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人名言(优美语句71句)

老子的名人名言

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1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老子》

5、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的名人名言)。

9、天地造化万物众生,虽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其不外乎一阴一阳之道,人得阳而生,阳尽而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此乃天地自然之道,无人能逆。

1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1、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1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3、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14、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6、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18、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1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22、《庄子•杂篇•天下》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23、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道者,天地之祖,万物之宗也。其形也虚,其象也无,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恶而改之,它是天地万物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

26、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8、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自己的心灵以清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种功夫。

29、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上善若水》

3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32、老子名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4、德者,道者用也,二者一也。人合于道者则德,物合于道者则序,反之则为悖为逆,人德物序则天下正,人悖物逆则天下乱,和谐是道德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

35、老子名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6、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38、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39、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

43、大音:美而宏大的音乐,比如天籁。 希声:老子曾说“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的“希声”和“此时无声胜有声”中的“无声”类似。 大音希声:那种宛如天籁一般美好宏大的音乐,总在似有似无、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里。

4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5、老子名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6、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

48、老子名言: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老子名言: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1、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

52、老子名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3、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

5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6、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道德经》

57、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道德经》

5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9、老子名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0、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

6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62、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德经》

63、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4、不敢为天下先,谦卑处下,无智无欲,与物无争,不炫己长,置身于后,不为人先,此为水性,此性虽不为器用,而无器能与之争,此不争之器,无器能比。

65、老子名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6、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7、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68、道具有形而上的品格,道是宇宙的本源《老子》中的“道”是真实存在的浑然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名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确,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共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9、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0、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

  发布日期:2023-12-14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