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优美语句45句)

吉檀迦利

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只可惜如今提问的机会太少。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对神的膜拜的解释;古老的传说是对自然妙趣横生的解释;甚至我的生活也是解释,解释我生命的繁复。泰戈尔吉檀迦利读后感篇5“今天炎夏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这正是应该静止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

3、读完《吉檀迦利》这部诗集,我真正的感到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为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

4、艺术家说:“他无疑是杰出的艺术家,诗歌就是他笔下流芳百世的画。”歌唱家说:“他肯定是伟大的歌者,诗歌就是他唱出的惊鸿一曲。”(吉檀迦利)。

5、     我是不赞同的,充满个人性质的说:他开悟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读他的诗,我能感到幸福,而不是让我觉得他说的极是,或是让我感到感慨。

6、《吉檀迦利》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和哲学抒情诗集,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对人民、祖国和自然的热爱。在艺术上,泰戈尔将哲理与诗情熔于一炉,并用英文表达,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进入西方文学的殿堂。1913年泰戈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7、泰戈尔泛神论的前提是人性的觉醒和生命的觉悟。《吉檀迦利》努力提升人的地位,人的自信、和人的尊严,与神的融合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变得无比的珍贵。泰戈尔的这一艺术表达是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东方实践。泰戈尔作为思想深邃的哲人,深沉思考的结果是,人的自信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体现使得有理由不再仰视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而是可以拉近与神的距离,将神融入人的生命、生活等一切有形与无形的活动之中。由于人神的融合,传统的人的生命与生活变得充满幸福与快乐,并感到自身的崇高与卓越。(此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8、(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9、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10、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11、     在泰戈尔的家乡——孟加拉地区、加尔各答旧城,他被乡人们尊称为Thakur。这是一个神圣的称号,只有精神成就卓越非凡的灵性大师、至上天鹅才配得上的尊贵头衔。在加尔各答、在寂乡(Santiniketan),泰戈尔的故居都是供人们朝觐的圣地。在孟加拉人的心目中,泰戈尔不是一般的世俗中人,他是Kaviraja,一位诗圣;他是Bhakta,一位神的奉献者。因为,他将孟加拉最伟大的灵性传统——Bhakti,虔敬奉爱的精神,通过他的神圣献歌,传扬到了全世界,征服了彼时不可一世的西方文明世界的精英。昔日,泰翁也曾受邀访问过中国。可惜,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界,浮躁好斗、急功近利,眼里只有诺贝尔奖的金光,对这位真正的泰戈尔,以及他所依托的广博精纯的灵性传统,不但全无解悟、浑然麻木,甚且大加怀疑与抨击,唯恐古印度的灵气阻碍了物质进化的步伐。因为受到左右两派精英的无情夹击,满怀传道与交流希望的泰翁只得黯然返国,留下一声深长的叹息。

12、    呵,我的主人,在我向你敬拜之时,请让我全部的感觉,都能够舒展开来,去触摸你脚下的这个世界。

13、    我要驱除我思想中的一切伪饰,因为我知道,你就是真理。是你的真实存在,才于我的心中燃起了那智性之火。

14、这在诗集中的第10首和第11首中表现的最为鲜明,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在诗里还表达出了对爱的渴求,诗人的爱是一种放爱,表现为对一切人的爱。尤其对处于被压迫被统治地位的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压迫的反抗,诗人渴望用爱来解除人间的痛苦,用爱来消解心中的烦闷与寂寞,其中的第70首诗就是对诗人爱的呼唤的诗篇。

15、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16、如果把这句话里面的“诗”与“宗教”的位置互换一下,然后把整句话反过来以“我的诗,完全是宗教的诗”作为开头,来重新叙述一遍,我觉得就可以拿来形容他最伟大的《吉檀迦利》了。譬如,它里面的第47首,就既充满了人的寻觅、疲惫与悖谬的世道,也充满了神的隐秘启示,其启示的秘义在于:“让我以自我的回归,成为对他即刻的皈依与臣服。”

17、这种抒情的特色在《吉檀迦利》中更用得炉火纯青。同时泰戈尔又是一位哲人,但他没有出版过哲学专著。他总是把那富有哲理的意味的思想融化到他的诗作中去。用诗的激情去蕴含哲理的意味,所以在《吉檀迦利》中,处处充满人生哲理的深思,又时时流露出丰富而真挚情感的抒发,在蕴含哲理的抒情氛围中抒发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诗集第12首就是在这样:“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抄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泊,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那一殿堂,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这句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古的泪泉里,和你保证我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再如第70首也是这样:“这欢乐的音律不能使你欢乐吗?不能使你回旋激荡,消失碎裂在这可怖的快乐旋转之中吗?万物急剧的奔走,他们不停留也不回顾,任何力量都不能挽住他们,他们急剧的前奔,气候映射着急速不宁的音乐,跳舞着来了又去——颜色声音香味,在这充溢的快乐里,汇聚成奔流无尽的瀑布,时时刻刻在迸溅、退落而死亡。”读者在吟咏这样的诗篇,实际感受到对人生真谛深邃沉思的启发,又感受到深情诗意的强烈感染。

18、    我要清洁我的心,摒弃所有的邪恶,让奉爱的花朵在里面盛开不败。因为我知道,我内心的圣殿,已经安放了你的席位。

19、让你找到一种更能让你的心灵休息和疗伤的地方。

20、    只要我矢志不移,我就能感觉你一直存在于我的周围,我会向你请教诸般的事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愿意把自己的爱给你献上。

21、《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22、    巴克提精神的奉献服务,其形式有九种:聆听、念颂、忆念、崇拜、祈祷、服务、接受仆人的身份、成为朋友、奉献一切。当一位奉献者如此全然皈命、服务奉献于克利须那的莲花足时,克利须那亦接受他为秘密的同伴。而这一切,我们从《献歌》里面,可以一一辨认,巴克提的各个阶段、各种形式,以及相应的各种情味和境界等,当然,这里是以诗性的语言、诗性的叙述。比如第四号献歌:

23、我不再以我那久历风雨的旧船行遍天涯,我搏击风浪的岁月已经远去,现在,我希望死于不死当中。

24、第8—36篇是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诗人先写神就在最贫贱的人群中歇足,继而写自己对神的渴慕与追随以及神的不可及。诗人在追随神的道路上星夜兼程,遍寻广漠的世界乃至于众多的星球。然而诗人的小我恬不知耻、昂首阔步,诗人的真我却被接天的高墙所囚禁。诗人明白身上那华丽的衣不过是尘土与死亡却又热爱地把它们拥抱,在自以为胜过世人的财富与权势的宝库里做了囚人。这一乐章在祈求神的拯救与赐福里渐渐落幕。

25、      若是你不说话,我就含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   我要沉静地等候,像黑夜在星光中无眠,忍耐地低首。  清晨一定会来,黑暗也要消隐,你的声音将划破天空,从金泉中下注。  那时你的话语,要在我的每一鸟巢中生翼发声;你的音乐,要在我丛林繁花中盛开怒放。(自《吉檀迦利》)     每当读着泰戈尔充满幸福的句子,脑海总会游现另一个与之相反的诗人——里尔克,原因既是他所作的《哀歌》。

26、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欢乐与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

27、这次为《吉檀迦利》配图的是加拿大摄影家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Colbert)的系列作品《尘与雪》。他属于那种现在非常少见的艺术家,在2002年之前的十年内没有和任何画廊签约,也没有开过个人作品展,不曾接受任何的采访。由于收藏家的资助,他在1992-2005年间完成了27次的长途旅行,与共计29种野生动物合作,踏遍了世界各地的角落。《尘与雪》这个系列是他对大自然的礼赞,首次在200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

28、     “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29、      我这一生,永远是用诗歌来寻找你。也是因为对你的这种寻找,使得我从一地到另一地,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藉由它们的吟唱,我感受着自己,并探索、触摸着自我的世界。

30、泰戈尔好似一位老顽童,不然他为什么那么爱与孩子交朋友?

31、    泰戈尔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颁奖词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是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也成为了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有人说,泰戈尔的全球意识使他拿了诺奖,有很多与之相同水平的诗人并未有此殊荣,如纪伯伦、夏目漱石、闻一多等等.....

32、祈祷、聆听、忧伤、安抚,无论是文明世界的人类还是土著,也无论是鲸鱼、猩猩、飞鸟、大猫还是猛禽,都闪耀出非凡的特质,超越了人兽的温暖。他成功地在人与野生动物之间找到了久违的爱与信赖,而不是因为人类滥捕与猎杀而造成的恐惧与危险。在他看来,大自然有着一种轮回般的诗意,正如他在远征途中拍摄的纪录片里,由美国著名演员劳伦斯·菲什伯恩吟诵的诗句一般:「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

33、而神,往往也有情感有思想的,那则则传说便生机勃勃。蛮有情趣,读起来那幻妙的情节和爱恨情仇便跃然纸上了。而这仅仅是远古的决荒蛮夷的一种富有情趣的解释;孩提时代的我们,想必都嗜问"为什么"吧。为什么天那么瓦蓝;叶片皆为春水藏成的绿;为什么日月星辰斗转星移,而我们在一天天蜕变,父母脸上却描上几道纹,鬓上染了几缕雪;为什么看到公车上有人在拿他人的包却不能立即道破,只得等到那人得手后下车……

34、神的到来,好像一场梦,常常在黑暗的睡眠中浮现,他的触摸又像一道富足的电流,击碎了覆盖的睡眠与无明,他的微笑,让朦昧的双眼开始印现神的光芒,一切的昏惑烟消云散,一切的愚顽也灰飞烟灭!

35、作为泛神论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一的狂欢,寄予了诗人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

36、   中国的宗教,不管它是巫术性或祭典性的,就其意义而言是面向今世的。中国宗教的这一特点较诸其他宗教都要更为强烈和更具原则性。除了本来的崇拜伟神巨灵的国家祭典之外,各种的祭礼尤其受到推崇。……由于缺乏任何对超验的价值与命运的思索,国家的宗教政策依然保持着简单的形式。……在官方的祭典里,几乎所有的迷狂、禁欲与冥思,都不存在,这些都被认为是无秩序与非理性的兴奋的成分,这是官吏们的理性主义所无法容忍的,就像罗马官僚贵族眼里的酒神祭祀那样地具有危险性。当然,官方的儒教并没有西方意义的那种个人的祈祷,而只有礼仪规范。(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

37、因为他总是可以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体会生命、爱与自然的美好。

38、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39、2018文学考研人最合理的备考策略!(值得收藏)

40、若对于天使一样的孩童们,泰戈尔是一位和蔼的老人,那么对于人生,他就是一位“哲仙人。”

41、金克木《泰戈尔的〈什么是艺术〉和〈吉檀迦利〉试解》着重于泰戈尔思想中艺术与科学的矛盾这一点,认为用“神秘主义”、“泛神论”的术语来称呼泰戈尔的哲学思想是不科学不确切的,并进一步阐释我们理解诗歌在情感上的隔阂:“首先是我们对‘神’和宗教的传统一向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类,讲‘如’,讲仪式,所谓‘宗教感情’在不属于某一教派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中是很稀少的。例如,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正好象是《吉檀迦利》的题解。但辛弃疾决不会想到他写的‘人’是泰戈尔的‘神’,也决不会有人认为辛弃疾的词中有神秘主义的宗教感情。”

42、    过去学者多以为人神爱恋,事涉猥亵。但我们从《楚辞》本身来吟味,在雍容娴雅的乐舞和缠绵悱恻的情思中,感觉到的却是一种圣洁芳菲而又喜乐甜美的气氛。贞守自持,达到圣智境界的巫,不可能用俗世猥亵的方式来爱神。他们内心弥漫的是高洁脱俗的情怀和神爱的芬芳,这样的精神境界在《离骚》中发挥得极其酣畅:

43、望向夕阳,我并不忧伤,因为这本书会陪伴着我,提醒我用充满爱的心灵去好好爱这个世界。泰戈尔吉檀迦利读后感篇4这是泰戈尔另一部杰出之作,是给神的献祭,所以包涵了圣洁的情。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宗教的圣情。

44、   只要我的生命与你的意志相和相应,只要我们之间尚有一锁相系,我就要以我的全部存在来执行你的旨意一一这相系的锁,就是你的爱情。

  发布日期:2023-11-06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