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优美语句85句)

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1、"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2、明郑威《谒林庙》诗云:“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

3、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质是荀子的隆礼重法,所以,儒家学者对于荀子极为推崇,所引用的儒家经典也以荀子的为主。这一时期荀子的儒家地位超过孟子很多。

4、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5、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6、只是就传经一事来说,荀子的功劳更大一些。《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齐襄王时“最为老师”;后来到兰陵,还收韩非、李斯为弟子,授学广泛。汉代儒学的传授渊源,大都可以追溯到荀子这里。清代学者汪中曾作《荀卿子通论》一文,专门对荀子的传经问题进行过梳理,认为毛诗、鲁诗、韩诗、《左传》、《谷梁传》、二戴《礼》甚至《易》,都是荀子传授下来的,或者与荀子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汪中又根据《荀子》一书的称引情况推断,荀子之学应该来自子夏、仲弓。因此,汪中最终给出这样的结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7、《曲阜县志》指为道辅建于北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也指天禧间建杏坛说:

8、从此,孟子的地位就如点着了的烟花一样霹雳啪啦一路开挂。《孟子》不但是宋代学者的必读经典,而且还在此基础上结合佛、道的影响,发展出程朱理学。将《孟子》列入"四书"便是朱熹干的事;元朝的文宗皇帝更是封孟子为"亚圣公",正式确立了他在儒家道统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明代以王守仁为核心的阳明心学,更被认为是继承了孟子的"精神衣钵",比程朱理学更贴近孟子、忠实于孟子。

9、儒家学说,法家学说看起来的确也是“针锋相对”,大相径庭的。不过,儒家有一位宗师“荀子”,他的两个徒弟,得到了他的真传,反而全变成法家了。

10、这一切都与他的学说观点有很大关系。荀子不仅传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并且吸收和借鉴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11、除了“《资治通鉴》经史合参”没有整理成书以外,其余几次课程都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既为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精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相关经典提供了参考。

12、宋朝,程朱理学的兴起,“存天理灭人欲”以孟子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作为对立面的荀子的性恶论就成为了批判的对象。

1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

14、大家谈|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15、秦统一六国,在李斯的建议下,发生了焚书坑儒的事件。虽然是为了统一文化,却为荀子被逐出孔庙埋下了隐患。

16、又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在这里的学,明显是指学习的过程,更限定地说,是对书籍传达的历史文化、典仪知识的学习。故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17、这就是说,有忠信之德者并不少见,但“好学”之人则难乎见矣。从这句话也可看出孔子是把“好学”看得比“忠信”更为难能的一种品质,虽然在道德德性的系谱中“好学”不见得比“仁”“忠”更高(忠信本来是春秋时代最重要的德行)。

18、法今还是法古?这是后世儒家与法家争论的另一个重点,儒家认为法古,模仿三代圣王治国,但法家认为与时俱进的法今。荀子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先王”时代久远,事迹简略难以模仿,不如近世的后王(最近的圣王明君)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19、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20、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99—2000年度科目考试

21、这一点和孔孟确实不在一个路径了,孔孟提倡仁德政治,是“王道”,荀子强调强力政治,接近“霸道”,这让后世儒生很不屑。

22、在早期的儒学发展史上,荀子和孟子的地位是相当的。自韩愈评价孟子“醇乎醇”、荀子“大醇而小疵”后,二子的地位逐步拉开。在北宋,孟、荀一并入祀孔庙,但享祀规格截然不同,孟子配享庙堂之上,道统地位稳固不移;荀子却只能从祀于两庑先儒之间,且入祀身份备受争议。明嘉靖年间孔庙改制,最终荀子因“性恶论”而遭罢祀。入清以后,随着荀学的兴起,荀子地位再一次提高,要求复祀荀子入孔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3、韩愈评价:孟子尊崇礼法,与孔子一脉相承,而荀子过于事功,虽然也尊崇礼法,却在人性上有小的瑕疵。

24、吊诡的是,荀子虽然被后世的儒者们大肆诋毁,但荀子对于儒家乃至我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实际贡献和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恐怕也是被尊为"亚圣"的孟子梦寐以求的。清代学者汪中在总结和评价荀子的学说时表示:

25、但是李斯是实用主义者,不拘泥于所学知识,喜欢活学活用,他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跟荀子的主张恰恰相反。

26、紧接着,为了得到这位奇才,秦王不惜出动大秦铁骑,逼迫韩王把韩非子交出来。韩王本来就没打算对韩非子予以重用,况且兵临城下,留着他无疑是烫手山芋,直接让韩非子入秦。同门师兄弟李斯,深知自己能力不如韩非子,如果让他受到器重,李斯就混不下去了。

27、《论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时时知道自己所缺少的,同时又不忘已经学得的,这是好学的表现。

28、圣人,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9、如果仅是因为孔子好学,就认为孔子只是了解经验知识的多样性而已,则为孔子所反对,孔子肯定地表示,他既是多学而识者,又通过下学而上达,能达到一以贯之。

30、孔庙——孔子与四配(颜渊、子思、曾参、孟轲)(网络配图)

31、荀子对春秋战国各家的主张都有所批评,唯独对孔子的思想非常推崇,认为是最符合各国国情的治国理念。

32、在诸子纷起的百家学说中,"性善论"为当时被普遍认为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的孔子学说提供哲学上支持。孔子认为礼的精神源自人的内心,孟子则将它进一步归结到人性上。礼既是人的内在本性和情感生发出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唤醒人生而俱有的良知良能的有效方式。

33、我们今天对儒家有个刻板印象。一提儒家,你们脑子里肯定就是孔孟之道;一提儒家思想,就是孟夫子“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套人性论,或者是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其实不然,孟子思想不能代表儒家的全部,也未得孔子真传。我所以选择讲《荀子》,就是要颠覆今天的儒家观,让你们了解统治过去两千多年思想的儒家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不像现在人那样喜欢做翻案文章。你们讲白的,我一定要讲黑,哗众取宠。说荀子之学才是儒家主流,不是我讲的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评荀子说:“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十二子》及《性恶》两篇。………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壹皆盘旋荀学肘下。”两千年间儒家宗派屡变,变来变去,一直都是在荀子学派的门下打转。梁启超对荀子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有一个人是完全否定荀子的,就是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也这样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中国两千年来做学问的人学的都是荀子的东西,都是乡愿。他是在骂人啊!尽管是骂人,但他也承认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实际上是荀子的学问。

34、“爱”如果是爱好,“智”如果与学习有关,则孔子思想中有一个观念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好学”。“好学”绝不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普通的概念,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好学”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基础性的观念。

35、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功不可没,被任命为丞相,权倾一时。荀子虽然是李斯的老师,但是他的主张是彻头彻尾的儒家学说,跟秦始皇的理念不符合。

36、这里显然讲了好几个方面,如默而识之属思,诲人不倦属教,但“学而不厌”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确是一致的,体现了一种对学习活动的无条件的喜爱。这里“爱学”“好学”正与“爱智”成为对比,所以:

37、他的这一思想,造就了他的两个弟子。他的弟子并没有成为儒家,而是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38、若从现象去找原因,我们往往能总结出一堆缘由:孟子“性善论”更符合教化,荀子的“性恶论”不符合主流,孟子的仁义更符合统治,荀子的理论太赤裸裸……但分析来分析去,似乎也找不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似乎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但就是无法说服你,众口纷呶,却始终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最后,你只好和稀泥,取“中庸”之道来解决所有问题。

39、所以,安乐哲说,学的含义是传递文化遗产,学的对象是人类文化(文),是没有问题的。(参看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40、若兰陵伯荀况,言或近于黄老,术实杂于申韩。身托黄歇,不羞悖乱之人。学传李斯,遂基坑焚之祸。以性为恶,以礼为伪,以尧舜为矫饰,以子思、孟轲为乱天下者。(不翻译了,下面有分析)

41、他还想不到,因为和孟子思想路径不同,他会被扣上离经叛道的帽子,一千五百年后被永远逐出孔庙。

42、尊荀的声音也很多。汪中认为,荀子对于儒家的传承至关重要,“六经”都是荀子传下来的。编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严可均,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主张恢复荀子进文庙的资格。章太炎认为,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荀子就是后圣。

43、解释下就是,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荀子说,路人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他们的理论去实践,大家都能成为"圣人"。

44、只有把礼义当做治国之本,法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45、秦始皇对严刑峻法情有独钟,认为儒家的那一套东西束缚自己的手脚;法家的主张实用、速效、立竿见影;儒家的学说见效慢,自己等不及。

46、清朱彝尊《谒孔林赋》有“杏坛花繁,庭桧甲坼”之语,《曲阜远眺同刘中丞》诗有“夕阳新雨过,春杏旧坛开”之句。

47、首先,孔子主张仁义,当政七天就杀了人,这不就是不仁义吗?你荀子作为孔子的学生,记录老师的污点居心何在?连点尊师重道都不讲?

48、教出来李斯这个焚书坑儒的大坏蛋——劣徒乱世

49、至两汉,儒生所学习的‘五经’及其解说,大多数来自荀子。汉家制度也是王霸杂用,汉儒思想亦是儒法兼综,荀子在当时思想界与学术界备受推崇。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将后出生的荀子置于孟子之前,突出荀子在传《春秋》过程中的作用。王充亦在《论衡》中说:“贤圣不空生,必有以用其心。上自孔墨之d,下至荀孟之徒,教训必作垂文”,“董仲舒览孙、孟之书”将荀子置于孟子之前。这种先荀后孟的安排,无疑是当时荀子高于孟子在文字上的显现。而且,两汉有对孟子鲜明甚至猛烈的批评,却几乎没有对荀子的批判。《论衡》有《刺孟篇》专攻孟子。《盐铁论》中,代表中央的大夫批评孟子“守旧术,不知世务”。《春秋繁露》之《深察名号》和《实性》明确批评孟的性善论。在两汉时期,虽荀孟并称,但总体而言,荀子仍高于孟子。

50、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51、杨海文认为,上述《荀子·乐论》篇里的话,在《礼记·乐记》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载,只是偶尔有一些字不一样。所以,谈到荀子“人性论”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跟《礼记·乐记》应该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对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古今众多学者作过深入研究,成果浩繁。在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把“仁”和“礼”很好地结合起来,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可以说,礼学是荀子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孔孟思想扬弃之后的重大创新。

52、总体来说,荀子是入祀诸子中最具争议的人物。早在唐代,陆龟蒙就已经开启了批判荀子的模式,他在《大儒评》中曾言:“世以孟轲氏、荀卿子为大儒。……然李斯尝学于荀卿,入秦干始皇帝。……反焚灭诗书,坑杀儒士,为不仁也甚矣……荀卿得称大儒乎?吾以为不如孟轲。”苏轼又接着这个话题继续批评:“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继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警,小人之所喜也。”可见批荀之风在当时已经暗含了愈演愈烈的势头。

53、他更想不到,新中国成立后,孔子孟子被一次次打倒,文革小将对他们毁陵掘墓,而荀子墓则在崇法反儒的政治思潮下,于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逃掉一劫。

54、而第三位和第四位,也就是文圣和亚圣发生了一个学说上的争论,那就是人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其所特指的是刚刚生下来的孩子,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亚圣觉得人之初,性本善,文圣却觉得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

55、《论语》记载,“子罕言利”。在“义利之辨”这方面,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要“义以为上”,要把道义摆在最高的位置。

56、韩愈自己直接上承孟子,孟子承孔子,那么儒家正统谱系上便没有了荀子的位置。此后一直到北宋初中期,韩愈基本都是和孟子联系在一起的。韩愈的崇拜者皮日休,曾经在唐懿宗咸通年中两次上书,一次提议把《孟子》列入明经考试科目;另一次呼吁将韩愈列入孔庙配享队伍中。两通上书,虽然均未被采纳,但明显是在为韩愈思想张目,以韩愈接孟子。

57、李斯做过末期楚国上蔡人,早年曾经当过小吏 ,拜师荀子一心学习学习帝王之术,想成就一番事业。

58、复祀荀子入孔庙的建议,民国以后已经很少有人提了。其实何止于此,自民国八年(1919),颜元、李塨最后一批入祀孔庙以后,整个孔庙从祀活动就都停止了。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孔庙祭祀在我国大陆沉寂了几十年时间,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开始慢慢恢复。而今祭孔活动又开始年年举办了,单就实质而言,它是属于纪念性的,孔庙祭祀制度并没有活态化。大局如此,提议荀子入祀自是“不合时宜”。台湾的黄进兴先生曾有此宏愿,力图呼吁荀子从祀孔庙,但似乎也是力难从心。他在《荀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中是如此写的:“内、外环境如此,荀子的复祀愈加渺茫。职是之故,荀子至今犹是徘徊于孔庙门外的游魂。”读之,颇能体会其无可奈何之处。大陆地区“复祀荀子”的倡议,是于2017年11月5日在济南召开的“荀子思想与治国理政”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反映了荀子学术形象在当代的重塑进程。

59、荀子和孔子不在同一年代,他们没有发生过交集,荀子的时间是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孔子的时间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他们相差了约200年。

60、荀子进一步阐释,“保利弃义谓之至贼”,那些为保全利益而违背道义的,可以称作大贼。

61、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个人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庄子主张追求精神自由,在现实生活中,讲究无用之用,随波琢流,才能保全自己,体现了学者在乱世中的无奈。

62、但荀子教出的三个知名弟子——李斯、韩非子、张苍,李斯和韩非子自不必说,而张苍(助刘邦夺天下,后为西汉丞相)也不能算正宗儒家传人,换言之荀子门下最出名的三个弟子,全部都不算儒家传人。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为何儒家思想代表的荀子,却教出了一群“反骨仔”?而且,还是儒家生死大敌法家!

63、荀子的本意是说,人生来就有好利之心、嫉妒之心、有耳目之欲,因此产生了争夺、残贼、淫乱等行为,所以,一定有师长、法制之教化、礼义之引导,然后才会产生辞让(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治理。人们看到的那些善的、好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人为的。"伪"的本意就是"人为"的意思。

64、那么,荀子为什么会被赶出孔庙呢?在理学家看来,荀子主要有三件事情做得不对。一是孟子讲“性善”,荀子为什么非要讲“性恶”?二是荀子教出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三是荀子写了“非十二子”,批评了12位学者,批评其他人还好说,为什么要把子思、孟子也一起批评了呢?

65、自然,“好学”并非独立自足的,我们也可以提出好学不好仁,其弊如何,好学不好信,其弊如何,等等。但是的确,如果没有“好学”,只有好仁好智,孔子就不成其为孔子,孔子留给后世的形象中“好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侧面,这在唐代以前的儒学中是不曾有过疑问的。而“好学”对于中国文化之传续、发达,也都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亦有其重要的塑造作用。当然这种对民族文化及心理的塑造并非可以独归孔子,而是和后世儒家传统的形成及各种社会教育机制的建立也密切相关。

66、于是,李斯联合大臣姚贾,多次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子坏话,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秦王对韩非子起了疑心,将他关入大牢,李斯趁机用毒药毒死韩非子,一代奇才就这样死去。客观来说,李斯才能也不错,同时他跟韩非子一样,主张““刑名法术之学”,秦朝严酷的律法大多出于李斯之手。

67、好,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荀子和孔庙的关系吧。

68、《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文中鲜明展示了孟子的“义利观”。其中记载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意图感召梁惠王施行仁政,二人之间有一段精彩对话。梁惠王开口就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显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孟子认为是要先义后利。孟子还从反面论证,“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如果以利为先,看重利而不顾道义,那么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

69、曾经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作《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蔡上翔,在书中就总结过自唐以来的批荀倾向:“自唐陆鲁望作《大儒评》,以李斯焚书坑儒大为荀卿罪,苏子瞻继之,及以性恶相攻者,抑又甚焉。”他还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此次荀子成功入祀孔庙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在他看来:“元丰七年,再逾年为元祐改元,故曰危。”即从历史节点上来看,在神宗朝、哲宗朝交接之际,改革派与反对派间的势力正在悄然发生翻转,政治形势、大政举措也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动,而世易时移,错过这个机缘,可能荀子入祀就不会如此顺利。

70、司马彪注云:“缁帏,黑林也。杏坛,泽中高处也。”

71、隋唐时期,儒学得以复兴,荀、孟亦重新得到重视。唐初,统治者在反思隋亡唐兴的历史教训中,对荀子及其思想尤其关注。唐太宗在其《帝范》中说明治道、君道、任贤、赏罚上无不引用荀子之言。岑文本、魏徵等名臣也无不喜欢引用荀子之语。魏征在贞观十四年上疏中的“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即来自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学术领域,荀子的地位也依然高于荀子,卢照邻的《驸马都尉乔君集序》和《南阳公集序》,权德舆的《比部郎中崔君元翰集序》和《唐故通议大夫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上柱国权公文集序》中都将荀子都置于孟子之前。

72、清代以来,学人们不断地致力于为荀子争取儒学正统地位。这种努力,除了表现在推崇荀子的传经之功,如张佩纶称:“宋儒自孟子一派衍出,汉儒自荀子一派衍出,何可偏废哉!”陶希圣称:“尊崇孟子,无须贬抑荀子,应有以显示荀子传经的统系。”还表现在另外两个实质性的建议上:一个是如上文所提及的呼吁将荀子复祀孔庙,一个是主张将《荀子》升入经部。姚谌的《拟上荀卿子从祀议》不仅建议复祀荀子于孔庙,还建议“颁其书天下,与《孟子》并列学官”,正是朝着这两个方向所作出的努力。宋代《孟子》升格为经,孟子配享孔庙,这些都构成此后孟子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不移且深入人心的非常重要的底气来源。清儒们在为荀子争取正统地位的时候,就是在依据这些经验前行。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提出一个“新四书”的说法,主张将原来四书中的《大学》、《中庸》重返《礼记》,再增《荀子》,进而组建《论语》、《礼记》、《孟子》、《荀子》为新四书,这应该也是借鉴了以上经验。

73、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有《六十代赠衍圣公题杏坛》诗曰:“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珑、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74、"孟子讲教育之可能,荀子讲教育之必要……他们二人,都从教育方面着眼,或主性善,或主性恶,都是拿来做教育的手段,所以都是对的。"——梁启超《儒家哲学》

75、老子骑牛,紫气东来,西出函谷关的老子被关尹喜拦住,老子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书中提出非常抽象的概念“道”,主张顺应自然之事,放弃争斗,回归自然,道法自然!

76、孔子的教学主要内容是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生活中的必需品,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经过整理修订,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这些最终也成为中国的经学史源头,传承中国文化!

77、这三点,让荀子走上了和孟子相反的方向。他不相信人性善,对人性抱着警戒的态度。既然人性是恶,那么教化的力量就显得羸弱,莫不如强制力更强的礼法来规范它。君主制定礼法,让有“恶欲”的人性合回归到符合“仁德”要求的礼治上来,这样一来,孔子的理想不就实现了么?

78、荀子倡导“移风易俗”,是为了让礼乐文明能够通过教化的方式,让百姓能够和谐的生活。

79、紧接着,为了得到这位奇才,秦王不惜出动大秦铁骑,逼迫韩王把韩非子交出来。韩王本来就没打算对韩非子予以重用,况且兵临城下,留着他无疑是烫手山芋,直接让韩非子入秦。同门师兄弟李斯,深知自己能力不如韩非子,如果让他受到器重,李斯就混不下去了。

80、后世思想家对孟子、荀子的思想也有一些评析。比如,清代学者戴震认为,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的“性善论”一点都不矛盾,而且可以互相发明。清代另一位学者陈澧则认为,既然孟子已经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了,荀子又何必把尧舜改为大禹呢?言外之意,二人在理想人格的衡量标准方面是一致的。

81、直到有一次与三联书店副总编辑舒炜先生提起,他认为出版这个讲稿还是有必要的,并说三联可以帮忙解决打字的问题,要我大可不必操心。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2016年春天我就把这部手写的讲稿交给了三联书店。说实话,我自己也早已忘记了这部手稿到底有多么潦草,最近在校对打印稿时重看手稿,才意识到辨认这部字迹潦草的讲稿是多么不易!所以,这部讲稿的出版,我必须感谢三联书店的几位老朋友特别是他们特邀的编辑易爱华女士,没有他们的耐心辨认和整理编辑,此书的问世是根本不可能的。

82、而荀子呢?明朝弘治年间,大臣张九功上奏《禆补名教疏》,认为荀子不配在孔庙中祭祀。

83、确实如此,就在荀子入祀的同一时期,他的“性恶论”已经被广为诟病。程子就说:“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荀、扬性已不识,更说甚道?”王安石在《荀卿论》中也说:“荀卿以为人之性恶,则岂非所谓祸仁义哉!”可见荀子因此论而得罪不浅。在这样备受批判的境况下,荀子尚能顺利入祀,确实是万幸。再加上扬雄、韩愈也各有被指摘之处,所以蔡上翔说:“然而四子得配享从祀,不可谓非大幸在此一时也。”

84、据说驴就这么狡猾,马是它不服你,它把你撂下来,这驴他不,你骑就骑,你打就挨着。到了悬崖边上,他屁股一拧,主人就摔下去了。所以说好说蠢驴,这话是对驴是一种侮辱!这驴可奸了。

  发布日期:2023-08-12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