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1、可死亡并不是我们不想面对就不面对的,死亡是客观存在的。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生,就是让人们勇敢的面对死亡。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也标志着人们对宗教开始怀疑,唯物主义渐渐占主导。
2、向死而生的意义:即兵法上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3、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作为一个物质和精神承载之物的“此在”,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充分感受到与世界和大自然的完美融合,充分体验到世界和大自然无限的壮美,在内心深处才会产生一种无法言状的幸福美满的感觉。找到一种自我存在精神意义上的存在价值感。(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4、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5、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6、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德格尔这位20世界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对我们当代人精神上的启发。原来,整本《存在与时间》其实要表达的是这层涵义:作为物质纬度的个人和精神维度的个人,在人生的时间维度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对世界空间上的理解和融合的程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人的有限生命里,如何去超越生理意义上的局限,通过内在心灵上去直觉感悟和生命体验,在精神上去和世界和大自然的本源相融合,才是让像“人”这样的存在者获得永恒的“存在”。
7、 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唯一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8、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王又平评
9、人总有天走会走,如果他走的开心,那他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10、 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启发,海德格尔认为要理解“人”这样一个存在者的本质,必须回到对存在者和存在这两种事物的本质开始,即研究探讨人与这个世界最本质的关系起步,通过现象还原的方式,自然呈现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思想内涵。
11、《存在与时间》从“此在”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看成此在存在的境域,对“此在”、“世界”以及“在之中”的阐释都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在之中”不是一物现成地在另一物之中,不是空间上的在。
12、原质——关于灵魂,关于精神,你必须知道的最基本的概念
13、 后来才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一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被海德格尔这位德国哲学家借用来诠释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理念。正因为这句深深打动笔者的话,由此进入海德格尔的精神世界中。
14、 在笔者看来,海德格尔想表达的是:人在直接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内心才会产生一种存在意义上的紧迫感,才会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尝试活出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时人才是一个“本真”的存在者,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此在”,也就是物质和精神合一的人。在“本真”的人身上,“存在”即世界本身才能真正呈现出来。
15、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16、“烦”本身没有特定对象,他是一般的人生态度,人即使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也会感到心烦。
17、 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18、《存在与时间》从“此在”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看成此在存在的境域,对“此在”、“世界”以及“在之中”的阐释都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在之中”不是一物现成地在另一物之中,不是空间上的在。
19、 我们绝不应当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边界。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能够挑战它。
20、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21、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海德格尔
22、通过一套独创的概念和不同的发问方式、思考路径
23、 人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既然我们此生无法避免最终的死亡结局,那么我们将在此生尽量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欲求,而不去多考虑死亡之后的事情。
24、 12:00-13:00 午 餐
25、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26、 在笔者看来,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世界也因为有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当世界有了精神性的个体存在,才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如果一个个体心灵中没有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就对他而言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27、向死而生,无法医治好西方的精神病,只能让他们更畏惧回家,精神失常,到处找寻,从经验主义找到理性主义,从唯心找到唯物。尼采说,别找了,上帝都死了,人只有靠自己,强大自己,才有意义。
28、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29、我们能够见证生,也能见证死,但是却无法知道生之未生、死之已死是什么感觉,生命就像在“生”“死”两点间的连线,除去这个线段外都是未知。因为未知,而畏惧。所以,自然思想就会放到对这段有限的“线段”的思考上,如何活出自我,如何不负这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张任务卡,任务就是走向死亡,既然死是不可避免的终点,除非什么都不想,直接奔向终点,大多数的人估计都还是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领会该如何生存,从而振作起来。
30、人作为一种此在,在挂念的作用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一生。如果没有挂念的作用,人也就自甘堕落,沦为悲剧的一生,在痛苦中艰难度日。
31、“……众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众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众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众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众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众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众人。就是这个众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32、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
33、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34、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35、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36、人们之所以这样想,就是不想面对死亡,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死了,都希望自己永生永世地活着。每每谈到死亡的时候人们总是回避这个话题。
37、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38、 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仅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我。
39、海德格尔的见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产生特别的启发力量。譬如他谈到“人”,把人描述为:人是被抛入世界(身不由己来到人间)、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在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这个受造之物对世界要照料,对问题要照顾,而自己本身则常有烦恼。他/她处于众人中,孤独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心召唤,希望由此成为本身的存在。
40、 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海德格尔
41、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当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42、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43、以上就是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一个简单脉络,他并非是一位生活哲学家,但他理论中对于“人”的存在的分析和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我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联系生活,并有了一些感想。
44、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