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简介资料(优美语句69句)

徐志摩简介资料

1、正当志摩正如饥似渴的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时,一个不幸的消息却传到他的耳中。其父爱财心切,要志摩于一位富家千金张幼仪结婚。志摩一时无法接受,然而他又挨不过父母与奶奶的哀求,最终答应了。同年,志摩与幼仪结婚,然而他们本无感情。婚后彼此冷冰冰的。不久志摩便收拾行李,上天津读大学去了。

2、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3、“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我就感到异样的震动,猛袭到我生命的全部??纷乱占据了我的灵府,但当时我一点不明白,不知这就是陷入了爱!” 

4、第二个是在日本,他第一次看到了有祖父家人眼中的徐志摩的录像片段,之前他从未见到过动态的徐志摩,虽然视频很短,徐志摩只是从人群中穿过,但带给他的感觉非常特别。

5、西侧是徐志摩母亲的卧室,室内陈设简单,一座雕花木床,还有木柜、箱子、衣橱等,橱子上还有一个老式座钟。南面套间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房间,陈设与徐志摩母亲卧室差不多,一个电风扇颇为惹人注目,在当时使用电风扇,也是很先进的。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后,被徐志摩的父母认为干女儿,住在这里。

6、他为林徽因写了许多情诗。他们也通过信件交流。在后来的《虎集序》(1931年)中,有人提到,24岁之前,他与诗歌无关,遇到了林徽因,这刺激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他与妻子张友怡提出离婚。

7、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8、1918年夏天,志摩拜梁启超为师,并在他的鼓励下,于同年8月14日赴美留学。他进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后来转至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然而志摩讨厌美国的教育制度,于1920年9月24日移去英国,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志摩去英国本想追随罗素,而罗素却去了中国,志摩扑了一场空。他在伦敦时认识了狄更生,并在他的介绍下进入英国剑桥大学。

9、陈子善说,徐志摩到了1921年才开始他的新诗创作,虽然起步晚,但是写得好。他非常注意诗的形式,用白话文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10、海宁已故老画家、徐志摩的小学同学马君松在生前的回忆录中说,徐志摩曾向他聊起,泰戈尔乘车到达硖石时,他的父亲徐申如曾代表硖石商会送了一些土特产、点心、水果和一壶热茶,这把茶壶是向西山公园的茶社临时借的,上面还写了“西山公园”四个蓝字。“泰戈尔回印度后,把这只茶壶当成珍贵的礼物转赠给了新德里的一个公园,公园的管理者更是珍惜本国‘诗圣’泰戈尔的这份馈赠,还专门把这只茶壶放在公园陈列室的一只大玻璃柜供游人参观。”马君松在生前的回忆录中说。

11、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12、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3、1922年,陆小曼19岁。当时,来陆家说媒的人多得踏破门槛,但陆家不肯轻易把女儿许给别人。直至遇见王赓,认准了这无上的姻缘。

14、她的人生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年之前,她一直在养育子女。后来,我们的父母在纽约读书,她抚养着四个孙辈。1952年,我们开始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张幼仪顿时变为自己一人。她那时和我们说,她需要做些什么,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于是她结婚了。她与一个从日本来的中国医生结婚,那位医生有四个孩子。突然间,她从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到拥有四个已经成人的孩子,这对她的挑战也非常大。

15、徐志摩说,在常玉手指点东点西地卖弄家珍的时候,他竟有忘了彼时正身处不足六尺阔阁楼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站在爽恺的高天下、飘欲化烟的美丽林树与轻快的流涧之间。我想,这种开阔和生气,一定源自于常玉对艺术极大的激情,而这份激情、这种个性都有极大的感染力,感染了当时的巴黎、感染了他的无数模特。所以此时,你再去理解常玉不进巴黎院校进修,而身入“大茅屋”,理解他用毛笔速写、勾勒线条,理解他窘迫时也不高看稻粱卖画的性情,你才可能读懂那些“宇宙大腿”、那些“乌黑的、铁一般的线”。

16、在看演绎徐志摩一生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及他的诗集时,我更加了解了他的众多爱情诗歌的出处,比较经典的《偶然》是写给林徽因的,《雪花的快乐》写于与陆小曼热恋之时,那时的他沉浸在恋爱的热浪中,即便是冬天也像燃烧着火,天空雪花飘飘,激发了他的灵感,诗情喷涌而出,那时的他,比雪花更快乐。

17、1920年,徐志摩离开纽约,前往伦敦经济学院,师从政治理论家哈罗德·拉斯基(HaroldLaski),然而六个月后退学。期间,梁启超把徐志摩引荐给驻伦敦的国际联盟中方代表——林长民,后来徐志摩邂逅了林长民16岁女儿林徽因,和她日久生情。1921年,林长民将徐志摩介绍给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员狄更生,随后徐志摩到剑桥就读。

18、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9、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20、梁启超的这番「证婚词」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击中了两位新人的“软胁”,同时也表明了梁启超这位近代大儒对婚姻生活的态度。

21、要知道梁思成的父亲就是徐志摩最尊敬的老师梁启超。徐志摩是个天才的诗人,他的浪漫气质是无法束缚的。

22、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23、他简直如同“吹了一阵奇异的风”,“照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他的心。爱情启开了灵感的大门,他开始写诗。

24、1924年,徐志摩受聘于北京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同年,他陪泰戈尔及其随行人员游历中国,与泰戈尔的深厚友谊让他名满中国。

25、志摩先生突然的死亡,深一层体验到生命的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一个别的师友能够代替,因此当时显得格外沉默,始终不说一句话。后来也从不写过什么带感情的悼念文章。只希望把他对我的一切好意热忱,反映到今后工作中,成为一个永久牢靠的支柱,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灰心丧气。对人对事的态度,也能把志摩先生为人的热忱坦白和平等待人的稀有好处,加以转化扩大到各方面去,形成长远持久的影响。

26、2008年,徐善曾在剑桥大学访问,发现了国王学院为徐志摩立的一块纪念石上用汉字写着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四行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受这块纪念石启发,当时就有写《徐志摩传》的想法。”徐善曾说,由于他不懂中文,而当时能找到的关于徐志摩的英文书籍又非常少,多年来,他便一直没有将这一想法付诸实际行动。直到2012年,徐善曾再到康桥大采访问,有位教授问他能不能写一个关于徐志摩生平的小册子,他便下定了编写《徐志摩传》的决心。

27、后来才知道他是自己好朋友的女儿,名叫林徽因的便是。后来不久,徐志摩就成了林家的常客,林长民是个生性洒脱幽默风趣很有浪漫气质的人。

28、1924年夏,徐志摩(左二)陪同泰戈尔访问日本。

29、陈子善从徐志摩、林徽因的作品,即内证资料求得两人之间有过爱恋的证明,徐志摩的《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一个祈祷》、《明星与夜蛾》、《你去》等动人的诗篇都是写给林徽因的。

30、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

31、最让他难忘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在英国,当他在剑桥时,他坐在康河边,感受祖父的心境。他还去了索斯顿,找到了早年徐志摩与张幼仪曾住过的公寓,就在那里,徐志摩抛下了怀有身孕的张幼仪。

32、数年间的探寻,徐善曾对祖父的人生与成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将自己的成果写就《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一书,试图细致完整地刻画出他心中的祖父形象——一个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中国文学和社会进程的诗人。徐善曾保持着一种客观中立,在书中,他不称其祖父,而称其名。对于祖父的失误选择,如“抛弃妻子”,他也秉持着审慎的态度,即放在彼时彼刻的处境下去看待他。在他眼里,徐志摩是一位热情洋溢、性格多面、思想矛盾的诗人,和那个时代一样复杂。

33、追怀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树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

34、4月15日至16日,来自法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的研究徐志摩的专家学者,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诗歌领域的专家学者,徐志摩家乡的专家学者也与徐善曾相聚杭州缅怀诗人,并向广大摩友探秘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徐志摩。

35、陆小曼懂戏剧,谙昆曲,精皮黄,通英法双语。她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擅长画画,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众多名家。

36、活动的嘉宾除了作者陈子善外,还有上海图书馆的研究馆员张伟、作家兼文艺评论家简平、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四位嘉宾不仅是在各自专业做出了卓然的成就,而且都出版著述颇多,对于现代文学都有不俗的造诣。

37、 徐志摩人缘是很好广游甚广,美女见的也多,所以他不喜欢的人,你对他再关怀备至他也无所感念。

38、善解人意的徐志摩,显然不愿意沈从文为此事感到压力,特予以安慰。

39、《说徐志摩》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评述已经出版的徐志摩作品集,尤其是梳理了《爱眉小扎》的各种版本。

40、昨天整天只寄了封没字梅花信给你,你爱不爱那碧玉香囊?寄到时,想多少还有余甘。前晚在杭州,正当雪天奇冷,旅馆屋内又不生火。下午风雪猛厉,只得困守。晚上快喝了几杯酒,暖是暖些,情景却是百无聊赖,真闷得凶。游灵峰时坐轿,脚冻如冰,手指也直了。下午与适之去肺病院看郁达夫,不见。我一个人去买了点东西,坐车回硖。

41、注:“谭宜孙”通译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燕儿歌”是他的长诗《公主》中的一首抒情诗。本篇书信文字稍有改动。

42、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43、从文,不碍事,算是我们副刊转载的,也就罢了。有一位署名“小兵”的劝我下回没有相当稿子时,就不妨拿空白纸给读者们做别的用途,省得搀上烂东西叫人家看了眼疼心烦。我想另一个办法是复载值得读者们再读三读乃至四读五读的作品,我想这也应得比乱登的办法强些。下回再要没有好稿子,我想我要开始印《红楼梦》了!好在版权是不成问题的。

44、徐家老宅位于海宁硖石镇西南河十七号,有门厅堂楼四进。徐志摩祖先从明朝正德年间由海盐迁至硖石定居。一八九七年一月十五日,徐志摩出生在老宅里,一九一五年,在那里与张幼仪结婚。直到一九一八年赴美留学离开老宅,徐志摩在老宅里度过了几乎是他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光。新宅是其父后来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而于一九二六年建造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志摩的后人把新宅捐献给国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重修,而老宅则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在旧城改造中,那座历经四百八十余年风雨沧桑的徐氏老宅被拆除了。拆除了老宅,修复了新宅,是功是过,不好评说。据说,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做旁听生时,只住过一年的地方都保存下来了。不能不令人深思。子康兄说,有人买下了徐氏老宅的拆下的所有椽木等材料,都编号保存下来。若有机会用这些材料修复徐氏老宅,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45、该会的总会设在伦敦,当时请到了梁启超担任名誉会员。30年代初,徐志摩在上海联合了胡适、曾孟朴、郑振铎在内的多位作家,一起创办了国际笔会中国分会。徐志摩去世以后,郑振铎专程写文悼念,其中就特别提到了办会这件事。

46、志摩走后,陆小曼痛悔不已,她在书桌前写下:

47、回到北京,沈从文在1981年写下《友情》,其中一句很感人:“志摩先生是我们友谊的桥梁,纵然是痛剜人心的噩耗,我不能不及时告诉他。如今这个才气横溢、光芒四射的诗人辞世整整有了五十年。当时一切情形,保留在我印象中还极其清楚。”

48、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

49、长脸,身材修长,风流倜傥,明亮的双眼,圆眼镜……见过徐志摩生前照片的人,一眼会觉得徐善曾的长相很像他的祖父。

50、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

51、就在徐志摩为濒于绝境的爱情孤独地悲叹时,突然出现了喜剧性的转折。陆小曼奇迹般在上海与丈夫离了婚,急不可待地跑回北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和王赓离婚了!

52、浪漫主义的人有几个会把贤惠二字放在眼里呢?

53、他希望能让自己的女人接受新式教育。最初的日子还好,徐志摩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和妻子相濡以沫。

54、1924年,徐志摩与陆小曼陷入热恋,遭到陆小曼丈夫王庚的威胁。1925年,徐志摩取道苏联游历欧洲,为期五个多月,称之为“感伤之旅”。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于北京北海公园举办婚礼,婚礼光鲜亮丽,但二人关系很快就危机四伏。

55、《说徐志摩》的第四部分考证了徐志摩与鲁迅、林徽因等同时代作家的关系。

56、徐善曾前一次回到海宁家乡,是2012年6月。那次,他除了到海宁殳山的徐申如墓和海宁西山的徐志摩墓前祭拜祖,还来到海宁东山的徐志摩墓葬旧址凭吊先人,并向家乡捐赠了一件珍贵的水晶徐志摩像、一只剑桥大学为纪念徐志摩专门定制并限量发行的瓷盘和一组珍贵的徐家老照片。这次,徐善曾回乡除了祭祖,还带家人参加了第五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启动仪式,并到盐官观看了海宁潮。“我回海宁家乡好多次,看到海宁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强大,各个方面越来越好,因为今年是我的祖父诞辰120周年,我觉得这次回家特别地有意义。”徐善曾说。

57、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58、突然想起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上作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这样的证婚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说:“陆小曼是有名的交际花,她生活在这里不会感到寂寞吗?”子康兄说:“她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就迁居上海了。”

59、1915年,徐志摩到北京大学读预科,后转入上海沪江大学,1916年转学至天津北洋大学,修读法科特别班。1918年,张幼仪二哥将徐志摩引荐给梁启超,他很快成为梁启超弟子。同年,徐志摩赴美留学,负笈于麻省的克拉克学院,修读经济学和历史学。1919年,他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一年后,完成了论文《论中国妇女之地位》,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60、逗留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沈从文与老友翻译家王际真重逢,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在半个世纪之前。此时,王际真已从大学退休20年,独居家中,不大与外界交往。沈从文四处打听,终得见面。

61、徐志摩年轻的时候学习社会学,现在很少有人再提到他的硕士论文《中国妇女的地位》,文章中讨论中国妇女的传统地位、教育地位、经济地位,拿到今天来看也很有价值。

62、    阿滢与《水仙阁》执行主编陆子康兄在徐志摩故居

63、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

64、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

65、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66、艺术品和艺术家,虽然从物态上是可以分离的,但精神层面的联系是永久的。我忍不住地想,如果常玉有知,看到当代人对他的评价和市场的高价,会是怎样一副表情,毕竟他从来不是一个高看稻粱之人,甚至有些桀骜。哪怕他对自己最后的描画是一只在无垠沙漠中的象,你都能在孤独中感到些许勇闯和坚定的力量,当然,这或许只是我个人的感触。

67、“我的祖父是位著名诗人,我却成了一名工程师,很多人问我写不写诗,我说我读诗,但我不写诗。在我看来,祖父是杰出的诗人,并不意味着他的儿子和孙子就应该成为诗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徐善曾说,他小的时候,就常被问“想成为诗人吗?”,他的回答是“为什么我要成为诗人?”“我并不认为我和我的祖父在这方面一定有相同基因,事实上,也许我可能更像我的曾祖父,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

68、这对于徐志摩不啻于一声惊雷,于是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先生充当了徐志摩陆小曼的证婚人,不过戏剧化的爱情却冲淡不了对这份爱情并不看好的老先生,梁启超以一分申斥的嘴脸,主持了这份婚礼。

  发布日期:2023-07-18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