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如空城计
1、诸葛亮回军后,将马谡连同与之一起在街亭作战的张休、李盛等全部处斩。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如空城计)。
2、说到和诸葛亮有关的战争典故,最有名的非“空城计”莫属。这个典故不仅是《三国演义》的经典篇章,还被改编成了许多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作品。
3、 由此看来,危机时刻王平实施了空营计,迷惑了张郃,成功撤退。没有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述。
4、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他清晰地知道,只要蜀汉还在蹦跶,曹魏的皇帝小子就需要自己在前线为他卖命,毕竟曹魏像他这么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还真不多。(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如空城计)。
5、很可惜,诸葛碗的发明人并不是诸葛亮。但是下面要介绍的这两位选手,绝对是名副其实并且火药味十足。卧薪尝胆的故事实在深入人心,百妹相信故事的主人公们大家也绝不陌生。
6、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真的可以出师了。”
7、再者说,诸葛亮不是喜欢抚琴吗,那干脆就直接围而不攻,一连围个三五天,甚至是十天半个月,难道诸葛亮还能一直淡定地抚琴吗?
8、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9、诸葛亮指指先生说:“你这老匹夫,分明没有本事,在此胡扯!”先生气得脸色发紫,诸葛亮却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顶上。先生气急了,只好脱了鞋蹲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这时,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先生拿到了帽子,却找不到鞋子,诸葛亮说:“您寸步难行啦!”
10、《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11、历史上诸葛亮没玩过空城计,空城计玩过四出,分别是孙坚对董卓、曹操对吕布、赵云对曹操、文聘对孙权。
12、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13、水镜先生哈哈大笑,说:“好聪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14、那么既然司马懿能看出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这是因为司马懿看到了背后的杀机,而诸葛亮敢以身犯险唱着一出空城计,也正是借助了这点,他断定:
15、并不是诸葛亮打算只用一座空城吓司马懿,或者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却鲜少人知。
16、 在另一方面,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搜罗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自然也包括也有关于郭冲五事的相关记述。他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巧妙地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17、那么疑问出来了,诸葛亮如此谨慎之人,连魏延要率5千人马出子午谷的险也不冒,怎么会冒指挥机关被端掉,自己被俘的危险呢?
18、司马懿得到蜀汉大军撤退的消息,认为诸葛亮已死,于是,率大军追击,想一举消灭蜀汉大军。
19、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20、诸葛亮本就是一个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刘备又如此诚恳的邀请他出山帮忙。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搭档合作,这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范。
21、而诸葛亮坐在城门之上这一安排则更加有问题,饶是率先使用空城计的叔詹,他也不敢孤身坐在城墙上,虽说站得高看得远不假,但站的越高也越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当时有一种兵器叫做:箭。
22、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23、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24、李广突然跳起来,带着十几个弟兄装上马鞍,骑马迎了上去。那个骑白马的帅哥当场被李广射杀,其余出击的匈奴退了回去。李广并不追击,带着十几个弟兄又返回了刚才解鞍的地方再次下马解鞍作度假状享受阳光。
25、火烧新野,是诸葛亮出山后帮刘备打败曹操的第一仗。
26、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想报仇,遂上书孙权。要鲁肃讨还荆州,鲁肃无奈,只好前往荆州。
27、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
28、司马懿的对象不仅是诸葛亮的直属本队,更应考虑全体北伐大军。人数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战国时长平之役,赵卒虽以四十余万人之众,仍落入秦军包围而挨饿,最后还被迫投降坑杀。
29、他说:“我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可以想象几千精于骑射的匈奴骑兵追杀一百多汉朝骑兵,那情景肯定就像一场围猎,距离自己大军几十里路的李广此时如果逃跑只有死路一条。
30、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31、从这一刻起,年轻的骑兵们在心理上对李广产生了一种类似宗教情结的神秘依赖。一代偶像诞生了。
32、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33、《汉晋春秋》中诸葛亮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34、诸葛碗构造如此特别,相传背后有一个和诸葛亮、司马懿有关的故事。两人空城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而诸葛碗可以称之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空城计”了。
35、但是司马懿等魏军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军,却无任何大规规重兵。
36、诸葛亮之所以敢唱空城计,并不是他对自己多么自信,是因为他断定司马懿根本不敢杀自己,更不敢攻城,至于原因,倒不是因为司马懿害怕中计,而是司马懿背后暗藏杀机。
37、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38、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于是,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39、什么是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40、带领几十名骑兵的太监看见三个匈奴人,情不自禁地冲动了,毕竟他曾经也是男人,于是太监指挥骑兵冲了上去企图活捉三个匈奴人。
4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42、水镜先生对诸葛亮说:“我出三个题目,答对了就收下你。”接着出了一个哑题:他屈起食指,伸到诸葛亮面前,又点了点。
43、任何人遇上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然而至的险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44、诸葛亮向水镜先生深深一鞠躬,又后退三步,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5、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46、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47、其是在四道城门分别安排了20多个士兵,扮成普通老百姓,让他们打扫城门。
48、所以诸葛亮唱着一出空城计,实在是太假了,甚至可以说假到离谱,聪明如司马懿又怎能任由诸葛亮卖弄他的演技?
49、关于诸葛亮脍炙人口的事迹 诸葛亮的脍炙人口的事迹
50、所以蜀汉的安全,诸葛亮的安全,便是他司马懿的安全,在他有绝对的实力抗衡曹魏那位小皇帝之前,他断然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成就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51、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52、三顾茅庐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去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请着第三次才请到了。
53、面对只剩诸葛亮一人的军队,除非司马懿目中无人,看不见魏延、高翔、赵云及王平等蜀将。
54、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尽失时,正着手安排北伐军撤兵事宜:
55、这是怎样的缘分呀,百妹震惊了。历史长河中武器的主人间剑拔弩张的硝烟已经远去了,如今博物馆里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静静陈列着,一起向驻足的人们展示着那段历史,也为我们打开一段历史的“回忆之门”。
56、第三场:诸葛亮死后大摆空城计,死诸葛走活仲达。
57、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
58、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曹仁等方才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起,赵云引军赶来混战,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正奔走间,糜芳引一军至,又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夺路而走。
59、 《三国演义》和戏剧中的空城计,上演的风风火火,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段落。同时,关于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是否实施过空城计,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60、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
61、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诈城之计,攻夺北魏的天水关。天水关太守马遵果然中计,下令全营火速披挂,去解救被围的南安。
62、 司马懿军在距离诸葛亮六十里的才被发现,此时,形势非常危急,要追赶魏延率领的大军,显然来不及。将士们脸色都变了,不知道怎么办。紧急关头,诸葛亮摆出空城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洒水。”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生唯谨慎,见诸葛亮示弱,必定有强兵设伏,于是下令撤退。
63、而同样处于危在旦夕中的诸葛亮,在弥留之际,向手下作了最后的军事部署,然后交待自己死后,不能发丧,必须按照他的要求从容撤退。交待完之后,一代传奇诸葛亮就这样与世长辞,在秋风中的五丈原里告别他的一生。诸葛亮死后,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的临终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64、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65、才华横溢,他所创造的诗词作品是语文书上的必修课
66、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67、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68、仔细想想这两个安排都是有问题的,古时候城门是要经常打扫的,但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打扫,就不正常,事关机密,人越多露馅的可能性越大,这80多个人,在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时,难免有人会心生畏惧,自然很容易露出马脚。
69、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进了草庐大门,到了中门,只见门上写看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意思是用淡泊简朴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静来远离名利。这副对联表现了诸葛亮品德修养的一个方面。诸葛亮《戒子书》则是用了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0、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71、三国故事大佬群 (QQ群):174658423
72、马谡街亭失守,蜀汉军队连遭重挫,司马懿引十几万大军扑来,兵临城下,情势万分危急。而诸葛亮身边却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五百名守兵,别无大将。众官闻敌军压境,“尽皆失色”,诸葛亮却传令“大开四门”.然后引小童二人,携琴一张,于城土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
73、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回去后后数一数箭10万余支,周瑜服气。
74、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75、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76、郑国国都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抵挡公子元,这时候便有人建议纳款请和,也有人建议拼死一战,就在郑公左右为难之际,上卿叔詹却说:
77、匈奴人彻底崩溃了,世界上咋还有这么怪的人呢?阴谋!肯定是阴谋。在匈奴人眼里,那些懒洋洋的汉军周围充满了神秘的杀气。做出推理和判断的匈奴异常痛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兵在自己的眼皮下享受阳光浴,直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
78、三国空城计的主角原来是他!(四大著名空城计)
79、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80、草船借箭,孙刘联合抗操,由于东吴箭不够,诸葛亮利用东风向曹操借箭。
81、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82、于是,向诸葛瑾下命令,按原计划大张旗鼓的向襄阳进军,但为了照顾诸葛瑾害怕的心理,就叫他率领水军,因为水军对于东吴来说最安全,自己就率领陆军向襄阳进发,诸葛瑾只得战战兢兢的率领水军前进。
83、在老百姓的眼里,司马懿的孙子成为皇帝,似乎不重要,但他能做诸葛亮的对手,很厉害。
84、 六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85、大地在颤抖,尘土飞扬。李广这一百多骑兵的出现也让匈奴骑兵大吃一惊,他们马上排好了阵势准备迎战。这时,李广手下年轻的骑兵们缓过神来,纷纷请命逃跑——百余骑兵遭遇数千强敌,逃跑是最自然的选择。然而李广这时表现出的冷静和意志让他的形象从尘封的古书里走了出来。
86、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87、也就是蜀兵人数不少。若是司马懿大军以众凌寡,又何需在意区区万名蜀兵呢?
88、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失掉街亭而挥泪斩马谡,司马懿率大军15万向诸葛亮奔涌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众人听闻司马懿带兵前来后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顿时胸有成竹,在敌前凭栏坐下,焚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见此就对手下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敢冒险。现在城门大开,肯定必有埋伏,如果冲进去,正好中了诸葛亮的计谋。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89、有人认为司马懿“养敌自保”,或是诸葛亮“走险棋”,不如仔细落实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比较具体根据而不沦于幻想迷惑。
90、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91、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92、否则司马懿则应推敲这些蜀兵诸将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诸葛亮在后来善用诱兵斩杀张郃及王双等人,更证明魏兵冒进的下场,自食轻敌的恶果,恐将遭身死败亡之途。
93、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94、说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声明的是,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首创,早在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上卿就使出了空城计,还是名副其实的空城计。
95、 不少人认为,郭冲讲的诸葛亮五事,或许就是民间流传的诸葛亮传说。
96、那是在公元226年,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
97、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听得这个消息,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魏军分路往西城县杀来。诸葛亮当即传令道:”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随便出入城门及高声讲话的,杀!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兵,扮作百姓,打扫街道。魏兵到时,不可乱动,我自有计谋对付。”
98、那是在公元234年,诸葛亮于54岁第五次率军北伐,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至八月时,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重病的消息之后,大喜,以为击败蜀汉大军的机会终于到了,于是,亲自率领大军袭击蜀军后方,并且步步逼进,蜀汉军队已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