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意义(优美语句74句)

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意义

1、“不停地将自己调节到现在的昏暗机器”,对于瓦莱里而言,这即是身体。通过试图刺透这个用来感觉和组织的昏暗机器之秘密,瓦莱里开始否决这两个可能性之中的第一个。他在视觉中,就像在意识中一样,引入了一个延迟和分裂。实际上,在致皮埃尔·路易斯(PierreLouÿs)的信这一关键的文本中,他提出了一个实验,打破了“我”和眼睛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联系暗示着主观主义(soggettivismo)可能是建立在其上的。因此,他将一个源自对处在目光之下的揭示“我”的实验,变成了一个镜子前的出色的慢速哑剧表演。在谈及“我”和同时性之间的相互蕴含之后,他写道: 

2、思考一:如果我们的生命是“永劫回归”的,或者说是跳不出轮回的,任何苦难都还会重复,任何解决都成了一个暂时有效的游戏,那么,人生的意义呢?所有的努力所构成的意义呢?希腊神话中因获罪天神而被罚做苦役的西西弗斯,每天推巨石上山,继而又滚到山下,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认为这正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象征。昆德拉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想用托马斯的经历和尘事,来解开这生命之谜吗?(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意义)。

3、(——节选自亨利克·显克维奇《灯塔看守人》施蛰存译)

4、笛卡尔哲学的第一个命题是“Deomnibusdubitandumest”(“怀疑一切”),即抛弃一切现成的假定和设定,对一切事物和观念都进行怀疑。不过,笛卡尔的这种怀疑并非是为怀疑而怀疑,他的目的是要从怀疑中找到确实可靠的东西。怀疑主义者却是对一切都抱有怀疑,唯独对“怀疑一切”这个命题深信不疑。

5、这个长着胡须的男人是谁? 显然,一个这样的人物并不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这个我思之我(egocogito)是无广延的、非物质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像这样表现他与身体的联合。笛卡尔知之甚深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章中写道: 

6、       其本来的意思是只有当我怀疑我的眼前一切是否真实时,我才能能意识到我本身的存在。

7、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一个神秘的“永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颠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8、笛卡尔为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9、“大体说来,这个城堡的远景是在K的预料之中的。它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由无数紧紧挤在一起的小型建筑物组成,其中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倘使K原先不知道它是城堡,可能会把它看作是一座小小的市镇呢。就目力所及,他望见那儿只有一座高塔,它究竟是属于一所住宅的呢,还是属于教堂的,他没法肯定。一群群乌鸦正绕着高塔飞翔。” 

10、包裹摊开在他面前,被午后的阳光照得清清楚楚,这上面的一本已经翻开了。当老人伸出手去想再把它拿起来的时候,他在寂静之中听见了自己心房的跳跃。他一看,这是一本诗集。封面上用大字印着书名,底下印着作者的名字。这个名字对于史卡汶思基并不陌生;他知道是一个大诗人的名字(这是指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支),他曾经在一八三0年在巴黎读过他的著作。后来,从军于阿尔及尔及西班牙的时候,他曾经从自己本国人那里听到过这位大诗人的正在日益高扬的名字;但那时他却忙于打枪,身边简直不带一本书。一八四九年,他来到美洲,在流离颠沛的生活中,很难遇到一个波兰人,至于波兰文的书,更是一本也没有看到过。因此,他以更大的热忱,心房也跳得更活泼,翻开了第一页。这时他好像在这孤岛上,将要举行什么庄严的典礼了。实则,此刻正是很静穆的时候。阿斯宾华尔的大钟,正在鸣报下午五时。天宇清朗,净无云翳,只有几只海鸥在空中盘旋。大海好像在摇摇欲睡。岸边的波浪,都在喁喁低语,轻轻地漫上沙滩。远处阿斯宾华尔的白色房屋及离奇古怪的棕榈树丛,都好像在微笑。的确,这时候那小岛上真有一股神圣、肃穆、庄严的气氛。忽然,在这大自然的肃穆中,可以听到那老人的颤抖的声音,他正在高声吟哦,好像这样才能对他自己有更好的了解:

11、———节选自《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12、   可惜,女王无上的世俗的权利也未能改变命运女神的残酷,不到一个月后,笛卡尔便在这寒冷的异国患肺炎撒手尘世。两年后这位女王秘密地改宗笛卡尔所信仰的天主教,这在当时几乎相当于背叛自己的国家,因为瑞典的国教是与天主教势不两立的宗教。可见笛卡尔对这位女王思想的影响是何等之巨大。

13、在伽森狄看来,生命的初期,我们存在着,却没有思想或者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思想,这是一个经验的事实,硬说“我思故我在”,那是对这个事实置若罔闻。在婴儿时代,“我在”,但我却未必“思”,“思”是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我在”是第一性,“我思”是第二性。

14、我在思考,所以我存在。我在了,所以能思考。

15、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16、从小学习哲学,可以帮助认识世界和自我,从而进一步激发好奇心;可以提高对不同意见的理解和包容能力,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能力,对自身思维的反思批判态度;可以在学会审视人生意义之后,不盲从他人,把握自己,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17、这个命题是怎么成立的呢?笛卡尔指出:这既不是一个演绎推理也不是归纳的结果,而是一个“直观”的命题。

18、而当我在此时此刻,能真正的听见、看见、思考,我才能够真正的活在当下。

19、     思考一:城堡给你什么印象?你觉得K能进入城堡吗?

20、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不久前,我察觉自己体验了一种极其难以置信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较于我对这一段时光的回忆,他们的死算是怎么回事呢?

21、思考二:灯塔是指引人们安全回家的,有人说,对主人公史卡汶斯基老人而言,灯塔就是那本波兰文的诗集,你赞同吗?

22、“子午线译丛精选”从收录了20部当代哲学经典作品的“子午线译丛”中遴选出了6部最具代表性、最受哲学爱好者们欢迎的大师作品,以精装小开本的形式重新编排,并巧妙融入手账的设计元素。读者在亲近大师思想的同时,也能在书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火花。

23、伽森狄劝笛卡尔反思一下自己在娘胎里,或刚出生的头几天、头几个月甚至头几年,是否还记得自己当时都想了什么。

24、思考一:诗集的出现无疑是精心安排的,充满着悬念。美丽的诗篇使他心潮澎湃,哽咽不已。他一遍遍读着诗集,直到睡去,直到梦里回到童年故乡的怀抱……第二天,这位波兰老人因为失职(海船触礁)而被解雇,只好再一次踏上漂泊的旅程。贴身携带的是那本永远割舍不下的诗集。思考二:赞同。诗集是用祖国的文字写成的,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人,守着自己祖国的语言,就守着魂萦梦牵的故乡。(大意即可)

25、思考二: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昆德拉却说“轻”让人无法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轻”与“重”?

26、     关于他的私生活似乎比较隐秘,因为笛卡尔实在是太低调了。他与一个名叫艾莱娜的(似乎是女仆身份)女友结婚,并正式在教堂登记,可是由于他从未声张的结果,大家还都以为他没有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可惜不到五岁就夭折了。女儿死后不久艾莱娜就不见了踪迹,之后笛卡尔一直未婚。

27、我们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可能回答不了,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会哲学思考了。也许我们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上面的那些问题,其实都是哲学问题,孩子从小就在接触和思考哲学问题。哲学思考的,是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大道理,需要逻辑思维能力,需要独立、自由、彻底、批判的思考。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思考需要训练,批判性思考更是需要专业训练。学习哲学,就是在专业地训练批判性思考能力。

28、“这个城堡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由无数紧紧挤在一起的小型建筑物组成,其中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座小小的市镇。那儿只有一座高塔,它究竟是属于一所住宅的呢,还是属于教堂的。一群群乌鸦正绕着高塔飞翔。” 

29、    日间听了些关于笛卡尔的课,在这里用笔者自己的方式给读者们来一篇关于那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解释吧。虽说通俗,但由于笔者的文字功底一般,还是较为晦涩。阅读时不了解和加粗的概念就当注释,目的是提升扩展。通读完全文应能有收获。

30、笛卡尔在物理学方面承认感觉来自人体器官,来自运动的物体的刺激。这与他在形而上学方面,认为简单观念、共同观念和几何观念是天赋的说法完全矛盾。《哲学原理》的后几章公开反对第一章!

31、当然,今天的人体不再陌生了:我们知道在胸膛里跳动的是心脏;鼻子是伸出体外的排气管,为肺输送氧气;脸呢,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块标记着所有生理过程的仪表板,标记着吃,看,听,呼吸以及思维的情况。      自从一个人学会了给人体的各个部位命名,人体就好对付多了。他还得知灵魂不过是大脑中一种活跃的灰色物质。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     但是,假使他的一位恋人来听他腹内的咕咕隆隆,灵肉一体这个科学时代的诗意错觉,便即刻消失。

32、省察先生的来源无疑有笛卡尔的印记。瓦莱里多次,就像提及“我思主体”(moncogito)那样提及他的主人公,并且在他的《与省察先生共度的一晚》的结尾,就在省察先生快要睡着时,我们听见他在重复笛卡尔关于视觉的论述:“我存在并且看着自己;看着我看自己,如此类推……”。1926年《习作》中的一条笔记将省察先生定义为“意识的紧密捍卫者……是自我意识(纯粹的和实用的)的神秘主义和物理学家”。这个“当他不够睿智”时,瓦莱里所求助的“食人妖魔”或者忠实家犬因此首先是自我意识的一个譬喻,这个自我意识接下来自然是登录在笛卡尔曾将现代人抛入其中的哲学冒险中,为了在一切似乎都笼罩着怀疑的阴影时,建立它的确定性。

33、把“我思”是经验论中的“我在思考”,“我在”理解为经验中的客观存在,“故”表示因果关系。结果这一命题就理解为:“由于我思考所以我才存在”。(英国 霍布斯)受此影响,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也持这种解读立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哲学家苗力田和李毓章两位先生。

34、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说的就是灵魂不死!笛卡尔把“我”说成是纯粹的精神,是可以跟形体割裂开来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我”的本质是思想,而思想是“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的。即使没有了身体,思想、精神、心灵仍然不失其存在!这种论述跟宗教形而上学的灵魂不死并没有区别。

35、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36、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份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像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怕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37、  所以,他不尝试去肯定,而是去否定与怀疑。他探索出了他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意思是什么呢?

38、当我能够真正的思考,我就真正的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

39、ISBN:978-7-5407-8350-1

40、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

41、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在否定之后因为否定本身的不可否定而推广出的结论。通俗的讲,我们去怀疑这一切,但我们能不能怀疑我们这怀疑本身?同样的,我们能思考着我们没有肉身,但我们能不能思考我们没有思考?起码在我看来,逻辑上这是无懈可击的。私以为这与对虚无主义的最广泛批判有异曲同工之妙。虚无主义始终无法解决其本身的矛盾性,即不能在认为知识不可知的同时拥有对“知识不可知”的知识(限于较朴素原始的虚无主义,此处仅作为例子)。而笛卡尔是利用这种逻辑手段将我思、思考本身定位到不可辩驳之处。很多人可能会有误解,觉得这句话意思是“我思考我就存在了”或“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我不思考我不存在”,事实笛卡尔并没有表达这种因果关系。笛卡尔强调思考在个体存在中的核心地位与绝对性。

42、  这是为了什么?笛卡尔一个唯理论者当然要分析心灵思考与这物质世界的关系。甚至他要去证明物质世界与心灵的存在。他的第一原理便证明了心灵的存在,而怎么证明物质世界的存在?笛卡尔说,我现在有那么多不确定、怀疑的,那么我是一个有缺陷的存在。但我心中有那个无缺陷,完美最高的概念。但有缺陷的存在怎么会孕育无缺陷的存在(这点感觉跟黑格尔哲学有一点冲突,暂且搁置),所以我心中那无缺陷的概念一定是由那个无缺陷的存在赋予的。而这一无缺陷存在的存在,肯定不会欺骗世人,就像我们感受到的这物质世界,不可能是一个无缺陷的存在创造的骗局。否则他就不是无缺陷的了。

43、    他的第二个女人是波西米亚(波西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捷克斯洛伐克)公主伊丽莎白,是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犹如神话中的缪斯般的公主。而更少有的是这位公主酷爱哲学,可能是当时能理解笛卡尔哲学的少有的几人之一。笛卡尔曾说道,当时欧洲的名声显赫的哲学家伽桑狄、霍布斯等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她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之后她们两个一生通讯交往。且认识了波西米亚公主之后,笛卡尔大部分著作的开篇写有都献给公主的字样。

44、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

45、笛卡尔重视“我思”、心灵的倾向使哲学不断往形而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脱离了形而下的现实世界,笛卡尔说“没有一件东西比我的心灵更容易认识了。”这就导致他的后继者(笛卡尔派)都倾向对心灵、对纯思维的研究。而他们进一步得出来的结论也更加唯心主义化,他们说思想中的观念是有三类,分别是天赋的、外来的和虚构的。

46、因此,笛卡尔还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了两个唯物主义者的诘难,一个是伽桑狄(1592年—1655年)另一个是霍布斯(1588年-1679年),这两个人复兴了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与笛卡尔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第3组、第5组诘难中分别做出了回复。

47、你离镜子有40厘米。一开始你看到自己的像只要2666亿分之一秒。但是神开始取乐于增加以太的密度。然后你在一分钟之后,一天之后,一个世纪之后,或随您乐意多久之后看到自己。

48、除了经验论外,伏尔泰还唯物地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他说:“没有一些对象在我们以外,我就不能是可以交往的,那么,怀疑论者们是可以允许我从坚信有一些物体开始的,否则我就必须拒不承认这些先生们的存在了。”

49、———节选自《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50、在回到法国后,伏尔泰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成熟,在隐居期间写作了《形而上学论》。伏尔泰果断的放弃了那种滥用理性,在纯思维领域中玩弄逻辑游戏的经院哲学,他大胆的说:“毫无疑问我们的最初观念乃是我们的感觉。”

51、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52、作者乔吉奥•阿甘本,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生于1942年,曾先后任教于意大利以及欧美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著述颇丰并且在欧美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

53、思考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已经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如果你是导演——我们知道肚子咕咕咕的声音在银幕上是不易传递的。对特丽莎与托马斯约会时肚子咕咕咕叫这一细节,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54、在《屈光学》的阐释中,这个被关在他的影子剧场中的长着胡须的男人,观察着眼底之上的像,他如同一个信使一样宣告了省察先生(MonsieurTeste)的出现。如同在三个世纪以前,镪水腐蚀了金属板面,刻画了“这个完全不可能人物”的模糊轮廓,于此,我们知道“不存在确定的肖像”。

55、  先解释一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笛卡尔属于唯理论者,他认为普遍必然的真理不能建立在偶然随机的经验上,而是要靠理性等方式去实现。但他也发觉那存在着的普遍必然真理还从未被人类探寻出。在我看来,他的理由大概能总结成:我们无法知道这感觉经验是梦境中的还是存在着的。这可能较难接受,我个人认为笛卡尔在这一点上试图辨析“可被思想”与“存在”。类比对安瑟尔默关于上帝存在论证的批驳,笛卡尔认为有些所谓“存在”只不过是可被思想,是逻辑上不违反规则,是看似合理的。但我们不能就这“可被思想”就判定存在。举个例子,我梦见一个三头六臂的人,这个梦留给我感觉经验,但这只是“思想活动”,与是否存在毫不沾边。同样,笛卡尔更简洁的说,我们无法分清这一切是梦境还是存在着的。

56、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57、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58、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在思考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59、  另外不开赞赏不会把文章归类到作者名下,以后笔者还是开赞赏,好区分不同作者的文章。

60、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的,也是绝对物质的,都是绝对真实的,万事万物自我演化的,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唯心主义的核心是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世界依附于意识而存在,无客观实践论证坐标。

61、    他的二元论的哲学学说,对于现代人的我们来说也许感到有些陌生,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他相信世界有由独立的物质和独立的精神的存在。虽然现代的主流哲学家认为是世界是物质的,而他的观点在当时则是使人们脱离了上帝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62、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落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63、《我,眼睛,声音》收录了阿甘本的重要论文共7篇。论及“物自体”“语言”等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以及意大利历史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和日耳曼文化的研究者傅里欧·泽西、法国当代语言学家、哲学家、评论家让-克洛德•米尔纳的思想,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了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阐发,读来引人深思。

64、思考二:有人把第2节改写如下,试比较一下有何差异?

65、笛卡尔(1596年—1650年)是哲学史上的二元论者,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的矛盾性,可以分为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的物理学,前者主要出现在《第一哲学沉思集》(《形而上学的沉思》)中,后者则是《哲学原理》的核心精神。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是从他的方法论出发的,也就说《第一哲学沉思集》和《哲学原理》都以他的第一部著作《谈谈方法》为基础。要了解的笛卡尔哲学的脉络,就有必要先了解他的方法。

66、  附:写这类文章,总感觉束手束脚。很多地方含糊带过,不能深入分析。会给有基础的读者不好的印象。此篇先试试水,大家可以把阅读体验按0~10分反馈给我,再进行调整,谢谢。

67、而更多的人没办法思考,活在对过去的自责和对未来的恐惧、担心之中,没办法思考当下。

68、IBDP、A-Level和AP的哲学科目要学什么

69、      他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最经常接触的就是解析几何中的坐标系统,笛卡尔的坐标系统为数学与几何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也为变量与函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领域里随后有莱布尼兹、牛顿发现了微积分,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70、你看着镜中的自己,你比手划脚,你吐舌头……很好。现在假设一个狡猾的神将光速极大地减缓。

71、因此,很明显的是他的“自我”——不同于笛卡尔的“那个动词‘是’(être)所震慑的自我”——没能打开任何一条通向存在(l’être)的通道。瓦莱里在一个名为西弗斯(Xiphos)的想象的岛屿(它很有可能正是省察先生的故乡)上写下了这句神启的命题:“我不存在;我思考”,它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相对立。”

72、笛卡尔把这条原理当做第一哲学原理,这个原理主要强调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般称为“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是)。人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一个存在的人必然是有思想的,而一个正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存在的。我是一个人,我可以把人的一切规定性都抽象掉,但唯独不能抽掉那个“我”。我思想,这个思想就直接包含着我的存在,这是一切哲学的绝对基础。

73、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在我心中盘踞了十二年之久的认识,那就是心理描写的不可靠,尤其是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当心理描写不能在内心最为丰富的时候出来滔滔不绝地发言,它在内心清闲时的言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似乎是叙述里最大的难题,我个人的写作曾经被它困扰了很久,是威廉·福克纳解放了我,当人物最需要内心表达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同时让他们的眼睛睁开,让他们的耳朵竖起,让他们的身体活跃起来,我知道了这时候人物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只有它才真正具有了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

  发布日期:2023-09-2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