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2、但庄子所谓“不言”,也并非一味地让人彻底缄默,而是让人以自然的、无心的方式说。因为对于庄子来说,道不可言,首先在于道“自然无为”,名“有心有为”,而要突破道不可言的困境,首先就是要破除名言的人为偏见,使之成为自然之言、无心之言,这种自然的无心之言,就是“无言”。以自然的、无心的方式说,就是“言无言”。“言无言”的理想方式就是以“卮言”言。庄子说:“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庄子·寓言》)所谓“天倪”,就是“自然的分际”,“曼衍”就是“无心”,所谓“卮言”,也就是因随着事物的变化,合于自然的分际的无心之言。以这种“卮言”言说,表面上是人在说,实际上是事物本身在说,是自然在说,是道在说,也是“语言在说”。既然是用自然本身的语言言说,而不是“我”在说,语言也就不会损害万物之间的齐同,也就不存在道言之间、物我之间的差别了。“卮言”之言,入于天均,合于天道,玄同万物之间的人为差别,消泯道言之间、物我之间的人为界限,在日出日新的日常言说中,引领人进入大道的无限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因此庄子说:“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庄子·寓言》)又说“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齐物论》)
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4、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
5、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7、(6)汪欲雄:《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8、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0、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2、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1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6、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实之蕲生乎!----《逍遥游》
17、▶ 越是内心阴暗的人,越喜欢聊这四种话题,遇到一定要远离
18、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逍遥游》
19、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0、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口契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地》)
2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2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2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25、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26、(2)张节末:《禅宗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2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
2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29、这里“玄珠”喻指“玄妙之道”。“离朱”即“目”它意味着“有形”;“知”即“致诘”它意味着“有分”;口契诟即“言辩”,它意味着“有名”。玄妙之道,混沌无形,有形有分有名的“离朱”、“知”和“口契诟”,自然是无法得到道的。“乃使象罔,象罔得之”。而“象罔”之所以能够得“道”,这是因为“象罔”的特征正好是与“离朱”、“知”、“口契诟”所意味的东西相反的。如果说“离朱”、“知”、“口契诟”意味着“有形”“有分”“有名”的话,而象罔则意味着“无形”“无名”“无分”,它恍恍惚惚,浑浑沦沦,几与“混沌无形”的大道同。
30、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1、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3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33、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34、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35、感悟:人生在世和世界万物相比不过是短短一瞬间,在还没有好好体会的时候,他就过去了或者嘎然而止。所以该珍惜的要珍惜,该放弃的要放弃,不要太执着、拘泥于一定事物之上,人活天地间要得其所不枉其一生就可以了。
3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