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心可寒
1、(出自):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蔡京立马举报赵挺之,一家人被逮捕入狱,蔡京整人是非常厉害的。
3、意思是,傍晚一阵暴雨,冲刷了夏日的炎热,我弹奏了一曲,又对镜点了朱唇,面如出水芙蓉,睡袍薄如蝉翼,露出滑如脂白似雪的肌肤,在夫君耳边哝哝细语:“今晚的枕席好凉快呀!”
4、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记得随手点个在看以示鼓励呀~
5、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
6、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安葬她老公完毕,大病一场,“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
7、政治风云变幻,世事翻覆莫测。崇宁四年(1105年)暮春,赵挺之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因)与(蔡)京争权,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遂引疾乞罢右仆射(《宋史?赵挺之传》)。仅仅过了半年多,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蔡京罢相,赵挺之复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此同时,朝廷毁《元祐d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d人之禁,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卷二十六),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但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又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三月,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卒后三日,即被蔡京诬陷。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因无事实,七月狱具,不久即获释。但赵挺之赠官却被追夺,其子的荫封之官亦因而丢失,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京师。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8、又看了一眼赵明诚,心想,这小子长得还不孬,眉清目秀的,且看我撩撩他。
9、然而,李清照的人虽然重获了自由,但她的心却始终被孤独、落寞所囚。也许,直到她生命凋零的那一刻,才终获解脱。
10、张汝舟何许人也?他是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与赵明诚是同学,绍兴元年官至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他追求李清照时,李清照正处于“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的困境中,张汝舟用了很多“如簧之舌”“似锦之言”骗取了她的信任。根据《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一文中的记载,婚后张汝舟对李清照是“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李清照在婚后短短三十几日就与张汝舟诉讼离婚了。
11、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2、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夫妻俩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入手,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事后,“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13、苏轼、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王安石、曾巩,这都是我们高山仰止的词坛大咖。可在李清照眼里,他们的词作究竟如何呢?
14、可见,她们夫妻俩的民宿生活已经没有了少女时代和新婚时期的奢华,声色犬马回归返璞归真,不再大块朵颐,不买奢侈品了,陶然沉醉在文字古籍金石碑文之中。
15、李清照颇感欣慰,总算是完成了她老公一生的心愿。
16、批判自己公公一d,祸乱朝政,堪比杨国忠等人。
17、赵明诚一看,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
19、这词是说: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醉酒的蝴蝶!
20、(近义词)屈己从人、和蔼可亲、虚怀若谷、蔼然可亲、一团和气、平易近民、和善可亲、谦虚谨慎、心怀若谷、和颜悦色、大智若愚
21、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开始,诗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两千多年来,作诗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修养,就连引车卖浆者也能说几句“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来。
22、比爱喝酒、写“艳词”更甚的是,李清照还超爱赌,而且只赢不输,是赌界的“东方不败”。《古今女史》中称她为“博家之祖”—赌的祖师爷。李清照对赌情有独钟,而且赌了一辈子,从没后悔过,就是因为她赌钱没输过,输钱的哭天喊地的后悔不迭,赢钱了谁还后悔呢?
23、作者:洛轻尘,鱼羊秘史签约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女性文学和儿童文学,用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阅遍历史沧桑,写尽人生百态。
24、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5、同样出身名门的赵明诚,听闻李清照的才名,早对她倾心不已。
26、第四种,解说、训诂曰训。如《曾国藩家书》:“吾观汉魏文人,有两端最不可及,一曰训诂精确,二曰声调铿锵。”
27、“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28、放眼整个大宋,只有李清照才是第一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而李清照他爸爸李格非正好和赵挺之是同事。
29、时代越往后,女性的自由度越低。两宋只是开始在思想上对女性不友好,而元代则开始在法律上对女性不友好。
30、绍兴二年九月戊子朔,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
31、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32、不知道哪个狗仔泄露了消息,粉丝们不约而同的赶来围观。
33、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诗意为“杨国忠气焰嚣张,千万不要去靠近他,以免因他发怒引来灾祸.”
34、我们无法得知李清照在这一连串的打击后,何时才站起来的;我们却可以看到,彻底绝望后的李清照,刚强依旧!李清照其实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官宦小姐,婉约词宗。她是一个真正的“女中大丈夫”。早在公元1102年,李格非被划为元祐d人,十九岁的李清照请求赵明诚的父亲——时任右丞相的赵挺之出手相救,赵挺之不肯,清照当众赋诗“炙手可热心可寒”,斥责公公自私自利,不顾亲情。当江宁府告急,她深爱的丈夫赵明诚却“缒城宵遁”时,她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当皇帝赵构觊觎自己的金石文物要求购买时,她不惜得罪君王,也不肯把文物交出。当她走投无路,遇人不淑,错嫁张汝舟时,她不惜入狱,也绝不与之同流合污……这样一个女人,在宋王朝南渡,偏安一隅时,她虽不能力挽狂澜,却不失气节,不曾丢弃做人准则。在这番痛苦之后,她深刻地领悟到“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并且把自己的经验当作“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这份超脱与智慧,又岂是凡俗之人能拥有?
35、比起这些出格的事,李清照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晚节不保,在赵明诚死后改嫁他人,婚后发现受骗,还把丈夫告了官,要休夫。总之,李清照做的每一件事放到古代都非常“雷人”,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
36、这满怀的倔强,满腹的荒唐,如若当世无人能解,那,便向千秋万世去寻觅知音吧。
37、赵明诚有收藏癖,酷爱金石字画。李清照在他的带动下,两人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收藏家、鉴定家。他们的积蓄,几乎全部投入去购买金石器物和古董字画。
38、在政治的风浪和命运的坎坷面前,李清照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爱情经受住了所有风雨的考验,她深爱的那个和她志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没有辜负她的爱,没有因为家世、政治、环境而离开甚至疏远她。赵明诚依然和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啊,不仅因为你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因为你我可以抵挡全世界的风雨。于是在全世界的黑暗里,我是那么地思念你,那思念“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9、这个受到男权社会洗脑而不自知的女诗人,竟然带着道德优越感来批判一生孤傲独立的李清照,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40、“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讽刺南宋无人,连东晋都不如;
41、事实也是如此。培养出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件偶然性极大的事情:
42、政和七年(1117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除自作序言外,还特请当时著名学者刘跂题写了一篇《后序》。史称,赵明诚撰《金石录》,李清照“亦笔削其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43、南宋历史学家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
44、自小率性而为的她,就像一朵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从没活成一个会被他人意志掌控的女子。
45、但按照宋代律法,妻告夫要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46、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47、张汝舟带来一份朝廷文书,大概是关于赵明诚“玉壶颁金”的事情。赵明诚死后,有谣言说他曾向金人献玉壶,私通敌国。李清照之前一直在追朝廷的队伍,也是想向皇帝献出文物,证明赵明诚的清白。
48、“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d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当亦取其中之雅意。“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他们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纺叙述:
4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0、父母的娇宠纵容使得李清照的天性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她虽然生的娇弱,却是个假小子,性情纯真爽朗,心底还有一股叛逆劲儿。大家闺秀行不露足,笑不露齿那一套,哪能束缚得了天资卓越,洒脱自如的她?
5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52、最后,就连高宗皇帝也被惊动,亲自做了批示。
53、唐玄宗时期,李八郎是帝国歌坛天王。某年,新晋进士在长安集会宴饮,李八郎应邀去表演,但他隐去姓名,穿得破破烂烂,一身寒碜样儿就去了。介绍李八郎出席的名士对众人说,这是我的表弟。众人睬都不睬。
54、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55、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不管杨柳岸晓风残月恐怕要从棺材里爬出来赶到东京来求婚。
56、生活不会永远一个样,安逸如李清照,自然也难逃命数。
57、政和四年(1114年)新秋,赵明诚题“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易安居士画像》及赵明诚题词,近人多判其伪。但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二期吴金娣《有关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一份珍贵资料》一文介绍,上海博物馆藏《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赵明诚墨迹与《画像》题词墨迹相比较,许多字的字形结构与运笔都甚相似。以此该文认为《画像》题词确为赵明诚手迹。)
58、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地位的下降,有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59、对于丈夫的这次独自潜逃,李清照是什么感想?
60、那个曾经以词名耸动天下的才女,如今,终于变成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话。
61、赵明诚比李清照大三岁,还在汴京做太学生的时候,就娶了年仅18岁的李清照。李清照有一阕词写未嫁前初见赵明诚的情景,洋溢着大胆直率的少女情怀:
62、所谓“妇德”,首先要顺从,出嫁从夫。李清照出嫁后不久,父亲李格非因为新旧d争被牵扯,遭到贬黜。李清照言辞哀切地向公公,也就是当朝宰相赵挺之写文求情。客观的说,赵挺之虽然正得势,但朝局复杂,很多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赵挺之婉拒了她的哀求,李清照愤激的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讥讽公公冷漠无情。
63、所以后人屡屡评价,说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如何超越了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又是如何与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个人认为,像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完全不用做技巧上的分析,只要了解她和赵明诚的爱情,只要了解他们共同的志趣与心心相印的人生,你就能深刻体悟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背后,他们那唯美、崇高而纯洁的爱情。多么羡慕赵明诚啊,因为他可以遇见李清照。同样李清照其实也是幸福的,因为她终于遇到一个赵明诚。你看那鸿雁在传颂着他们的爱意,你看那时光在流淌着他们的传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64、作为宰相少爷,自己又曾官至江宁知府,赵明诚的家底可以说相当厚实。光是金石文物,就称得上价值连城。
65、只是妆容日趋懈怠,珠帘整日不卷,膝下孤单岑寂。
66、几百年后,这个其乐融融的场景被一位词人写到了一首旷世名作当中:
67、李清照改嫁时已年近五十。这个年龄在北宋,算是步入老年,说她寂寞难耐,这是说不过去的。其次,宋代是理学盛行的年代,在那个时代说女子改嫁已蔚然成风,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何况李清照此时已成名多年,她的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公公赵挺之官至宰相,她不会如此不爱惜羽毛,不顾及家世。
68、李清照到底是李清照!讼离之后一无所有的李清照,终于全身心地朝着学术的自由世界完成她未完成的使命去了!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她不仅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她还完成了《金石录》和《词论》这两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69、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70、吸引猎婚族在日本也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当,这与近年来日本不婚族大增的趋势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