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朱子家训(优美语句75句)

朱熹的朱子家训

1、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2、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3、吃罢饭,朱熹走进书房,铺开宣纸,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女儿朱兑看过慈父这首诗,脸上顿露宽慰的笑容。后来这首诗成为黄氏家训,流芳于世。

4、《朱子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首先《朱子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即父母对子女要慈祥、和蔼和疼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又不能一味迁就、溺爱和放纵,所以下文还有“子孙不可不教”,也就是说,父母在对子女施予“慈”爱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教其做人的道理。知礼仪、尽孝道。这就自然过渡到“子之所贵者,孝也。”所谓“孝”,是指子女对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爱与尊敬,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在世,要侍养,死后要按照礼仪下葬和祭祀。

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6、(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7、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8、(注释):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9、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10、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出自朱熹《朱子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

11、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12、朱熹对妻子的情感可谓感人至深。就在他临终前还抱着病体,咬紧牙关,握笔为亡妻刘清四写下一篇表达他至死不忘夫妻情的《墓祭文》:“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音容,永隔泉壤。一觞之,病不能亲,谅尔有知,尚识予意”。可见真情挚爱溢于文中。

13、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平常做人修身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定要用好的方法。

14、第守慎正名。中国传统认为“名”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性问题,孔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是消除学术争议和疑惑的关键。《朱子家训》和《治家格言》的广泛流传说明二者在传统家训史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影响和价值。故而辨正名称,将《朱子家训》作为朱熹撰著专名,还复朱用纯撰著《治家格言》之名,以阻断误解和误用带来的困扰。

1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6、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选自清·朱用纯《朱子家训》:“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给予别人的恩惠,不要老记在心上;得到别人的恩惠,则要永记不忘。

17、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18、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19、 投稿邮箱:zyyk2021@sina.com

20、(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2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ǎn违背),立见消亡。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九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22、(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2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24、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25、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26、朱杰人指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朱熹的《朱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虽然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而朱熹的《朱子家训》集中讨论的是家庭伦理,短短三百多字,给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底线。这是一条非常清晰而可以执行的红线,越过了这条线,你就不配被称作“人”了。不仅如此,《朱子家训》还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它教导我们的宽容、包容、内敛、内秀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彰显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卓尔特立的价值观。《朱子家训》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朱熹的《朱子家训》其实就是具有普适价值的人伦观、修养观、道德观、社会观和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观。是中国人的人生法典。朱熹的《朱子家训》中,“勿非理而害物命”之教,已包涵可贵的可持续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其“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格言警句,特别具有当代警示意义。相较而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主要讲的是家庭人的行为规范,和《朱子家训》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打一个比方,《朱子家训》是宪法的话,《治家格言》则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条法。他们的高度和内涵是完全在两个无法比拟的层次上。明末朱柏庐等两位朱氏后裔援引朱子思想,决心重振心学泛滥后摇摇欲坠的家庭伦理。相较朱熹的《家训》而言,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更加注重实际。但它比较少关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而比较关注经济问题,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

27、他在任职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理学永康学派的陈亮仅为布衣,找上门来围绕“王霸义利”一辩便是十天,在后来十多年的岁月里,两人书信往来由论敌结为挚友。

28、主要是报道朱族海内外乡亲的民间交流活动情况。

2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30、《朱子家训》历经千年,今天仍被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家训的内容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符合人们追求美好、渴求幸福、祈求完善的良好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广大d员干部更应该学习《朱子家训》中的有益经验,推动家风建设明德向善。

31、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32、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33、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和过量的酒。

3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5、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36、最后,从文化传播看,朱熹撰著得名《朱子家训》远扬甚早。《家训》最初仅限宗族内传习,载于《紫阳朱氏宗谱》中,屡经重修并世代相传。及至明清时期,亦收录在朱氏后人朱培、朱玉分别刊印的《文公大全集补遗》和《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中。清初,朱熹撰著《朱子家训》之名已远播海外,遗憾的是并未在宗族之外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广大世人未得见《朱子家训》真颜,客观上也导致了《治家格言》的误名。

3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38、(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39、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赏析:我们需要守本分去安身立命,顺应时势,顺应天命。如果为人能够做到谢谢,那就和圣贤很接近了。

40、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41、《朱子家训》原本是我们朱氏家族内部的家族文献,它被收录在我们的族谱和家谱之中,作为朱氏族人的为人处世的“圣儒经”。按照传统,它一般是不对外族和外人展示的,更不能作为对外人的道德伦理要求。但是,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应该进步。

42、由于朱柏庐《治家格言》精要通俗地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把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凝炼表述,极易口头传训,又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广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多为百姓喜欢。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自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柏庐《治家格言》社会影响巨大,甚至到了只知有朱柏庐《治家格言》,不知有朱熹《朱子家训》的地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连学术文化界许多人都认为《朱子家训》就是只指朱柏庐《治家格言》,“博导”指导学生“研究”家训,“百度百科介绍《朱子家训》,大多把朱柏庐《治家格言》当成《朱子家训》搅成一锅粥。至今,朱熹父母之邦的徽州岩寺“徽州文化园”里,其《朱子家训》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而2017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记录”栏目《传家》专题,也说《朱子家训》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43、朱姓经过历代数次大迁徙,从中原出发如今足迹及业绩均遍布全世界。朱沛国堂是朱姓纪念先祖先贤、族人互相沟通交流的家园。经过历代的迁徙,台山朱子文化也与当地人的各种文化产生了兼收并蓄,形成了独有的紫阳文化。紫阳文化对台山朱氏后代的传承创新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而侨乡文化对紫阳文化的影响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开辟这一个专栏,就是为关注、研究紫阳文化的学者搭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44、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45、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46、主要是一个发表台山人或台山籍华人作家、书画家、美术家和摄影家作品的园地。

47、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4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bì)美妾娇,非闺房之福。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49、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50、(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51、家门和顺,虽饔(yōnɡ)飧(xiǎng)不继(吃了上顿没下顿),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nāng)橐(tuó)(一种口袋)无余,自得其乐。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52、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

53、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54、我们的目标: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一套国学经典!

55、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56、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57、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58、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59、(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60、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61、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62、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鸿儒,其思想不仅被后世奉为官学,更远播海内外。早在朱用纯出生前400多年,朱熹已撰《家训》,仅300余字,以“君之所贵者,仁也”开篇。不同于先前传统家训的鸿篇巨制,朱熹将广大精微的义理融进日常生活的道德实践中,开创了精炼、质朴又兼具哲理的传统家训体例。朱熹撰著得名《朱子家训》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63、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64、别人的缺点,(面对他人时)我们应帮他稍加掩盖;

6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66、(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67、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任何国家都最具活力与挑战性。本栏目主要是刊登成功人士创业的励志故事和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与启迪。

68、《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朱子家训》字字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朱子家训》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官清先家清。

69、《朱子家训》既是“家训”又不限于只是一“家”之“训”。开篇即从君臣关系入笔,所提倡的君要仁,臣要忠,是从“国”再到“家”,贯穿了朱熹所提倡的“家正”,天下才能“治”的思想,体现了“天下之治,正家为先”的原则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君是仁君,所推行的才有可能是仁政,才能爱护他的臣民;臣是忠臣,才能爱国爱民,这是儒家一贯提倡的“以民为本,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和落实。作为一个教育家,《朱子家训》还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论述了该书是建家立业之本的道理,阐明了教育子孙读书识礼是传家立业的根本大计。

7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71、一个专为学者和读者了解、研究朱熹思想体系而设置的学术平台。朱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挖朱熹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7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73、(南宋.朱熹《朱子家训》) 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74、(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发布日期:2023-11-28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