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名言名句(优美语句73句)

韩非名言名句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译文: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3、译文:用过去的模范人物赞誉对方的品行,用过去的典范案例说服对方。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6、这几句说明了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只有蠢人才会随便听信那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只有欺世盗名者,才会道听途说,信口开河。尊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这样才不会造成失误。

7、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8、译文: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9、译文:当人患病的时候就会尊敬医生,遭遇灾难的时候就会敬畏鬼神。

10、(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这几句的大意是:一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11、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12、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13、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14、(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15、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6、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17、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18、刘邦有一次与身边将士讨论军事,问及韩信刘邦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而当刘邦问及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说越多越好,刘邦笑问为何韩信却被他收复?韩信解释是刘邦会用将不会带兵。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韩信的失败,只知道逞口舌之快,追求虚名,却不知道这段话在刘邦心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为后来韩信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19、译文:对触犯众怒的臣下不处理,对犯罪的臣下迟迟不加以法办,就会使得群臣暗中憎恶和恐惧,这样久了还没有发觉,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20、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21、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22、⊙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23、(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24、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25、译文: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26、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7、译文:君臣之间的利益是相对立的,所以没有臣下是忠诚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会丧失。

28、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子·守道》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30、不拘小节,不重微害,不在小处注意消除隐患,最终必酿成大祸。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即来于此。可用于劝诫人们立身、处事要防微杜渐,防患于萌芽状态之中。

3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3、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

34、译文:那么过重民众就会敬畏掌权的大臣二轻视君王,于是也就会归附大臣而与君离心离德了。

35、译文:有所禁止,是君主之道,必须公私分明,严明法纪,不徇私情。

36、出自《韩非子·备内篇》。臣子对于他们的君主,并不是因为有什么骨肉亲情才去效劳的,而是因为受制于权势不得不去效劳罢了。

37、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38、(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谋划政事,只知忠于私利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39、译文: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40、译文:不吹开皮上的毛来寻找细小的疤痕,不洗净器物上的污垢来查看微末的缺陷。

41、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42、(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43、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44、(感悟)自出《韩非子·观行》。这几句大意是: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修面剃须;立身失去了政治原则,就无法辨清是非曲直。

4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6、⊙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47、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48、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0、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51、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52、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53、译文:舆人造车,就希望有人富贵;匠人造棺材,则希望有人早死。

5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蜚鸟尽,赶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衡·定贤》有“高鸟死,良弓戴,狡免得,良犬烹”,和这两句意思相似。

55、⊙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5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57、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5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9、译文:进言者自然会表明他的主张,行事者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将效果和主张相比较,君主就不必亲自处理事务,而实情自然会显现出来。

60、感悟:以绘画为例,旨在说明做事的道理。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学习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金庸小说里有左右互搏术,周伯通、郭靖都精通此道,不过毕竟是小说,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

61、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62、(感悟)出自《韩非子·喻老篇》,大概意思: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63、(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64、译文:现在想要用先王的法度来这里当今的臣民,和守株待兔是一样的。

6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66、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67、译文:君主的利益在于任用有才能的人为官,而臣下的利益在于庸庸碌碌却能居于高位。

68、译文: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

69、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70、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71、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

7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

  发布日期:2023-10-2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