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优美语句53句)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扮相 (bànxiàng)演员装扮成剧中人物后的外部形象;泛指打扮成的样子。

2、碰钟:打击乐器。又名撞钟、星、星子。铜质,行如酒盅,以两钟碰击发音。用于青衣唱的反二黄里,唱腔中随板做节奏,过门里随鼓打花点子。也用于和其他管弦乐器合奏的曲牌里面。

3、笙:簧管乐器。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能奏和音,吹奏时声音轻颤柔和,常与笛配合演奏。(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4、  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5、  来源于戏曲:京剧艺术作为一个直接面对观众的艺术种类,它必然遵循中国传统的美学习惯,以适应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人物一出现,就得判明其忠善或奸佞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的化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而是有它一定的规则的,尤其是净角和丑角,必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勾画脸上的图案,这种格式叫做“脸谱”。

6、活灵活现(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7、    捧场:今泛指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

8、在戏曲中,行头指戏曲舞台上演员所穿戴服装、鞋帽的统称。

9、    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10、传统戏剧服装凭借和依赖物态化了的服装美学意蕴,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之美和符号之美的意蕴。

11、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12、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13、意思: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压台戏。

14、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15、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16、[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17、   虽然画龙点睛的出处很简短,但是其中的奥妙和意义还是值得人们去仔细去品读这个故事的。

18、水泊梁山——固若金汤。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19、成语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20、戏剧 ( xì jù )文学类型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以反映社会生活。

21、  亮相: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22、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23、    科班: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24、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25、剧中人在上场、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后,用一个短暂的停顿,成一定的姿势,如雕塑状,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26、引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缀玉轩杂缀》:“梅兰芳在北京,不是长日在家闲居,逍遥自在的,一年之中,便有好多回搭了班子上台唱戏的。”

27、黑夜呀,我感觉到你的美了。你的美如一个可爱的妇人,当她把灯灭了的时候。

28、板眼:节拍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古代音乐及古代音乐术语中,把强拍称为板,把弱拍或次强拍称为眼,合成板眼。

29、  大拿:掌大权的人;在某方面有权威的人。

30、上台 (shàngtái)指角色登台演出。

31、  海报: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32、[花架子]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的一个行当,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

33、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现代。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出自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延寿马,我招你自招你,只怕你提不得杖鼓行头。”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34、   在戏曲中,捧场指通过包购戏票、哄堂喝彩、撰写文章等手段造成声势,以达到抬高某演员或剧团身价地位为目的。

35、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于说白后起唱前,将说白的最后一字声音拉长,并配合特殊动作,如抖袖、哭、笑等,称为“叫板”。此乃起唱前对乐师的暗示。

36、诺言和深情,没有出路的潮水,一次次淹没了我

37、在戏曲中,打下手是个称谓。指鼓师以外的,大锣、铙钹、小锣的演奏者。由于各打击乐器均由板鼓指挥领奏,故称司鼓者为上手,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者为下手。

38、  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39、梨园弟子(lí yuán dì zǐ) 释义: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例句:唐·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40、生旦净丑:(shēng dàn jìng chǒu),成语解释: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41、待月西厢:dàiyuèxīxiāng   (解释):指情人私相约会。

42、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43、    挑大梁是戏曲术语。主要流行于江南京剧界。旧时把戏班中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角色喻为房屋结构的“四梁四柱”,有才能、有号召力的主角喻为“大梁”。挑大梁,即承担戏班中的主角。

44、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45、腔柔调繁 神形兼备 栩栩如生 真美完善 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

46、古典小说——雅俗共赏。四大名著,不朽篇章。

47、     (听戏)“为爱坚守”李春芳戏曲传播40年庆贺——孙红丽《花子拾金》

48、梨园弟子:líyuándìzǐ      (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49、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50、  在戏曲中,不搭调是唱法术语。演唱(奏)和既定的调门不合,或高或低谓不搭调。

51、    在戏曲中,圆场是舞台调度手法。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52、  海报是戏曲班社术语。指旧时街头张贴的剧目广告,形式各有不同,大都用色笔或墨笔把演员和剧目名写在彩色或素色纸上。后话剧、电影、音乐、舞蹈各界亦沿用此名。近年来,群众性集会的通知也有称为“海报”。

  发布日期:2024-01-09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