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是讲什么意思(优美语句103句)

道法自然是讲什么意思

1、人的自然是重复是习惯是周而复始是不快不慢不高不低不大不小不美不丑,是与周围人联成一气打成一片,是联动的,是顺妥的。(道法自然是讲什么意思)。

2、  当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叶海烟先生认为,这一层层递进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扩充为“归向”、“超越”的意蕴,而不止于“依循”、“效仿”。

3、王弼注的《道德经》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诵晚课容易把鬼招来?关于在家居士,是否能持诵道教晚课略述!

5、《庄子齐物论》中记载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浪漫故事,说是有一天庄子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感到悠闲自得,非常快乐。但是忽然间美梦醒了,他发现自己还是那个穷困潦倒的庄周。在恍恍惚惚中庄子有些迷惑了,他在想,到底是我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庄周呢?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生和死,物和我之间的界限是惟恍惟惚的,但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对于看起来是虚幻的道,只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慢慢的感悟,我们就能够领悟到它的象、物、精、信也会像庄周梦蝶一样感到在悟道之后的闲适和快乐。老子又进一步告诉我们说到道的本体是虚空的,它的功用是中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6、答:《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章,我曾经多次讲过,你们去看一下那个讲录。《楞严经》讲“非因缘,非自然”,跟我们讲的“道法自然”的“自然”,虽然用的都是“自然”这两个字,意思是不一样的。光看表面文字的话,那就永远要打架,不但佛教跟道教要打架,道教本身也要打架,佛教本身也要打架。比如佛教讲“无自性”,又讲“自性生万法”,这不是打架吗?我们读经典,不管是读哪一家的经典,一定要有智慧之眼,不要执著于文字。如果从文字上来讲,一天到晚都要吵架,是吵不完的;今天跟这个吵,明天跟那个吵,永远是扯不清的。

7、“自然”从一般词义上看,指天然,非人为,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指自然界、客观对象等;指自由发展、自生自长;指理所当然、发展有据等。而老子使用“自然”这个词并不是专门指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不是专指理所当然等。在《道德经》中,老子在多处谈到“自然”,其含义不完全一样,除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谈到“自然”之外,至少还有四处谈到:

8、引言:“道法自然”具有规定老子哲学本质特征的意义。

9、人们称赞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诀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在历史的回忆中提供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参照,寻求解决当代环境危机的新的思维方法。它不仅为今人解决此危机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同时补充和修正了西方长期以来流行的天人对立的思维方式之缺陷与不足。

10、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之前就已经有了。它无声无形,独立运行,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它周而复始,从不停止,可以生成天地。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勉为其难给它命名为“道”,用一个概念形容它叫“大”。大到可以不停的延展开去,延展到遥远之处,遥远到返回原点,好像一个大圆圈,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中有四大,而人占有一席之地。可人又何德何能,敢与道天地并立?因为,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那么道效法谁呢?道谁也不效法,他就是那个样子。

11、这段是《楞严经》探讨万法之真如、性体时所说的,讲“非因缘”就是真如之性体不是因缘造成的,因缘是生灭法,真如不是生灭法,当然不是因缘所成;有因缘的话,就是生灭法嘛!“非自然”,印度有一派叫做“自然外道”,就讲天地万物,你不要去搞这个因啊、果啊,一切都是自然生的,这是一种哲学观念,与佛教的因缘生法是相对的。既然前面说真如性体不是因缘所生,那是不是就是无因无缘而自然生的呢?当然不能这样说,真如性体是“非自然”,不是那个自然外道所说的自然。

12、所以,地法天,也对应上了,地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以及在地上的世间万物,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人。

13、第《楞严经》讲的“非因缘、非自然”是什么意思?

14、道生自然,道在自然中发挥作用,道不能脱离自然。

15、但是我们大家把“道法自然”理解为要遵循自己本来的样子,然后呢,自己本来的样子就是一觉醒来抻懒腰的样子。因为世人最自然的时刻,最轻松无碍悠然自得的时刻,就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的做什么事的时刻。或者稍微有点觉知力,就是自己照着镜子看自己的时候。我们都把镜子里的我当做自然的我,然后就本着“道法自然”的教导,遵循镜子里的这个我的一切欲望和愿望。

16、“道法自然”四个字来源于《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遵循大地的法则,大地遵循上天的法则,上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它自己本有的法则。

17、“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中,即我命在我,而富贵不在天。儒家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道教说“夺天地之造化,与天地同寿”。

18、《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19、”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讲述过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的是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他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的跑丢了,邻居们都来安慰他说,老爷子您可千万别上火啊。没想到这老头一点也不着急,说:“没准这也是一件好事呢!”大家想这老头一定是老糊涂了,家里丢了东西怎么能是好事呢?可是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不仅自己回来了,还领回了一匹骏马。邻居们知道后都向他表示祝贺,说您这回真是天上掉馅饼,捡了大便宜。可是老爷子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兴,还说,没准还是个祸害呢。果不其然有一天,这老翁的儿子骑着那匹骏马出去,结果马受惊了,把他儿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大腿都摔断了。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说真是太不幸了。没想到这老头儿很淡定的说道:“这可能是个大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应召入伍了,靠近边塞的居民十之八九家里的儿子都在战争中丧命了,唯独这老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就没有去打仗,所以保全了性命。这就是那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月盈而缺月亏而盈,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以转化为福。

20、例如风水上喜欢山南水北,为什么?因为人类生存需要水源,所以要临近水;但是洪水来了,离得太近,住得太低会被水淹死,所以要选择山坡上;而中国的水系大多是自西向东流,住在山坡上自然就是山南水北了;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农耕需要充足的日光照射,又需要充足的水源,同时不能被洪水淹没,山南水北的半山腰上,条件全部满足。同时山可以抵挡北方的寒流以及游牧部落骚扰……于是山南水北就成了风水宝地。

21、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特定的表达。学佛的人天天讲“因缘”,这里却讲“非因缘”,明显是有特定的意义的。一句话一定要放到它的语境里面、脉络里面去理解,不能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22、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无故资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见,“法”此处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动词“效法”之意。《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23、“道法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最早提出的观点,其真正的意思是: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是“自然无为”的,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

24、古籍老子五千言中的是”为无为无不为”才与”无为不治”有一点点在文字上有相似之处。而古籍老子五千言中的”无”不是有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存在状态看上去是无的样子。是人的视觉效果是”无”!”无为”中的”为”是指”作为”,既有自然運動的作为也可以是人的作为!才有从无状态开始作为才有可能出现有物生成的運動出来状态,也就是”无中生有”!这事可以追溯到野人群落时期的祝融捣鼓火而获得用火的方法!还有农耕的起源。等等

25、  “德”:“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因此上德源自于“道”。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儿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26、在河上公看来,“人法地”重在“安静柔和”,而地法天”贵在“施而不求报”,而“道法自然”最主要的在于“清静不言”“万物自成”,所以说“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可见,河上公所强调的是“道”是清清静静、不言不语,是对万物自我生成的描述,其本性是自然而然的,它没有什么可以效法的,而不用效法任何事物,它自然如此,本是如此。

27、第二句主要是说,少发号施令,使其自行发展。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都是天地本性所决定的。其“自然”的含义指的是自我发展、自我演变。

28、  “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29、河上公说:“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恃)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河上公章句》)

30、历史的惨痛告诉我们,你必须勇往直前,接受并顺应这自然变化的局势,谁也阻止了新事物的变化,这是自然规律,你不快速学习接受这微妙的变化,就会像猪一样,任人宰杀。

31、如来,即佛教里说的佛,一个意思。佛,指的是众生皆具的自在清净本性,至纯至善的本性。

32、而在老子哲学中,作为道家的根本哲学范畴,“道”所指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33、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34、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35、嵇康在谈到养生时曾经说到养生有“五难”,即“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其中的“灭、除、去、绝”等词语,就是要人们摈弃后天的私欲、不为外界所诱惑而返回到生命本真,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条件下养生、修身,胜过吃药进补,定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嵇康的友人这样评价他:“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诚然,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必定是有着一颗淡泊、宁静、质朴的心,从容地应对生活。

36、  《老子》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的。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37、马王堆帛书乙本曰:“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萧(寂)呵漻(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反。”

38、那么对于第二次问礼,史记中有一段记载,说孔子从鲁国不远千里来到了周王的都城洛邑,向李耳他老人家求教什么是礼。事后,孔子将他所看的老子比喻成龙,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就是说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河里的鱼,虽然会飞,会跑,会游,但是我都是了解它们,而且有办法逮住它。只有龙是乘风云而上天是不可琢磨之物,所以孔子说老子其犹龙邪。老子留下的著作,现在人们通常把它叫做《道德经》,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叫做《德道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它有甲乙两种版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尤其是乙本又分别用德和道两个字来明确地分出了篇名。那么在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韩非子在他的两篇注释老子的文章《解老》和《喻老》中也是先讨论德的问题,由此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大致推断魏晋以前的老子著作应该叫做《德道经》。德道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但是这个推断并没有成为最后的定论,所以现在我们仍然以《道德经》来称呼老子这本内涵丰富的著作。

39、《道德经》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弼对其中的“道常无为”的解释是“顺自然”。王弼深刻地指出了“无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以此观之,“无为”是“道”的运行方式,而“自然”是“道”的本原状态,“道法自然”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内在涵义是统一的,既是“道”的自我本性,也是“万物”的基本属性。

40、老子之道是一种特殊之物,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确定其名,以“道”相称。道不仅指“道路”“途经”等,还指代“方法”、“技艺”“常理”、“思想体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从具体之道层面而言。

41、问:师父好,我有一个问题。前一段流行一本书叫《与神对话》,它里面对人来到这个世界的解释是他知道自己是来体验的,比如受苦,苦和甜是相对的,他受苦,就是为了知道甜,这是他选择的。

42、先进一点的,会说客观世界是个无限循环,是个圆圈,或者莫比乌斯带,没头没尾,无始无终,例如六道轮回等等。这样也还算好理解,因为无始无终听起来情感上也能接受。

43、此外唐代学者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中,对《道德经》上述的那一段话,是结合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来解释的,李约认为,“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此“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乃是顺“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谓之“德”。他说:“凡言人属者耳,其义云‘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例也。后之字者谬妄相传,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岂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无心,而亦可转相法乎?”(李约《道德真经新注》)

44、所以,人法地,也就好懂了。这可能是最早的地理决定论,这也是演化论的单纯思辨版。这不是一个比喻,人的外表、性格、文化特征真的就是由地理决定的,当然,决定的方式不是“风水”,而是演化迭代。顺便说一句,“风水”最初讲的其实就是人类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后来逐渐被迷信化了。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大家有机会可以研究一下,但是一定要抛开神秘主义、封建迷信,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

45、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46、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47、“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八荒六合,到达极远处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为道是如此无穷无尽,所以说道很大,从而遵循于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

48、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章,虽然还是在描述道,但不同的是,这章讲了人与道的关系。

49、就这样老子沫沫叨叨所说的遵循空性的《道德经》,变成了世俗人遵循欲望争取利益的《道德经》。所以本质上,大多数假装宣讲《道德经》的人,都是在给世俗人的欲望涂脂抹粉,都是魔鬼在给自己画人皮。

50、原文节选: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1、所以,天法道,也就对应上了。天,不只是指头顶上的蓝天,而是指一切包裹着地的那个东西(天也包含地),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这个宇宙,也就是那个一。

52、“天法道”,道生天地,道运天地,道决定天地,故天的运行遵道。

53、  古棣在《老子校诂》中解释此四句说:“法地地”,是说以地之所以为地者,为法,地之所以为地,即地无私载;“法天天”,是说以天之所以为天者,为法,天之所以为天,即天无私覆;“法道道”,是说以道之所以为道者,为法。

54、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55、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56、  二是精神性范畴之道,主要指老子将道对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57、"道法自然"的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58、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59、“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6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1、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

62、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的《运命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木秀于林,不是风故意摧之,而是因为树木高出的枝叶挡住了风的去路,所以风才摧之。所以凡是过分过度过头的背后都有着伤害他人的因素因此必然遭到风摧。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在《道德真经注》中说:“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这就如同《了凡四训》中所言的舍得一词,“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了凡四训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否则你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正因为道有如此之大的功用,所以老子进而认为,道是万物产生的本源,“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易经》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如同这里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道先天地而生,独立统道产生了阴阳二气,阴阳二交感而产生更多事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不喜欢的就是什么呢?孤寡和不榖。但是王公贵族们却称孤道寡,所以对于事物,你让它有所损失,却反而使它得到了增加,让它增加,却反而得到了减损,所以就是所谓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

63、道法自然,道本来就是自然中存在的,它是自然的底层逻辑,自然与道,就等于是算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道与自然是一体两面,没有离开道的自然,也没有离开自然的道,他们是互相依存,互相证明,互相师法,互相转变的关系。

64、《老子》:“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65、“地法天”,意思是:地球运行的法则是以这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

66、有人又会问,为什么你就敢确定老子这句就没有言外之意呢?

67、第四句所讲的是:圣人以无欲作为自己的欲望,且不以难得的财物为贵重;以不学为学,能提醒众人弥补过失,知错而改,辅助万物顺其自然发展,不敢多加干预。

68、“道法自然”里面的自然二字,实际上是同“自性”相通的,也可以等同于《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的“自在”。

69、道创造了一条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控制着天地万物的和谐运行,并让万物处在相互吸引,相互克制的的状态下不断发生变化,从生至死永不停息。

70、其古籍老子在西周之前就存在了只是文字太古能看看是在阐述的人非常少,另一个原因是守臧在西周守藏室里的著作必定是限制阅读的东西!东周时期古籍老子已经变成了篆字且七个诸侯国都有,那也可能是汉朝的董仲书与三千家臣无法用对付古籍天命一样将其毁掉再嫁祸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的原因!当然不管是古籍老子还是古籍天命都是有作者的却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历史积累起来的总结版本。故只有著作名称而没有作者署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古籍老子五千言中内涵落到明眼人的手中一下子就看穿了:这不是一个自然人穷究一生可以达到的深度与广度的东西。有诚实守信用的品性制约着不能贪功为己有!

71、我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当时肆虐的水害,大禹的父亲鲧沿用先人“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想通过单纯的“堵”来抵抗,但堤坝总不敌力量巨大的洪水。大禹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法,从低处取土石增高山坡,使高处更高,低处更低,以疏浚水道,千方百计引导洪水,使之归泽入海。大禹“顺”的智慧,终于换来百姓生活的安宁。

72、《老子》第五十一章中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

73、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道家让人想得通”的道理,想得通的前提就是顺,顺应天时,顺应世事。人生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所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调理心态,坦然面对,顺而通变,顺而通达。像水一样通而无碍,总能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发挥作用的形式,这样既顺应了时事也是顺了自己的心。如《云笈七签》所说:“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有了这样的人生智慧,无论生活顺逆,都能做到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74、译文:“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八荒六合,到达极远处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为道是如此无穷无尽,所以说道很大,从而遵循于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

75、依据道法自然的理论,人是自然的一员,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友好相处、协调发展。人来自自然又回归于自然,也属于自然。因此,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76、所以有的道家人士就批儒家,说儒家是偏重于现实的社会关怀,这个层次是在后天世界,没有回到先天大道里面去。在道家的语境中是这样的。

77、郭店帛书楚简本甲本一组有一段话,是紧接着上述第四句之后说的,其中明确强调:“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这里的“自化”“自定”可以说是很深刻地阐述了“自然”一词在《道德经》中的主要含义。

78、比如尼采晚年人渐渐变疯与他人不注重顺应自然有关,尼采意识超前又很少与现实妥协,他没充分认识到社会主流意识的力量已强大到可去掉他这异端的命的,什么理想不理想的,让自己活得好比应该如此重要得多,为自己的理应该放在首位。

79、“道法自然”,就像人的精神和躯体的关系那样,精神主导躯体,躯体承载精神;躯体离不开精神,精神也不能实施躯体所不能实现的行为。精神可以支配躯体跑步跳跃,但是不能使人的躯体飞翔;精神可以支配躯体游泳,但是不能使人的躯体像鱼那样生活。

80、馆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38号骏亿品牌中心三楼301

81、《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82、第二板块:佛教实修(心理——人与实相的和谐)

83、在一般词义上,“道”的本义为道路,并由道路之义引申为动词化的取道、经过等,进而再引申出方法、技艺、规律、原则等。

84、《河上公章句》中解释说:“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正因为到这种纯任自然的本性,才能够成为万物之源,最后老子告诉我们,修道者可以历久弥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他是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够认识它,所以只能勉强的形容它说,它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一样的小心谨慎,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一样的警惕戒备,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一样的庄重严肃,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一样的行动洒脱,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一样淳朴厚道,好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心胸旷达,好像包容着污浊一样敦厚宽容。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谁又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的显出生机呢?保持这个道的人是不会自满的,在这里老子教导我们说,人与道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可以融合起来的,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有道之人的样子,那就是做事谨慎,处境警惕,举止庄重,形象洒脱,性格淳朴,心胸旷达,为人敦厚。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烦恼之事,真的能够做到放下,做到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名利所累,内心充实,达观处事,你就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做事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财富和地位的诱惑都不能够使你心智迷惑,贫穷低贱的生活状态也不能改变你的志向,武力胁迫之下也不能迫使你屈服,如果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做到自由心正、纯任自然,那么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成为一个真正的行道之人。

85、“法”的本义意是法律、法令,后来引申为方法、方式、范式、标准、法术等,并动词化为效法、遵从等。

86、总的来说,两种版本都能表达老子的思想,区别只是细微的。

87、答:圆顿止观就是果乘的法门,实际上就是“大圆满”的法门。一般的止观,都有一个所观之境和能观之心,我们要观想一个世界出来,慢慢去进入一种观境。圆,就是不偏,圆融通透;顿,就是没有时间相,当下就是。这个圆顿止观就是直接契入实相、法界,在实相、法界里面,没有能观和所观的二元性,没有时间的分别,也没有空间的分别,一切都是,一切都好,当下安住,没有问题,不求解脱,不断妄想,智慧本具,一切如是。实际上我这几天讲的直指法要都是这个东西,你去体会就行了。

88、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因为他们看到老子讲“道法自然”,便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与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当时同释迦牟尼佛影响一样大的几个大学派之专讲“唯物思想”的“自然外道”,和中国老子所说“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相关。二者并未结为姊妹道,或者兄弟道什么的,并无彼此互通声气之嫌。

89、  四是方法层面之道。如第五十九节,“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90、“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9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92、现在首先要解释“自然”的问题。目前新兴的“比较宗教学”或称“宗教哲学”,把世界上各地的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每一宗教的哲学理论与实况综合起来研究,相互比较,寻求其中异同和彼此间的关系,已经发现了不少有趣的问题,值得更进一步去深入探讨。我们若以比较宗教的态度,抛开那些粗浅的宗教情绪心理,把眼光放在一般宗教教人如何行善做好事的普通伦理层面上,那也个个满好,满合于同一的水平。至于再进一步,要透彻各个宗教实际内涵程度的深浅,则问题重重,就不能颟顸笼统,值得仔细研究、体会。

93、上述第一句,是结合上面所说的最好的君王,民众感觉不到他的;差点的君王,民众会接近他称赞他;再差一些的君王,民众会畏惧他;而更差的君王,民众会蔑视他,君王诚信不足,民众不会相信他,所以,最好的君王非常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会说他是通情达理,顺其自然。这“自然”是指顺其自然之意。

94、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其哲学根据是“道法自然”。

95、所以,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各种版本都表明“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命题。

96、”无为而治”不是古籍老子五千言中话。估计是汉朝的儒术者代替孔子写儒藏是写的。”无为之治”是没有办法使用的虚假性的东西!人世间哪儿来什么事情都不作为还能有治理作用的事情会发生?那不是幻想还有什么东西称得上幻想呢?设题者将”无为之治”嫁祸于古籍老子是在图谋什么呢?……

97、因为,这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是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前提。是道服务于人,还是人服务于道?如果只是人无条件服从于道,那么就变成了宗教,只不过最上面的那个主宰不是个人,而是个叫“道”的东西而已。

98、所以一定要还原,儒家的话要还原到儒家的系统里面来理解,道家的话还原到道家的系统来理解。不要把道家系统里面对儒家的理解,认为是儒家的系统里面对儒家的理解,也就是说在《道德经》里面讲的道、德、仁、义、礼这个次系,这里面讲的仁,和儒家最高境界的那个仁,不要放在一个层次里来理解,这是不同的语境里面的表达。

99、“天法道”,意思是: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

100、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101、答:不但净土跟禅宗是相通的,所有的宗都是相通的,万法都是相通的,根本的道理就是一个,佛法无多子。我前面讲了往生净土是什么意思,就是净土世界现前了;为什么要有善根福德,你没有善根福德,你都没法念佛了,你没法修,你就坚持不下来。你要能够相信这个阿弥陀佛,能够相信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要有善根的。你能够这样念佛,净念相继,念到一心不乱,净土就现前,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净土的世界。一心不乱,就是智慧心相续。这就是《大智度论》里面讲的“清净心常则能见般若”。一心不乱,净土现前,这就是修行的根本道理。所以净土宗是完全可以达成觉悟的一个修行法门,不是一个迷信的东西,因为这里面讲的很多修法,都是符合正见的,按照这个法去修,就能呈现出净土的世界。不要纠结十亿国土之外有没有这样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局限于净土的方位和距离的远近;而要回到这个净土的本义上来——清净心常则能见般若——通过念佛,一心不乱,显现出净土的世界。也可以说,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当下,我们这个禅堂,就是一个净土世界;但是你心乱了,你就呈现不出来,有智慧的人就已经体验到这就是一个净土世界。所以你念佛,就是念那个觉性,念法界,念那个清净世界。这几天我们都是在念佛,只是不同层次的念佛,有的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的就是念佛的实相,念这个净土世界。当你的心清净下来,一心不乱的时候,你这不就已经往生了?不是说人死了才叫往生。我们的心进入这个清净的世界,净土现前,当下就证到了净土,这是真正的往生极乐;这种意义下最好不用“往生”这个说法,因为现在一般都把人去世了,称为某某往生了。

102、关于地理决定论也有很多例子。例如中原大地有着广袤的平原,日照、降水适合农作物生长,所以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这个农耕文明;而希腊多山,陆地交通不便,爱琴海上岛屿相望,风和日丽,非常适合航行,所以古希腊依托航海技术发展出了商业文明。

  发布日期:2023-09-26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