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隆美尔
1、游戏《沙漠中的隆美尔》(RommelintheDesert):1982年发售,美国ColumbiaGames发行
2、隆美尔座驾起火燃烧的照片,来自一本1944年的德国杂志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蒙哥马利没有获选进入萨里郡坎伯利的参谋学院,那是他获得高级指挥权的唯一希望。但在科隆的一次网球聚会上,他说服英国占领军总司令威廉·罗伯逊元帅将他的名字加进参谋学院的学员名单。
4、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北非德军远征军司令、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 1940年任第7装甲师师长,参加进攻法国。翌年2月指挥非洲军团,多次击败英军。1943年在突尼靳的加夫萨地区重创美国第2军。1944年在诺曼底被英国飞机炸伤。同年被逼自杀
5、图6-10 摄于1939年9月10日,希特勒在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视察,从左至右依次为凯特尔、希特勒、隆美尔和赖歇瑙(正用望远镜观察者)。
6、图6-92摄于1944年10月18日的隆美尔葬礼,一名军官抱着隆美尔的战功勋章从市政厅的灵柩停厝处走出。
7、 老鸭问:你们官员可以偷偷在国外存款吗?
8、图6-15摄于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与第25坦克团团长罗森堡上校交换意见。
9、图6-89 空军中校霍法克(CaesarvonHofacker)在隆美尔之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家庭出身显赫的霍法克与施陶芬贝格上校是表兄弟,1944年12月20日被纳粹政府绞死。
10、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11、又过了几天平静的日子。这天一早,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来到赫尔林根山庄。隆美尔一见,倍感亲切。他握住这位下级的手,问东问西。斯派达尔用沮丧的口气道:“我被解职了。”
12、待布格道夫讲完,隆美尔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但迅即道:“好吧,我承担一切后果。”他随即问布格道夫:“元首知道这件事吗?”布格道夫点了点头。隆美尔的两眼湿润了。(埃尔温隆美尔)。
13、图6-62 摄于1943年2月的北非突尼斯桥头堡。隆美尔(左三)正在众人陪同下检视防线。
14、由于目击者的证词排除了其他飞机袭击隆美尔座车的可能性,调查的重点于是转向了当日在战区上空活动的英军喷火式战斗机中队。在隆美尔遇袭当天,利瓦罗——维穆捷公路上空共有两支喷火战斗机中队活动:英国皇家空军的第602战斗机中队,以及加拿大皇家空军的第412战斗机中队。而在这两支中队中,只有一名飞行员在当天宣称自己击中了隆美尔的座驾:来自第602中队的南非王牌飞行员约翰内斯·雅各布·勒·鲁克斯少校。
15、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往往可以获得胜利;在静止时等候战况发展的人,常常总是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准确目标,也要先发制人。他认为时间的集中重于空间的集中,速度足以抵消数量的优势,弹性可视为奇袭的工具。
16、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个人一到北非,便以闪击战术屡败我军,不仅挽救了处于危险中的意大利军队,而且还扭转了整个北菲战场的战略态势,仅数月的时间,他就吞噬了我军在北非战场上的所有战果,并把战线推到阿莱曼地区。为此,人们都称他为“沙漠之狐”。一个勇敢的对手在同我们作战,虽然我们双方在战争的格斗中相互攻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17、“戈台勒,我并不认识此人,听说是拟定的新总理人选。”
18、布格道夫和迈赛尔在花园的大门口等候着,隆美尔走到他们面前时,两位将军都举起右手向元帅敬礼。布格道夫还喊了一声:“陆军元帅阁下。”
19、进入21世纪后,随着德国人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及立场的变化,对隆美尔的评价也可谓“与时俱进”。2000年时,一位德国新闻记者在著作《传统之失》中,以今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裁决往事,得出了“隆美尔实为战争罪犯”的惊人结论。此后,一些新闻界人士和某些政客竭力鼓动将一些第三帝国时期英雄的名字从国防军各处的军营中除去,其中就包括隆美尔和首位镶钻骑士勋章得主莫尔德斯。2001年5月,在哥斯拉驻军的军官餐厅里放置了整整40周年的隆美尔纪念牌匾也被移除,理由是这位元帅再好、再为人缅怀,也是“那个犯罪政权的代表人物。”2002年播放的一部纪录片曾称隆美尔既是“长期的国家社会主义忠实信徒”,又是“反希特勒抵抗运动的英雄”。这种论点很有趣,令人不禁想起了朱维毅在《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中提到过的论点:战后有很多德国人在批判纳粹的同时,又很反感军内抵抗纳粹的组织。德国人似乎特别擅长在矛盾心态的支配下反思自己的过去,2005年又有史家提出,隆美尔实际上“既不是抵抗运动的英雄”,也不是“忠实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徒”,他只是追随希特勒踏入深渊,而自身浑然不觉、反以为自己是在为国尽忠的数百万德国军人中的一个。或如施韦彭堡在1961年所言,隆美尔不是神,是与你我无异、同样犯错的常人而已。
20、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修,为期8个月。在这里,他与未来的妻子露西相识。
21、图6-96摄于1959年10月的隆美尔祭日,时而北约中欧地面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施派德尔将军正向隆美尔的坟茔行礼,他的左边是隆美尔的遗孀。
22、图6-60 摄于1942年11月,隆美尔与第15装甲师官兵在一起。
23、在喀尔巴阡山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运动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4) 。隆美尔两次负伤,四次获得军功勋章(4) 。
24、他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军事理念,被世人公认为战术大师;他对妻子始终抱有热烈而专一的爱,飞书传情谱写战地浪漫曲;他虽被卷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却始终无法摆脱纳粹将领罪恶之名;作为反面人物,他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拥有无数的褒奖之词。
25、图6-83 摄于1944年6月,隆美尔与迪特里希在野外散布密谈时留下的镜头。
26、△这是那个中尉送给我的照片。他是巴登-符腾堡人,那里的符腾堡王国有自己的军队乃至自己的战争部,征兵也是以符腾堡王国而非德意志帝国的名义。他们只是在战时统一接受帝国的指挥。
27、也许,只有活在非洲军老兵们日渐淡薄的记忆深处里的隆美尔才是最真实的。在隆美尔战斗过的托布鲁克郊外,有一块纪念他的石碑,它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倒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的非洲军官兵的坟墓。非洲军的幸存者们战后每年都来到这里,在石碑周围填上新的石头并清理渐增的黄沙。对他们来说,隆美尔活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当狂风呼啸,天空弥漫着炙热的飞沙走石,沙漠风暴又开始怒号时,或许人们会再次听到一个斯瓦比亚人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吼叫:‘Angreifen!’(进攻)”
28、图6-57 摄于1942年11月初,隆美尔收到“不许后撤一步”的命令时显然非常郁闷。他的身后是一些意大利军人。
29、图6-53摄于1942年9月30日,隆美尔在柏林体育场举行的“冬季援助”(Winterhilfswerk)活动中向参会者挥手致意。他身边是最高副统帅凯特尔元帅。
30、所以这27位元帅里面有没有这个海因里希·希姆莱呢?很显然是没有的,所以没人承认,希姆莱是元帅,德国也不承认,纳粹d也不承认。
3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转战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战场。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
32、次日上午,隆美尔竭力装出高兴的表情,同妻子、儿子一起在客厅聊天。
33、在意大利乘坐黑色敞篷轿车出行的隆美尔,很难想象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居然会犯这么严重的低级错误
34、“前线那么紧,让我在家住上两个月,不急疯我才怪呢!”隆美尔又道。
35、曼弗雷德·隆美尔在英国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引进英美的民主政治制度,实行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回国当记者、当律师,当选斯图加特市市长,累计担任22年。
36、埃尔温·隆美尔,著名的“沙漠之狐”,他在诺曼底的受伤经历曾经引发众多军迷的热烈讨论
37、1942年丘吉尔在总参谋长布鲁克的劝说下,任命蒙哥马利为英国第一军司令,参加入侵法属北非的“火炬行动”。蒙哥马利上任后决心让陆军、海军和空军按照详细的计划,以统集中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下令立即增援就在自己战线后方的重要高地阿拉姆-哈尔法,期望埃尔温-隆美尔以高地为目标发动进攻,而隆美尔很快就来了。
38、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第11集团军司令、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被解职。 1945年被英军逮捕,后被判18徒刑。1953年被赦免而获得自由。1973年去世。大兵团作战高手。
39、查理·福克斯上尉与他的爱机喷火VZ-F合影留念
40、图6-81 摄于1944年6月,隆美尔等正躲在树下观察天空中的盟军轰炸机。
41、图6-69 摄于1944年2月,隆美尔在参谋们陪同下视察“固若金汤”的大西洋壁垒。
42、这天,给老鸭印象最深的不是Leica不是河野亲手做的日本美食,也不是河野的漂亮媳妇……而是河野家的马桶。一种干净、节俭的自然生活方式。
43、图6-4 约摄于1917年,“符腾堡”山地营的军官们在一起,右边最后一排右数第3人是隆美尔。
44、图6-351941年7月号的纳粹dd刊封面上的隆美尔。图片所示为隆美尔在埃及边境上的塞卢姆稍事休息和进餐时的场景。
45、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意大利人入侵希腊遭到了失败,英国首相丘吉尔遂向希腊派出了一个名为“W军团”的远征军部队,而这个军团里的主要兵力其实都来自于韦维尔这边。
4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
47、然后我问“那您怎么看西线的战场呢?”他的目光一下就黯淡了,笑容也僵硬了,良久吐出一个词“地狱”。
48、可以说这是一支兵力十分稀缺,隆美尔靠这些微薄的兵力连一个像样的防线都摆不出来,隆美尔需要考虑如何才能不被英国人赶下大海。
49、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共产d当年那些充满革命斗志和豪情。而在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中,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激情的燎原岁月。
50、二战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大约是军事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英国历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在其1948年的著作《山的那一边》中,曾称隆美尔为“阳光下的英雄”,此后隆美尔在英美和西方迅速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尊重。隆美尔战时被对手称为“沙漠之狐”,战后之初跻身于“少数的好德国人”之列,1950年代初的冷战期间被尊奉为“德国民族英雄”,并迅速成为西德新国防军的完美角色榜样。虽然当局小心翼翼地试图斩断新军与第三帝国国防军的联系,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奥古斯特多尔夫(Augustdorf)的军营还是在1961年被命名为“隆美尔元帅军营”——在纳粹帝国陆海空三军27名元帅中,只有隆美尔身后得到了这一荣誉。
51、隆美尔对这些背后的活动一无所知,他因伤躺在巴黎勒瓦西内医院舒适的病床上,一心一意关心的是这次负伤应使他得到第六条光荣负伤绶带,并因此获得令人垂涎三尺的伤员金质奖章。果然,在8月7日,他得到了这一崇高的荣誉,这使他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并感到他在元首眼中仍居于重要地位。
52、取代英国第7装甲师的是英国第2装甲师,这个师也是刚刚组建完成的,配备的都是老式坦克和缴获的意大利坦克,同样不具备什么像样的战斗力。
53、还有美国的《战争与回忆》。这是著名作家赫尔曼·沃克出版的一部长篇纪实书籍。这是世界文学史上全景展现“二战”真实进程的伟大作品。书中人物众多,上至各交战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术故事从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争结束为止,涉及大多数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
54、于是,隆美尔调来炮兵,在渡河前又下令燃烧沿岸一带房屋充作烟幕。然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设一个八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十六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波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十五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荫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55、图6-94 摄于1944年10月18日的隆美尔葬礼。
56、1941年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军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1941年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里。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条件下作战怎样进行装备和如何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57、图6-55 摄于1942年10月末、11月初,阿拉曼前线的隆美尔。
58、“是的。字条上说你是西方敌人所尊敬的唯一军人,革命之后必定由你来掌权。这几句话说不定会把你牵连进去,你要小心。”
59、与隆美尔一同乘车的助手豪普特曼·赫尔穆特·朗,记录下了隆美尔遇袭的全过程:
60、当然,隆美尔很快就要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61、 美国有:《细细的红线》,《第22条军规》,《最长的一日》,《诺曼底登陆日》,《兄弟连》,《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裸者与死者》等等。
62、“我父亲是个大学教授,”他说,“从小他给我讲的就是奥迪特里茨和莱比锡,高举鹰旗英勇前进,那才是男子汉的梦想。在睡梦中被地下一百英尺深的炸药炸上天,然后被成吨的泥土掩埋,那不是战争也没有半点英雄气概,那甚至连被杀都不如,那是被屠宰。”
63、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
64、隆美尔的一生是荣耀的,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战术”技能的优秀。追求到了自己渴望的事业,完成了上帝赋予他的使命。
65、埃尔温·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66、“很好。”隆美尔平静地道,“请再给我一刻钟,我要同家人告别。”
67、1940年5月13日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来到岸边,了解敌情,寻找渡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用重炮封锁缪斯河,使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这里的所有渡河工具几乎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68、图6-63 摄于1943年2月的突尼斯桥头堡,隆美尔正从装甲指挥车上探下身来研究地图。
69、在两河流域辗转多日,我发现日本人特别喜欢水,河野、大河源……的姓氏,都与水有关。
70、电影《突袭隆美尔》(RaidonRommel):1971年上映,由沃夫冈·普雷斯(WolfgangPreiss)饰演
71、希姆莱的军衔不得而知,但是希姆莱是有头衔的,那就是d卫队全国领袖。
72、1950年,英军准将扬格(DesmondYoung)在其著作中对隆美尔的军事成就、战术思想和指挥艺术给予了极高评价,英国人对他的景仰还充分体现在奥金莱克(SirClaudeAuchinleck)元帅为扬格所写的热情洋溢的序言里。1952年,李德·哈特编辑的《隆美尔战时文件》出版,汇集了隆美尔在西线、北非和诺曼底作战期间的笔记、日记与家信,极大地激发了普通人对这位传奇的兴趣。此后,德国和西方研究隆美尔的文论层出不穷,著作之多大有汗牛充栋之势,就像美军四星上将克拉克(WesleyK.Clark)所言:“没有任何一位外国将领能像德国元帅隆美尔那样引起美国人如此持久的强烈兴趣、好奇和景仰……隆美尔的军事声誉依然在延续,他的胆大无畏和充满魅力的领导风格,就像一座高高矗立的标杆,仍然为绝大多数军官、尤其是现在和未来的将领们所景仰与师法。”
73、图6-59 摄于1942年11月,撤退途中的隆美尔装甲集团军的余部。
74、卡尔.冯.邓尼茨(116-19正常去世)海军元帅
75、图6-27具体拍摄时间不详,隆美尔与特别赏识他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一起。
76、图6-66 摄于1943年10月,隆美尔与墨索里尼在一起。“失败主义者”隆美尔似乎也变成了一个疲惫虚弱的老人了。
77、图6-48摄于1942年6月底进入埃及之后的进军途中,隆美尔与第21装甲师师长俾斯麦少将在一起。俾斯麦曾是隆美尔第7装甲师的第7摩托化步兵团团长,1942年8月31日身亡。
78、我觉得这个小个子中尉说的很有道理,因此邀请他在出发以前跟我一起在维也纳散散步,他很高兴的同意了,他告别的时候跟我热烈握手反复说“我喜欢你们的城市”。然后当我准备去查客人名单的时候,他又跑回来跟我说:“忘了说了,我叫埃尔温!埃尔温-隆美尔!”
79、WirsehenunsnächstenFreitag!
80、阿尔伯特.凯塞林(1830-19死于心脏病)空军元帅
81、这是平静的一周,在这场战争里难得的平静的一周。据说在东线能听到的枪声都是从俄国人的阵地里传来的,而且原因非常容易分辨,如果是嘈杂的枪声那就是他们在对射,如果是一阵一阵的短促的枪声,那就是在枪毙军官。
82、侵华战争日军何以敢以一挑五?陆军轻兵器产能竟不如中国地方军阀!
83、由于鲍曼的污蔑,让希特勒觉得隆美尔造成了叛变的想法,因此为隆美尔的死埋下了一个深深地投身的种籽。在汇报提出的几日以后,希特勒手底下的俩位大将就抓到了隆美尔,而且迫使隆美尔自身服毒自杀。
84、相较之下,意大利的“艾略特”装甲师有80辆坦克,但基本都是M13/40中型坦克和CV-33超轻型坦克这样的垃圾货,战斗力也是十分堪忧。可是,隆美尔却相较于韦维尔有一个决定性优势,那就是他拥有一支可供使用的装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