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品
1、所以才会出现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样的千古难题。事实上,倘若一百个作家笔下也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经过副本传达之后的哈姆雷特到了读者手里岂不就有成千上万个?
2、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同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
3、佐西马神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阿廖沙说:“生活会带给你许多不幸,但你会因此感受到幸福,你会因此赞美生活,并让别人也来赞美它。”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的秘密。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他从泥泞污秽和满是疾病与疯狂的世界里提取出甜蜜和光芒,欢喜与理性。
4、狄迪恩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5、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弑父案件的法庭审判。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品)。
6、《幻灭三部曲》是阿西斯最重要代表作,由先后出版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金卡斯·博尔巴》《堂卡斯穆罗》构成,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里约热内卢,围绕主人公的爱情生活、政治抱负展开,写法新颖,极富妙趣。这部作品是远超出版时代的前卫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毒舌睿智的品评,常被与塞万提斯、斯特恩、乔伊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作品相比,启发了世界各地数代的作家。深刻影响了大导演伍迪·艾伦的世界观和创作。
7、相关:圣彼得堡的邪魔 IdemonidiSanPietroburgo (2008)
8、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逝世 ,享年 60 岁。
9、在临刑前最高检察署对他最后的判决是: “服苦役四年 ,尔后充当列兵” 。随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送往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要塞服苦役 ,服役期满后遂被派到西伯利亚边防军步兵第 7 团当兵。这种戏剧性的“死里逃生” 以及服苦役对陀思妥耶夫斯来说 ,既让他体验到人生痛苦的特殊经历 ,又让他再次经历了重大的应激。36 岁他与寡妇玛丽亚 ·德米特里耶夫娜 · 伊萨耶娃结婚。38 岁退伍。45 岁(1866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俄罗斯公报》 上连载长篇小说 《罪与罚》,这部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社会心理小说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之后 ,他又发表了 《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 等长篇小说。1881 年 2 月 9 日陀
10、“我以所有神圣之物起誓,我希望加入唱诗班,和他们一起高喊‘和散那’那些歌词已经快要脱口而出,快要从我的胸膛中涌出……”
11、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2、已经各奔东西的孩子们,为了给父亲庆祝90岁生日,纷纷从各地赶回家中。然而子女们此番重聚,其实各怀鬼胎,有人想图谋遗产,有人想自我炫耀。一场难得的家庭聚会,反而引爆出诸多家中丑事,逼迫家中的每个人直面逃避已久的道德困境。
13、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
14、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
15、如何解答这样的认识论难题,胡塞尔认为,要想实现真正的“内在超越”,只有一个办法:回到“事实”本身,用纯粹体验感知事物。
16、代表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柯察金的幸福
17、 果戈理出生于1804年,也是俄国非常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认为是俄国散文之父,我国著名散文作家鲁迅、老舍等人都曾受到他作品的启发与影响。
18、六起让人毫无头绪的案件,两位年轻侦探——专攻动机分析的片无冰雨与专注研究作案手法的御殿场倒理,通过天衣无缝的合作和默契解决。
19、卡拉马佐夫兄弟 TheBrothersKaramazov (1958)
20、布列松首部彩色片《温柔女子》,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6年所著短篇小说《温顺的女性》。极简主义的布列松还改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扒手
21、赌徒 TheGreatSinner (1949)
22、托尔斯泰恨超自然力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布莱克一样活在未知之中,将世界视为虚幻不真之物。
23、如我们在《死屋手记》中所见,在西伯利亚服苦役的四年对他意义非凡。书中描绘了罪犯如英国公立学校学童般的举止,一点不像恶棍,也不像遭遇逆境不幸的人。这段可怕的岁月过去后,他又当了三年列兵,并被升为军官。因为社会主义者倾向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抛弃了这个立场。他只是因为自己天性想要搞懂什么事情最难、最惨、最困苦可怖,才会去参加那种社团。在囚禁期间,他的癫痫症状更为显著,以惊人的频率复发,但当神圣的疾病降临时,他会体验到一种崇高快活的宗教启示,这会照亮他剩下的生命。
24、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
25、在儿子失踪的第二天,一起杀人案发生了。凶手至今外逃,受害者遗体也下落不明。没人知道儿子属于哪一方。
26、在他们看来,绝大多数书都压根不值得花力气写出来。而我们也确实感到苦恼,太多书读起来没啥意思,无非就是抽烟喝酒般的消遣。
27、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任何事情上都和托尔斯泰截然相反,这算得上是他身上最特别的地方之一。
28、如果列夫·托尔斯泰代表着文学的广度,那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着文学的深度,他的文学作品被罗伯特·布列松、维斯康蒂、阿基·考里斯马基、黑泽明、安杰依·瓦依达众多导演大咖搬上银幕。
29、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30、作者: (英)玛姬·欧法洛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鹿书deerbook副标题: 十七段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原作名: IAm,IAm,IAm:SeventeenBrusheswithDeath译者: 刘雅娟出版年: 2022-2
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1931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被广泛传诵。“百草园"作为鲁迅回忆空间的专有名词,具有不可移动的经典地位。本书将“百草园”由现代中国人童年的精神“乐园”,还原为一个包含了家族史、阅读史、文学史等多重意蕴的历史空间。“百草园”的诞生是周氏兄弟诗文对话的产物,二人围绕“园”展开的系列写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百草园”也由绍兴周家新台门的后园,升华为一个具有追索五四新文学起点意义的文学空间。
32、小时候,她身患重病,饱受残疾之苦,人们甚至估计她命不久矣;十几岁时,她渴望逃脱,却几乎以灾难收尾;成年之后,她成了准妈妈,却因医院管理不善,在孕期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变故;而她的第二个孩子也似乎继承了她多舛的命运……
33、抽象的思想并不只能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冰冷,它也可以激情满满,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所有激情和罪行都是辩证法的自然产物。生活对于感受到它的悲哀的人来说才是悲剧。他的角色对此感受很深,这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深。他们受着无止境的折磨,这是因为他们的思虑没有止境。他们敢要,这是因为他们敢想。他们想的主题是什么呢?要而言之,是上帝。他们都“被上帝折磨”。这种不知餍足的宗教渴望是俄罗斯精神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当两个或更多俄罗斯人碰面时他们马上会开始讨论灵魂的不朽。
34、一周前,神尾老师在自家后院被杀害,尸体被上门拜访的学生发现……
35、还原女性在生命废墟之上重建生活秩序的过程。此前读过《脖子》《小脑》《女儿》三篇,这三篇的女主人公虽然都亲身经历过或陪伴其后代经历过濒死体验,感受到现实生活带来的伤害,并活在死亡笼罩的阴影之下,但是主人公同时是对生活有计划的人,是面对无序的生活去建造秩序的人,欧法洛笔下的故事是贴着读者皮肤编织的,亲切深刻,温柔有力。
36、《饕餮的巴黎》难道不是一首有关食物的诗歌吗?
37、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由于内心处于痛苦的冲突之中,他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觉得自己原来的美好感情都消失了,这是一种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他失败了。于是他怀着痛苦的心情,在索尼娅的宗教思想的启发下,找到了索尼娅,告诉了她犯罪的真相和动机。
38、荒唐人的梦 Сонсмешногочеловека (1992)
39、俄罗斯思想将会刷新我们的人性,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这种思想的终极完美的体现。尽管有些不够连贯,形式上也有明显的缺陷,长篇大论的对话和描写无休无止,以至于我们读书花的时间要比书里人物实际经历的时间还要漫长……尽管有千万个艺术上的瑕疵,我们还是禁不住被引来读他。我们觉得更伟大的艺术家自有其人,但更伟大的“人”,几乎绝无仅有。拉斯柯尔尼科夫对索尼娅说,“我不是在你面前跪倒,我是在所有受苦的人前跪倒。”这可能就是他所有作品的主旨。
40、他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求人借钱的时候就像他笔下的马尔美拉陀夫(9)一样丝毫没有自尊。托尔斯泰也在赌桌上损失惨重,但却能及时抽身,每月仅开销16先令节俭度日。他自始至终能够平衡自己,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没找到平衡的感觉。
41、由哈罗德·布鲁姆教授编选的《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分“春”“夏”“秋”“冬”四卷,精选他从5岁反复阅读到70岁的文学经典,包括深具启迪和娱乐性的41个故事、传说和84首诗歌。既涵盖诸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惠特曼、济慈、伊索、屠格涅夫等名家著作,也有不少颇有逸趣的佚名作品。
42、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4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了4年苦役,1854年刑满后又罚为边防士兵。经历了近10年的非人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59年才获准回俄国中部的特维尔居住。但是,他的性情已大变,冷漠、孤僻、脾气暴躁易怒,且时常发作癫痫病。
44、然而此一势头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一个原因是果戈里公然支持沙皇独裁,引起了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评论家的讨伐,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给果戈里的一封信》。这封信意味着,虽然果戈里在语言风格上为俄国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可在精神上却违背了浪漫主义的启蒙传统,于是依旧逃不了“文学叛徒”的指责。随着他的病逝,“自然派”便开始走向下坡路;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果戈里的中篇小说骨子里还渗透着某种普希金式的诗人气息,《死魂灵》和《钦差大臣》也更像某种戏剧的变体,并不能作为小说的“正宗”。
45、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
46、假如我们认定人的真心能够完全和对方相通,那就大错了。无论是如何亲密的朋友、如何长年交往的朋友,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心思,还留有相互无法理解的部分。所以言辞就是维系之间的桥梁,若是这座桥只有渡行的设备,却没有栏杆、拟宝珠的话,就不能成为桥。
47、罪与罚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инаказание (1970)
48、作者:(意)马可•桑塔伽塔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启真馆译者: 李婧敬出版年: 2022-3
49、就像他曾经描述的那样,突然之间,一道特别的内在光芒降临到他的灵魂上,好像击碎了什么东西。我们再一次看到他和托尔斯泰的区别。后者生机无限,死亡只能从外部投射到他身上;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末日启示之光由心灵的内在洋溢而出。对他来说,生死浑为一物,而对托尔斯泰来说它们是永远的对头。前者用灵魂之眼看生活,认为对活着的人来说生活的基础就是死亡;而后者用现世的眼光看待死亡,死亡是生活之屋外面的东西。
50、我们大多数人不曾花力气去建立一种批评的意识。书报亭里有什么我们就看什么,哪本书封皮好看我们就买哪本。我们会读最新出版的作品,也会重温文学史上的经典,也许还会看一点漫画,读一点相对论有关的数,总之,大家的口味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