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回复”面试“ 可获得面试密训课程信息及中冠名师在线指导(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奋好学、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3、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这总的精神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乐》之教使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
5、孔子的这些教育主张,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终身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孔子教育思想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为教育目标的,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仁人君子去传播他的“仁爱”思想。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对仁人君子的“德”与“才”提出了“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标准要求,把教育目标具体化。
6、③《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敲黑板:《诗》、《书》、《礼》、《乐》)
7、其中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两项平等教育思想。
8、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9、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
10、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11、孔子的教育思想。听完语音别忘记继续往下看,最精彩的一般都在后面哟!
12、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13、可以让我们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构造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14、④《庄子·天运篇》载孔丘见老聃时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敲黑板:六经)
15、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易混点。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6、平民学校也是由他建立的。
17、⑤爱护学生。孔子爱护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们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18、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
19、 (例)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20、本题考查教育学人物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最早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思想。A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21、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变得懒惰。体现出孔子学与思并重,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故B项正确。
2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23、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24、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25、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26、孔丘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27、学:“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他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才能牢固掌握。
28、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29、①立志。认为人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
30、 ②有关教育的培养目标。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1、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道是仁的基础。孝不仅仅是赡养老人,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和长辈的敬重之心,是态度问题,如果只赡养而不尊敬,那就和饲养牲口无异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反而对别人很尊敬,那就不正常了,所以看一个人的品行怎么样,首先就是看他有没有孝心。
32、 ③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育内容。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33、儒家学派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来利用改造儒家思想,使它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孔丘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它被利用为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当封建社会到了没落时期,它被利用来维护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则起消极作用。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35、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赞赏“重民”、“利民”思想的原因。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范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6、教辅资料:必背百题/真题真练/ 综合题库 /大纲解析 /333逻辑图 / 311逻辑图 /
37、《春秋》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
38、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39、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40、①《史记·孔子世家》说,孔门弟子中身通六艺者72人。据此证明孔丘承袭旧教育传统,“文”以“六艺”为教学科目。(敲黑板: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