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大传简介一生(优美语句57句)

陈独秀大传简介一生

1、   第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2、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字仲甫 ,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d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d早期主要领导人。

3、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写下大量的文字,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所谓国联袒护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谴责国民d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还在《校内生活》上撰文,针对“笼统的反日和对日宣战、救国、爱国,都是救资产阶级的国”的言论展开无情的批判。

4、   第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主要的创始人之一。如果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d在1921年的成立。

5、本书是具有广泛影响的《陈独秀大传》的最新修订本。以翔实的材料、丰富的内容、扎实严谨的考证和稳健公允的分析对陈独秀风云激荡的一生做了全面的介绍评析,并配有相关图片100多幅,是迄今出版的内容最全面、资料最丰富的陈独秀传记。

6、陈独秀青少年时代正是家境由盛转衰的时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处于腹地的安徽怀宁乡下似乎影响不大,学而优则仕仍是耕读人家最高的追求。陈独秀从小天资聪颖,祖父对他寄予厚望,亲自启蒙,要求甚严。陈独秀后来回忆“我背书背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还是小事;使他最生气、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令人可怕的,是我无论挨了如何毒打,总一声不哭。”祖父因此预测陈独秀长大后“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不成龙就成蛇”。对此,陈独秀不以为然。成年之后,他在自传中写道:“祖父对我的预料,显然不符合,我后来并没有做强盗,并且最厌恶杀人。”

7、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共产d早期组织。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会议,但因为共产国际的指示及陈独秀在中国共产d创造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此后,陈独秀连任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大传简介一生)。

8、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100周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推出“d史新传”系列文章。

9、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发言时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4月21日,毛泽东在讲七大工作方针时又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10、《新青年》在倡导科学与民主方面,作了开拓性的贡献。但是,却又有约在先,“二十年不谈政治”,况且它是月刊,出版周期长。于是,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在北大文科学长室召集李大钊、张申府、高一涵、高承元等开会,议定创办比《新青年》“更迅速,刊期短,与现实更有直接”的刊物,“这便是于12月22日创刊的《每周评论》。”

11、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青年杂志》更名《新青年》。1917年1月,陈独秀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由上海迁至北京。1920年2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也随之迁回上海。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创建共产d,它便成为中国共产d的机关刊物。1922年7月,《新青年》停刊。

12、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3、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hustxinwen)

14、作为一个接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妻子,高大众希望丈夫能安分守己,所以她对陈独秀的所作所为极为排斥,甚至加以阻拦。得不到理解和安慰的陈独秀,偶尔回来面对的也是无休止的唠叨和数落,这使得他更对这份包办的婚姻和旧式的妻子充满厌恶。于是,家庭失和,口舌之争在所难免。日复一日,家,再也不是让人栖息安生的场所,情,冷漠之后就成了禁锢自由的监牢。

15、陈独秀是1932年10月15日晚上被捕的,他当时住在上海岳州路永吉里11号。晚上7点多钟,永吉里静悄悄的,潘兰珍上夜班,陈独秀独自一人在看报纸。就在这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陈独秀吓了一跳。陈独秀这时已经被开除出d,与外界的联络大大减少。他住的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敲门如此之急,看来来者不善。但是,陈独秀没有退路,只好打开门。

16、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7、该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18、他和俞秀松、李汉俊等,还与上海工商联谊会合办《伙友》周刊。其宗旨如他在发刊词中所说:“诉说伙友们现在的苦恼;研究伙友们将来的职务。”后来,工商联谊会违背办刊宗旨,且于第六期出版后,宣布与陈独秀断绝关系。

19、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陈独秀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20、1889年,陈独秀的祖父去世。家里给他请过“好几个塾师”,他“都不大满意”。到十二三岁时,只好由大哥孟吉教他读书了。孟吉是府学廪贡生,也是中过秀才的学士。以他的学识教陈独秀还是可以的。陈独秀在《实庵自传》里说:“大哥知道我不喜欢八股文章,除温习经书外,新教我读昭明文选,每读时,我也有点头痛,渐渐读出味道来了,从此更加看不起八股文”。在那个年代,不学〈四书〉、〈五经〉,看不起八股文,简直就是背经逆道。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认为,读书人的唯一正道就是走科举仕途,考秀才,中举人,会进士,点状元;有了功名才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陈家也不例外。

21、  石墙院是宁静的,宁静得有点凄凉;然而,石墙院又是坚固的,它镌刻着一个伟大的灵魂,在最后时刻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品格,这个品格是永恒的……

22、尽管任建树、黄河都是陈独秀研究的权威人士,对文字学音韵学有很高的造诣,《陈独秀著作选编》第六卷经黄河老先生严谨、慎重编订,用尽心血。但他们依据的毕竟还是梁实秋先生带到台湾的油印本,油印效果未必字字清楚,历经沧桑难免磨损蛀蚀。笔者在欣喜当代学者将《小学识字教本》历尽艰辛出版的同时,更希望看到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手稿的影印本。

23、《甲戌随笔》是陈独秀于1934年在狱中研究音韵学文字学时随手写的心得笔记,稍作整理而得。这篇文稿在2006年之前一直不知去向。2018年5月2日,《北京晚报》品读专栏刊载了方继孝文章《寻找陈氏遗稿》,该文作者自言收藏了《甲戌随笔》。

24、1897年8月,在安徽怀宁,一场门当户对的盛大婚礼正在举行,宾朋欢呼中,18岁的陈独秀和时任安徽统帅部副将高登科的女儿高大众三拜九叩成亲了。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作为将门闺秀的高大众恰好比陈独秀大三岁,无论家世和相貌都无可挑剔,而少年得志的陈独秀也前程似锦。这是一段被格外看好的婚姻。

25、陈独秀原本对这些世俗的亲戚关系并不上心,但高君曼时尚的装扮、灿烂的笑容、新潮的思想和不凡的谈吐还是让他耳目一新。于是,高君曼借着各种机会与陈独秀单独接触,或促膝谈心,或小径漫步,在密集相处中,陈独秀被她新式女性的一切行为惊喜着。在高大众眼里,妹妹的到来也许能给这个家庭带来生机,她从不怀疑丈夫和妹妹的交往会出现任何问题。可感情是一把燎原的火,稍有风助,则不可遏制也难以浇熄。

26、本套丛书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全书作六卷,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约280万字,所选文章均依据权威资料和《新青年》、《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权威和准确性。

27、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陈独秀继续被推选为d的总书记。陈乔年当选为中央委员,陈延年虽然没有出席会议,但在会上也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父子三人在d的代表大会上同时当选为中央委员,这在中共d史上绝无仅有。

28、两年后,1901年,陈秀才没有停止反清宣传活动,清政府忍受不了了,进行通缉,他便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

29、最初,年少夫妻倒也说得上琴瑟和鸣。十年间,高大众为高家添了三男两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婚后,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杭州求学的陈独秀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因受通缉,最后逃亡日本。回国后,陈独秀就成了高大众眼中的“怪咖”,而在陈独秀眼里,妻子高大众也成了彻头彻尾的“古董”。自从母亲去世后,陈独秀就很少回家,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几乎放弃了平常人世的天伦之乐。聚少离多,再加上个性和才情的天渊之别,夫妻之间越发人疏情薄。

30、1915年6月中旬,陈独秀从日本到上海。9月15日,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为《新青年》,后移至北京。1920年1月,陈独秀南下上海,《新青年》一并重返上海。从这个时候起,陈独秀主要以上海为舞台开展革命活动。

31、我从6岁到9岁,都是这位祖父教我读书。我从小有点小聪明,可是这点小聪明却害苦了我。我大哥的读书,他从来不注意,独独看中了我,恨不得我一年之中把《四书》、《五经》都读完,他才称意。《四书》、《五经》还罢了,我最怕的是《左传》,幸亏这位祖父或者还不知到“三礼”的重要,否则会送掉我的小性命。我背书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还是小事;使他最生气,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令人可怕的,是我无论挨了如何毒打,总一声不哭。他不只一次愤怒而伤感的骂道:“这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

32、南京沦陷前,陈独秀与潘兰珍漂泊到四川江津,寄居在一个友人家里。陈独秀没有收入,生活十分拮据,蒋介石曾经派要员前来邀他担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长,陈独秀一口回绝,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33、《新青年》风行全国,激起思想革命的火花。他也因编辑《新青年》而名垂青史,功盖华夏。《新青年》整整哺育了一代青年,其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d的杰出领导人。每每忆及此事时,他们往往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之情。

34、《独秀文存》是本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集之一。一九三九年,周恩来等劝陈去延安,当时中国中央想把陈弄到延安养起来,不让他在外边胡闹。但陈拒绝了。他说,大钊死了,延年死了,d中央里没有他可靠的人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结果不欢而散。中国领袖们没有读过《独秀文存》,他们没有看透陈独秀:谁也无法把他“养起来”。同样的道理,今天成千上万的被“养起来”的文人们,能指望他们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呢?

35、1900年后,陈独秀在东北目睹“俄兵奸淫妇女而且杀之,地方老绅率村民二百人向俄官理论,非徒置之不理,且用兵将二百人全行击毙”,“中国人坐火车者,虽已买票,常于黑夜风雨中无故被俄兵乘醉逐下,或打死于车中华官不敢过问。”

36、《三方谈话会记录》签订后,1946年何之瑜由江津到上海,专事整理陈氏遗稿。“1947年秋,何之瑜将《独秀丛著目录》改为《独秀丛著总目》,把陈独秀所有著述全部列入,分12册”(因多处可查此处不赘列)。由于版权转让等问题,“改成先出7种,即;十一。”(见沈寂《陈独秀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9-261页)其中《甲戌随笔》,包括1934年在狱中所写随笔和音韵学、文字学杂记以及古史材料等,便是方氏所藏。“其它还没有汇收完成的稿子,以后随时由商务出版”。(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7页)何之瑜在1948年5月30日修订《独秀丛著总目》时说,“前三天正是陈独秀逝世第六周年,他的遗著才得出版,真是一件不平凡的事。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阻碍,总可以和世人见面”。(见《陈独秀传论》第262页)可见当时即将出版的7种(包括方氏收藏的)文稿数据均存于商务。然而,时局骤变,《丛著》也不可能和世人见面了。

37、形式 现代诗歌(单首或组诗)和古体诗(3--5首为一组)

38、   陈独秀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

39、1930年9月,高大众在老家走完此生的第55个春秋。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为姐姐奔丧,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但家族依旧对她鄙恨难泯。一年后,孤立无援的她旧病未愈又添新疾,最终病殒南京。

40、在陈独秀的一生里,一共有四段感情,高君曼离开后,他与一名女医生施芝英渐生情愫,并公开同居。晚年落魄之际,陪伴他走向生命终点的则是一位相差30岁的女士潘兰珍。1942年,陈独秀在重庆病逝,弥留之际他也许才终于明白夫妻间同甘共苦、永不言弃的意义。只是,面对陈独秀情感的过往,那一对风姿卓绝的高家姐妹花,虽然个性截然不同,但殒灭的悲惨命运又何其相似。

41、一辆囚车鸣着凄厉的声音驶向上海枫林桥畔。车停以后,从车上跳下5个刽子手。刽子手将陈延年押下车,随后挥刀向陈延年砍去。年仅29岁的陈延年与赵世炎、郭伯和三人英勇就义。

42、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陈独秀被任命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高君曼陪他重回安徽。很快,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面对追捕不得不再一次逃离家乡。在辗转逃命的岁月里,高君曼不离不弃,饱经风霜,承担了全部家务和养育子女的重任。只是动荡的生活击垮了她的身体,她患上了肺结核,整日咳血不止。但她并不后悔,真正让她心寒齿冷的,则是陈独秀对家庭关系的偏执。

43、令人疑惑的是,唐宝林先生交给中华书局的是清样和手稿?还是清样稿?该书出版后手稿又流落何处?中华书局在2001年出版此书,至今仅十几年的时间,要把这两个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应该不是困难的事情。

44、1927年春,陈延年离开广州,调任中共浙江区委书记和上海市委书记。陈延年刚刚到上海,蒋介石就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陈延年向中央建议,促使武汉政府东征讨蒋。就在中共中央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努力时,武汉国民政府提出“分共”,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45、1904年3月31日,《安徽俗话报》创刊。陈独秀为这份报纸吃尽了苦头,一人独处科学图书社的阁楼上,旧式阁楼为砖木结构,临街一扇小窗户,屋顶一片亮瓦,光线晦暗,冬冷夏热。他几乎每天都在这间阁楼上,无日无夜地工作。他说,这份报纸既要贴近民众,就不能“之乎者也矣焉哉”,而要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写出来。《安徽俗话报》正是遵循这样的方针,所以才名列全国白话报之首,有“最开风气”的赞誉。

46、他常以“顽石”“三户”的笔名发表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他所发表的评论文章12篇,时事短评102篇。《热潮》只出版发行7期,上海“一二八”抗战后,便停刊了。

47、《甲戌随笔》是怎么由商务印书馆到了方氏手中的呢?对于此事,唐宝林先生给出了谜底:“陈逝后,由其挚友方孝远保存,后由方之子继孝秘藏,2006年11月,以并不贴切的《陈独秀先生遗稿》为书名出版……如此说并非要贬低此稿,因为陈独秀从不‘无病呻吟’‘无得而作’……自然,它的出版还是有价值的。”(见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27页。)

48、  说是陈独秀陈列馆,其实很简陋,没有解说员,只有一位看门老人。进入室内,似有一股霉味扑鼻而来。迎面墙上是“风流无悔——陈独秀生平事略”横幅,下方是陈独秀半身像。四壁挂着简介文字,配几幅图片,比较显眼的是,陈独秀直幅签名书法“独秀”两字;卧室和写作室有床、桌椅等遗物。寥主任领着我们边看边讲,介绍陈独秀在此的生活情况。他知晓得很详细,胜过一般讲解员。我想,也许是陪客人介绍次数多了。

49、截搭题,是考八股文的一种题例。陈独秀的试卷现在查不到了,但是当时的考官一般都是饱学之仕,如果真像陈独秀说的那样“不管三七牛头不对马嘴”的乱填,宗师也不会取他为第一名。陈独秀自幼是个奇才,他能把文选上和康熙学典上的鸟兽草木、荒谬的古文拼成一篇文章,这才是宗师取他为第一名的真正原故。

50、恽代英曾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象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我们对于做《新青年》的诸位先生,实在是表不尽的感谢了。”

51、陈独秀是一位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历史人物。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功过,早已铭刻于史。公道自在人心,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有多少志士仁人,耗尽心血,搜集史料,著书立说,拂去历史尘埃,还原事实真相。至今,虽然对陈独秀的评论仍没有定论,但一个真实的陈独秀,已经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定格在民众心里。古语常说“当代不修史”,作为陈独秀后人,笔者能够活着看到今天陈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很感安慰。

5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石墙院不期而遇。2008年11月,我作为镇海区政协社法委负责人,与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办公室(简称外管办)的同志一共赴江津区,参加“来镇海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对接座谈会”。事毕,在江津区政府办公室廖义伟副主任等人陪同下参观了陈独秀在石墙院的旧居(对外又称陈列馆)。

53、  我们从城区出发,沿着蜿蜒山路行车半小时左右抵达。石墙院坐落在一块长方形平地上,大门上书“陈独秀旧居”,墙门呈八字形,两边墙上各书一个“福”字,门联是篆书“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据说此联是陈独秀写给画家刘海粟的,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进入大门是一个青石铺地的大天井,正面是三间大屋,左右有耳房,自成小院。寥主任说,陈独秀住在右侧耳房。他的卧室是一间10平米左右的小屋,房前敞开着半个“厅”,仅容一桌两凳,是吃饭的地方,院的右侧房间是陈独秀写作和会客之处。

54、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因病导致昏迷,医生来抢救时,已经无力回天。5月27日晚,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溘然离世。

55、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 ,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d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d早期主要领导人。

56、其实,中华民族的传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例子比比皆是。陈独秀在狱中秘密创作的七言绝句《金粉泪》五十六首叙事组诗,这在当时是一首反诗,陈独秀把这组当时不能公开发表、带在身边又不安全的“反诗”给了去探监的挚友汪孟邹保存。这首深刻揭露国民d当局反动本质、与《甲戌随笔》同样写于1934年的重要诗作《金粉泪》的手迹原稿深藏了20年,1953年由汪孟邹先生作为革命文物,捐献给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前身——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附信说明来历,仅要了一张收据为证。20世纪末,《金粉泪》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发布日期:2023-12-15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