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优美语句101句)

黑格尔美学

1、“诗人的想象和一切其它艺术家的创作方式的区别既然在于诗人必须把他的意象(腹稿)体现于文字而且用语言传达出去,所以他的任务就在于一开始就要使他的心中观念恰好能用语言所提供的手段传达出去。一般说来,只有在观念已实际体现于语文的时候,诗才真正成其为诗。”

2、因此它较之造形艺术和音乐都更有优越性。它不像造形艺术那样提供直接观照的视觉形体,而只提供艺术想象的观照形象而让人心领神会。基于诗的这种想象性,它较之绘画只适宜描绘在平面上同时并列的静态更为优越,而能进一步表现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

3、只有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和交融中才有真正的独立自足性,因为正如普遍只有通过个别事物才能获得具体的实在,个别的特殊事物也只有在普遍性里才能找到它的现实存在的坚固基础和真正内容。

4、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统一”,因此才可以有美。

5、美学的定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提到第一位

6、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包涵着理性的辩证的艺术思维,强调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个别与一般的统是西方文论史上对艺术本质、美的本质探讨的总结。它克服了经验派只重个别感性事物而忽视理性、理性派只注意普遍概念而忽视个别感性事物的弱点,强调二者的统在美的本质的探讨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在统一中,黑格尔注重的仍是理念的作用,理念是美的基础。“美的事物除了理念外,没有别的内容。”在美的本质的认识上,黑格尔颠倒了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犯了首足颠倒的错误。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前沿》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8、“诗人的任务就在于在这种无规律之中显出一种秩序,一种感性的界限,因而替他的构思及其结构和感性美界定出一种较固定的轮廓和声音的框架。”(黑格尔美学)。

9、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10、自然美要是没有人类的发现,它是不美的。自然美必定是由于我们具备审美的意识,为人类而美的。我们也常常会半开玩笑地说:“最美的风景因你而存在。”因此黑格尔强调:

11、但“散文时代”,散文语言流行,日常间脱口而出的刻板套话往往干预甚至代替诗的语言。诗人必须努力挣脱这种散文性束缚,而保持对意象凝神观照的宁静心理和清醒头脑,抑制过分的热情,使诗的语言保持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状态。(黑格尔美学)。

12、   一是理念,这是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主要因素)

13、通过相同或相似的音质在一定位置上的往复出现,让创作主体听出自己的“心声”,让聚精会神、静观内省的创作主体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性和感情的律动,而获得审美心理的满足。结构和构思黑格尔认为,诗的结构和构思的特点是由主体和客体这两者的关系所造成的。如他所说:

14、   在《美学》序论中,黑格尔否定了传统的经验式与抽象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主张美学研究应从理念出发。

15、其实这两种构思方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之为“写景”和“造境”。这样或许更好理解一点。

16、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在研究艺术的美学原理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学。究竟何为艺术呢?

17、近四年来,涉及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题目经常会以论述、简答的形式出现。所考查的知识一般包括对美学的整体认识、艺术的历史分期和“艺术终结论”等。

18、也就是说,人类精神和认知水平有多高,最后产生的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对于心灵与境界的强调,当然使黑格尔轻视自然美,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对美的基本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高频考点出现)

19、“如果诗人专从主体方面来描述自己,我们就未必乐于倾听他的那些奇怪幻想、爱情纠葛、家庭琐事、堂表兄弟姊妹的历史之类……我们要求的是某种有关普遍人性的,能使我们以诗的方式去同情共鸣的东西。从这个观点看,有些人认为单写主体的特殊因素就足以引起兴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个主体也不应理解为由于要用抒情诗表现自己,就必须和民族的旨趣和观照方式割断一切关系而专靠自己。与此相反,这种抽象的独立性就会丢掉一切内容,只剩下偶然的特殊情绪,主观任性的欲念和癖好,其结果就会使妄诞的幻想和离奇的情感泛滥横流。”

20、理念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

21、(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22、    黑格尔认为,艺术创造活动的成功,除了艺术家的天才与本人的主观努力之外,还要受到“一般世界情况”的影响与制约。黑格尔所说的“一般世界情况”,主要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整体背景。黑格尔大致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主要分析了以下三种情况。

23、(2)  (美)拜塞尔著.黑格尔(M).华夏出版社,20

24、   虽自称“艺术哲学”,主要论艺术美,但并没否定自然美,只是认为自然美不及艺术美。原因是:

25、黑格尔自己就曾说过,“尽管柏拉图是理念研究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但是它“已经不复满足我们现代心灵的更丰富的哲学要求”(《美学》第一卷P27)。

26、   一件艺术作品,我们能接触到、见到的是它直接显现给我们的样子,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者是形式、外在因素。它之所以对我们有价值,不是它直接显现的形态,而是指引我们进入内在的意蕴。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27、(1)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 商务印书馆,19

28、2⃣️通过黑格尔与柏拉图的对比,我们理解了绝对精神的确切含义。

29、接受美学的理论源于阐释学文论,兴起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达到高潮。

30、德国古典哲学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康德首先开启了德国哲学革命,后经过费希特和谢林,最后由黑格尔作为德国唯心集大成者,完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峰。他的学生费尔巴哈则对黑格尔进行了批判,但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暴露出根本缺陷,之后又遭到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就此终结。

31、用我国古典诗学传统语言来讲,前一种即相当于“即景生情”,后一种即相当于“缘情布景”。黑格尔把前一种称为“即兴诗”或“应景诗”,他说:

32、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33、“从散文的观点看,诗的表现方式可以被看成走弯路或是说无用的多余的废话。”

34、总而言之,黑格尔在《美学》中认为,艺术或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思维与存在,理与实务,一般与个别的统如此就形成了“诗的观念”。它是想象的产物,也就是“意象”,这也是黑格尔诗学的核心范畴。

35、黑格尔认为外在现实世界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人在认识和实践之中,就在外在现实世界打下了人的烙印,人把他的“内在的”理念转化为“外在的”现实;同时,人作为心灵,就是他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也就是和外在世界由矛盾对立而转化成的统一体。

36、黑格尔把一般与特殊统一起来,是理念的普遍力量转化或显现为特殊的个别人物。

37、这是他从艺术诗之源——原始民间诗歌总结出来的经验:

38、又万事万物都由理念派生而出,而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所以美的理念也必是真实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美与真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黑格尔在给美下定义时讨论“真”说:“美与真是一回事。”

39、这样,正—反—合,就形成了诗的观念:意象。这意象就是蕴着“理”的主体客体相统一的审美实休。03 抒情诗的形式特征黑格尔指出:

40、并且,因此诗可产生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由此,诗又成了最高的艺术,研究艺术哲学必须从诗开始突破。精神性:由诗与散文比较见出诗与散文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二者的思维方式、即观念方式、也即对客观世界掌握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

41、   艺术的理念与哲学中的概念不同(美与真不同),理念不等于概念,艺术美与哲学逻辑中的真都可视作理念,真作为理念,作为事物的本质、普遍性存在,不呈现于意识;美作为理念,要有指定的存在形式,要在外在世界中实现自己,直接呈现于意识。哲学的真可以作为抽象概念存在,艺术美则不能,只能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再高明的艺术家也不能离开具体形象单凭概念去进行艺术创造。理念不等于客观实在。理念的感性显现,更接近概念所体现的本质,“是从一大堆个别偶然的东西中捡回来的现实”。

42、可知,艺术的内容是理念,一书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43、又万事万物都由理念派生而出,而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所以美的理念也必是真实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美与真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黑格尔在给美下定义时讨论“真”说:“美与真是一回事。”

44、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家苏格拉底(前469-399)就曾与诡辩家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而只能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直至后来狄德罗提出“美在关系”;康德提出“美是含目的性的形式”;黑格尔提出“美是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等等概念。对美的问题有了理性的认识。但是,众说纷纭的理论依然只能是使美的定义莫衷一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

45、1⃣️象征型艺术:理念和形象具备联系,但互不统一。

46、    在分析语言艺术时,黑格尔仍按理念内容与感性形象的差异,将诗分为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又将戏剧体诗又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各自体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是:在史诗中,由于以叙事为主,故感性形象大于理念内容;在抒情诗中,由于以抒情为主,故理念内容大于感性形象;而戏剧体诗体现出来的则是理念内容与感性形象的统一。至于戏剧体诗的几种类型,黑格尔的看法是,由于正剧的界限摇摆不定,有时有越出戏剧类型而流于散文的危险,因此,没有多大的根本的重要性;悲剧是重要的,但悲剧须通过矛盾双方对立冲突的解决,须通过对矛盾双方片面性的否定达到最后的肯定,以显示永恒正义的胜利;而喜剧则不同,其矛盾冲突往往通过喜剧人物自身即可得以解决,从喜剧人物自己的笑声中,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富有自信心的主体性的胜利,就能直达对“永恒理念”与“绝对真理”的肯定。因而,从理念自身的发展来看,喜剧才是一切艺术的顶峰,而到了这个顶峰,“喜剧就马上导致一般艺术的解体。”

47、黑格尔根据理念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将艺术美归纳为三种不同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同时,这种划分方式又代表了艺术的演进方式,不可谓不巧妙。也就是说,我们接触到的一般艺术史都是按照通行的历史分期,但黑格尔是用时代精神进行划分,他从哲学的高度出发,凝练出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划分出三个时期。

48、“诗的主体因素表现得更明显的是诗人把某一件事作为实在的情境所提供的作诗的机缘,通过这件事来表现他自己。这就是所谓‘即兴诗’或‘应景诗’。”

49、 演员的艺术:语言及其诗性的表达主导表情、动作、朗诵、音乐、舞蹈和布景等。

50、(2)感性显现。由理念而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形象,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思。这里的“显现”并不是指实际实在的存在,而只是将其“现外形”,与存在是对立的,“显现”出来则是艺术作品,而“显现”的目的是什么了?或者说像黑格尔所问的一样:“是什么需求使得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这种需求有什么内在必然性呢?”他回答到说:

51、    艺术正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外在世界留下人心灵的烙印,复现人自身的人性化世界。美的创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上,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52、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看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丰富性,但其哲学思想的唯心主义的头足倒置,致使他的美学观点从一般出发,从抽象的理念出发,而不是现实的生活,这是哲学基础上他无法克服的缺点。

53、一般原则:史诗的客观性原则和抒情诗的主体性原则经过调解(互相转化)的统一

54、其实这个问题理解起来很简单。可以对照我国古典诗歌理论。比如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划分,以及其它诗论中“景语”和“情语”划分,都指的诗中的客体占优势还是主体占优势的问题。还有所谓“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意境两浑”一类说法,它们即相当于黑格尔所说的“内外两方面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55、这是因为,散文的、宗教的和科学思考的语言诉诸知性,要求精确地阐明内容的抽象意义,使人便于理解;而诗的语言却要求生动形象地显现意象,诉诸想象力。所以他认为:

56、古代喜剧:在希腊,喜剧人物对严肃的目的,从来就不抱严肃的态度;喜剧性并不仅在对旁人可笑,主要是对自己可笑。

57、这样的哲理诗可以“以生动的方式阐明普遍的道理”。这就是说,只要引起并拌和“感情”,形成“观照”的意象,哲理、格言可以为诗,它们是抒情诗的分支。诗的意象中主体必须与客体相结合,一般不能纯粹抒情他指出:

58、黑格尔指出:诗的客观实体,不仅是指“广阔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也包括“凡是在人类情绪和情感中回旋动荡或是平静地掠过眼前的那些东西”。

59、黑格尔论诗内容的特征,贯穿着他的“正”“反”“合”辩证法思想。“理”是“正”,个性化的感情是“反”;如果把后者看成“正”,客观实体又是它的“反”。

60、比如小说创作,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可以看出,“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的某种对象”。⑴艺术描述的不是已发生的实有的事,他是一种创造,它可以而且应该虚构。那么,何为美学呢?

61、   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62、从绝对精神来探讨人类的精神领域,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宗教、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要先从艺术开始才能接近上帝,其后信仰宗教,最后阶段才是从事哲学。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是最高的。

63、浪漫型艺术:个人的情感意愿,“高扬主体性”

64、(3) 王宏建著.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

65、象征型艺术一般处于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在建筑和雕塑作品中。黑格尔举的例子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早期的人类会将客观世界看作是与自己对立的巨大威力来崇拜,进而将之上升为一种观念,并通过形式将对象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开端。我们往往也能发现,这时候的理念本身是不成熟的,经常找不到适合的表现形式,也缺乏高超的表达技巧。即内容和形式没有很好地结合。很多作品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具有多义性和含糊性。比如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依然是个谜。

66、看来很多人对黑格尔唯一认识就是哲学家。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古典美学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

67、黑格尔没有忽视自然美,黑格尔所了解的艺术必然要有自然为理念的对立面,才能造成统一体。

68、    主体~~~自由~~~得不到实现时局限、痛苦

69、在我看来,也认为美并不是只关感性的,理性也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当我们在欣赏一个艺术作品时,首先应进行主观上理性的思考,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使艺术作品所代表的普遍性个人化,进而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而不仅仅是感官的感受,也需要理性的思考。从此可看出黑格尔所提出的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

70、因为黑格尔认为诗时而叙事,时而只是表达情绪和观感,那两个侧面如何协调安排?

71、    主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个人意识。

72、“真正的诗人并无须从外在事件出发,满怀热情地去叙述它,也无须用真实环境和机缘去激发他的情感。他自己就是一个主体的完满自足的世界,所以无论是作诗的推动力还是诗的内容都可从他自己身上去找,不越出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境、情况、事件和情欲的范围。抒情诗人凭他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成了艺术作品”。

73、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本超级晦涩并且大部头的书来做分享呢?

74、关于自然流露的,原始诗歌由于诗人的观念就是精神的普遍本质与个别具体现象未曾分裂的统一体,诗人有了发现,出口就是诗,语言是自然质朴而极其简单的;诗人的精神在宁静气氛之中,处于神智清醒的凝神状态。

75、在黑格尔体系中,整个真实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它是抽象的理念或逻辑概念和自然由对立而统一的结果。绝对理念就是“绝对精神”或“心灵”(Geist)是最高的真实。(朱光潜《西方美学史》,1963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63页)

76、    “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以供直接观照,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来表现。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个方面的协调和统所以艺术去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

77、   “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了它本身,也不是由于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78、在这里,只是简要的勾画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轮廓。显然,黑格尔的哲学是头足颠倒的,但并非说要彻底推翻其全部的哲学理论,其中支撑着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发展过程,即是合理的内核,很多思想也具有其合理性,正如伟大的马克思早期也是学习与信仰黑格尔的哲学,从中披沙炼金,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也不应该认为其是唯心主义而感到惶恐,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存在”,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将世界颠倒以来,其后西方哲学世界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伟大如柏拉图,唯心与唯物没有绝对的谁是谁非。

79、这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一旦客观化、对象化,成为自我观照的对象,又成为特殊的客观实体了,所以黑格尔说:

80、“诗却根据内容与由内心生活表现出来的主体性格之间的结合是紧密的还是松散的程度来划分一系列的不同的表现方式。”

81、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82、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83、   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用恰当的表现方式实现了按照艺术概念的真正的艺术”,也就说,古典型艺术已克服了象征型艺术物质形式压倒理念内容的缺陷,理念已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使理念内容与外在形式完满地融为一体。

84、通过这段话,可知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完全是由于理念内在的需求的必然性,也有哲学家将黑格尔的这种观点看作为上帝为了彰显自我本身的美,是从神学的角度解读,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黑格尔眼里,理念即是那全知全能的上帝。

85、第美是“显现”,美不等同于真本身,美是真的本质(理念)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形象。比如说,丢勒画了一只兔子,这个“兔子”便是“显现”,是人用感性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即艺术作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建立在对“美”和“真”,即形式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的前提之上的。

86、    二是“牧歌式的情况”,黑格尔具体指的是西方自希腊罗马以来牧歌体诗人和作家们所描写的那种空想乐园的情况。在这种“世界情况”中,从自然方面来说,人们无须去费什么劳力,即可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从人方面来说,在天真纯朴状态中他享受着诸如草地、森林、牲畜、小园、茅棚所供给的食住及其它可享受的东西,他还完全没有违犯人性的尊严的求名求利之类欲望。黑格尔认为,这种情况,虽然可以使人有若干的“独立自足性”,但却很快就会使人厌倦;由此而形成的人物性格,也往往缺乏高尚的理想以及顽强性与坚定性,因而是不适于艺术发展的。

87、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88、    按通常的看法,绘画与雕塑同属造型艺术,但在黑格尔看来,雕刻形象的躯体和感性外貌等,实际上既不宜于表现主体内心生活,又不宜于刻划个别事物的特殊面貌,而这种既能表达内心生活又能刻划个别事物特征的表现方式,按照造形艺术的规则来说,只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正是绘画“把形象的实在外表转化成为观念性较强的颜色现象,而且把内在心灵当作描绘的中心。”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外在物质因素对精神观念的束缚。

89、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大作家也对黑格尔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歌德、莎士比亚等。所以,黑格尔美学一方面是他自身庞大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也是建立在整个古典哲学发展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美学成果之上的。因此,黑格尔是当时哲学和美学方面的集大成者,后来他的思想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90、关于形象的,他指出,由于诗的想象性特征,诗不仅一方面要防止表现形式降落到平凡猥琐的散文领域,另一方面要避免宗教信仰和科学思考的语调。

91、现象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真实世界就是哲学的演变过程。

92、这是从音律变化适应内容发展的关系来说的。如果从音律与构思、结构的关系来说,就是:

93、“一般地说,诗人表现自己所用的情境也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内心生活,而应该是具体的,因而也显示出外在的整体”,必须“和实体性的东西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个别的情境、情感、观念等等可以按照它们的深刻的本质去理解,而且以实质性的方式获得表现”。

94、“音乐把谁纯的内心生活和主体情感,不是表现为可以限见的形象,而是表现为专供心领神会的声音图案。”

95、从感性上看,诗不能提供直接观照的形体似乎是一个缺陷,但这个缺陷可由欣赏者的想象加以弥补,反而可形成一种“无可估计的富饶”。黑格尔的这个说法汲取了莱辛《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说(即,画只适合描写景物,而诗只适合叙述动作)并把它向前推进了一步,认定在想象性这一点上诗高于画。

96、第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情致说。黑格尔把人看作艺术的中心对象,所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部分。“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

97、“真正抒情诗的整一性,不在于外在机缘及其实际情况,而在于主体的内心活动和掌握方式……抒情诗的整一性来自心情和感想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它保持任意在哪里开始或终止的权利。”

98、   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诉之于心灵。二者是统一的。

99、黑格尔以自己身处法国大革命的环境与过去对比,既有信仰的崩解与变革、个体意识的觉醒与思想的解放导致艺术的死亡。究竟终结了什么?直到现在,我们可以认识艺术没有终结。那终结的是什么?

100、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认识等,“从最低级的一直到最高级的哲学见识,都只是发源于一种希求,就是要把上述不自由的情形消除掉。”

  发布日期:2023-09-25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