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古诗8首(优美语句17句)

描写战争古诗8首

1、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描写战争古诗8首)。

2、《上官影》//你像一朵花一样飘过来——周南村诗

3、高启(1336—1374年),江苏长洲人,字季迪,号青丘子。20岁以前,高启在地方上已享有诗名,“一时老生宿儒,咸器重之,以为弗及”(张适:《哀辞序》)。这时,他的家乡还处在元代统治之下。大约21岁时,张士诚的军队开始在他的家乡一带割据称雄。青年的高启,本来也希望能建立功业,他在《赠薛相士》中曾道:“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要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青年才俊满怀雄心壮志、欲乘时而起的形象,跃然于诗中。然而不久他就对纷乱动荡的现实失望了:“请看近时人,跃马富贵场。非才冒权宠,须臾竟披猖。鼎食复鼎烹,主父世共伤!”官场的昏乱和险恶使高启为之感伤,他于是沉浸在诗中。他表白自己不愿“嗜世之末利,汲汲者争骛于形势之途”,只能“日与幽人逸士唱和于山巅水涯,以遂其所好”(《缶鸣集序》)。又有《青丘子歌》自道说:“青丘子,臞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田间曳杖复带索,旁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诗中自称是降谪人世的仙卿,又说自己“不肯折腰为五斗米”,显然继承着陶潜、李白的人生格调与自由精神。他闲居无事,终日以吟诗为乐趣,当时与他交游唱和的有余尧臣、张羽等十人,因家居北郭,遂称“北郭十友”。高启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的军队打败张士诚,次年,朱元璋称帝,建元洪武。这时高启33岁,绮丽年华,风流才调,名声藉藉。朱元璋下诏修《元史》,高启乃被征召入京。修《元史》毕,授翰林院编修,朱元璋又要他在朝中担任户部侍郎,他以“年少未谙理财”的理由推辞不干。后来,他在《效乐天》诗中写道:“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请看留侯退,远胜主父族!”诗中以汉代张良功成身退,得以全身,与主父偃因贪求功名富贵而遭族诛的惨祸相对比,委婉地道出了他的心声。他又藉着咏怀古人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在《咏隐逸十六首》诗中,他描写汉代著名隐者向长(字子平)道:“子平谢累辟,雅志在隐居。……茫茫五岳去,孰得回其车!”又描写隐者周d(字伯况)道:“伯况亦暂起,绡头诣尚书。……士固有本志,圣主焉能拘!”又描写隐者王霸(字儒仲)道:“儒仲有清节,始一应征命。造廷抗高辞,不能臣万乘!”这种高傲的态度便种下了他的死因。洪武七年,他被朱元璋借故腰斩于市,年仅39岁。

4、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7、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8、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9、从这四句的意思来看,王昌龄选取的塞外景色,是发生在深秋的黄昏时分。之所以这样写,便是为了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毕竟在暮色中,秋风、秋水最容易让人感受到环境的苦寒,也最容易让人体会到军旅生活的艰辛。至于地名临洮也是极为考究,它因临洮水而得名,是长城的起点,在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常常发生战争。

1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11、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12、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13、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李白《从军行》

14、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5、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6、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3-08-24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