,说尽人生百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14、是以不息的奋斗来告慰先辈: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终如你所愿!
15、经过了千万次锤凿,才能把石灰石从深山里开采出来。之后,熊熊烈火的焚烧,在它看来,也只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即便是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它所要做的,只是把清白的本色、高洁的情操,永远地留存在这人世间。
16、 这首古诗,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有多少委曲要诉说呀!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17、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8、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9、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d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20、中看玉女迎欢绣,学道初从此处修。爱此芳香朝暮看,国家成败吾岂敢。
21、“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22、我就可以给你现编个新鲜出炉的,不过,一般常见诗是四行或者八行,十六行的属于非主流了。
23、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干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不免以分香卖履为嘱。
24、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