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格言家规家训
1、(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朱子格言家规家训)。
2、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朱子格言家规家训)。
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6、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7、多一份责任,多一分关心;少一点固执,家一倍温馨。
8、(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9、(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10、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起修补房屋;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打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早做打算,早做安排,否则等到事到临头再去应对,必定手忙脚乱,漏洞百出。尤其孩子学习,功夫要用在平日,不要等到考试前再临阵磨枪,加班补课,点灯夜战,为时已晚。
1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12、房子宽,路子宽,不如心胸宽;吃得好,穿得好,不如心境好。
13、古圣先贤所流传下来的经典,不可以不读;待人的合理规范与处世的正当态度,则不可不知。对后代子孙,不能不重视教育;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不尊敬;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
14、作者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15、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6、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7、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1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9、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xiá)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0、金钱的匮乏只是一种生活的困苦,而亲情的空缺是一种莫大的孤寂。
21、(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22、心手相连共享美好生活,风雨同舟共创平安之家。
23、《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柏庐治家格言》显然以治家为重点,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和齐家之道。
24、《朱子家训》又称《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25、出自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优点想让人知道,就不算真正的优点;缺点生怕别人知道,那就是最大的缺点。
26、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7、(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28、(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29、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