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哪里
1、原文节选: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2、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亮为刘备分析时况,制定战略,由此开启了自己为蜀汉奉尽心力的一生。
3、 苏绰有着崇高的道德品格和政治境界。他厌恶奢华,不谋私利,“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他视才为宝,又慧眼识人,“博求俊贤,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后世唐太宗言:“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苏绰正是这样一位令“君子皆至”的君子。他志行高远,“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他爱民如子,唯恐懈怠和失误给天下苍生带来损害。他曾说:治国之道,应当像慈父那样爱惜百姓,像严师那样教育百姓。他宵衣旰食,不知疲倦,“每与公卿议论,白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繁忙的政务耗费了他大量心血,超负荷的工作严重透支了他的健康,最终“积思劳倦,遂成气疾”,于49岁病逝在尚书位上。
4、多少年来,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些“感人的故事”:带病上班,亲人去世都坚守岗位;有的人自己的孩子不养,去养别人的孩子;自己的父母还住着出租屋,却捐了很多款去做慈善;生活艰难,以捡拾垃圾为生,却资助很多人……
5、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不仅刘备病死在白帝城,蜀国的军事和经济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蜀后主刘禅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军政大事全部交给诸葛亮,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什么都要管,所以,诸葛亮得不得劳心劳力,加班到崩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哪里)。
6、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7、会上,校长很严肃地向全体教师提出要求:为人师表,必须向益阳一中胡进文老师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个人担任三个班数学课,还当班主任,病而不休,直到去世时手里还抓着演算草稿纸……
8、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9、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10、 苏绰的能力是全方位的,在军事方面也有两把刷子。537年,东魏权臣高欢(后北齐追尊为高祖神武帝)乘关中饥荒之机,率三路人马入侵西魏。他在黄河上架了三座浮桥,摆开了合围西魏的架式,其麾下骁将窦泰则布兵潼关。面对敌军多路进攻,西魏“诸将咸欲分兵御之”。苏绰进行了认真分析,只他一人提出,应集中兵力围歼窦泰。这一意见恰与太祖不谋而合,宇文泰最终确定了集中兵力攻打窦泰的决心。战前宇文泰声东击西,扬言要迎战高欢,暗中却领精兵快速向潼关挺进。窦泰屡胜而骄,没有想到西魏兵已至眼前,慌乱中出战,结果丢盔弃甲全军覆没,万余人被俘,窦泰自杀。高欢见势头不对,撤浮桥而退。
11、 其尽地利。“人生天地之间,以衣食为命”,然“衣食所以足者,在于地利尽”。那么,怎样才能让地多出财富呢?那就要劝课农桑。要全民动员,“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要抓住农时,“春耕之,夏种之,秋收之”;要照顾贫弱,“单劣之户,及无牛之家,劝令有无相通,使得兼济”;要农闲不闲,“三农之隙,及阴雨之暇,又当教民种桑、植果,艺其菜蔬,修其园圃,畜育鸡豚,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要惩罚懒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里正、户长要将他们的姓名上报郡县,“守令随时加罚”,以儆效尤。
12、 《六条诏书》第一是治心。“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治理百姓需有多条措施,但首要的一条是“治心”。那么,从谁的“心”开始治起呢?答曰:宰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从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始。道理很简单,“心不清静,则思虑妄生。思虑妄生,则见理不明。见理不明,则是非谬乱。是非谬乱则一身不能自治,安能治民也”。故“治民之要,在清心而已”。那么,什么又叫“清心”呢?“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也,乃欲使心清气和,志意端静”。而“心和志静,则邪僻之虑,无因而作。邪僻不作,则凡所思念,无不皆得至公之理”。而怀揣“至公之理”的人去治理州府,“则彼下民孰不从化”?用今天的话解释,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信仰,要立d为公,这样才会秉公用权,无私无邪,才会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和尊敬。
13、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14、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d人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15、清乾隆帝则对诸葛亮的“公忠”二字作了详细解读:“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16、《诫子书》全文只有86字,但字字珠玑,句句诤言,涵盖了一个人修身、立德、立学、立志、成才、成功等方面内容,向孩子道尽了一生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17、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感遇诗三十八首》唐 陈子昂
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9、我们不要让道德来绑架人性。孔融可以让梨,但不必要求人人都来让梨。不让是本性,相让是美德。
20、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2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葛亮早年在南阳隐居。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2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塞》清 徐锡麟
24、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革新“连弩”,可连续发射10箭;制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25、大肆宣传做好事不求好报,结果就是,无论什么样的帮助都变得理所当然,毫无感恩之心。
26、距刘备托孤十一年后,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他仍然坚定地践行着光复汉室、讨伐魏贼的目标,正如他第二次北伐临行前在《出师表》中所言,
27、两千多年后,还有人要求别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想不到。
28、在名为“历史”的这本厚书中,在皇城宫闱、战场黄沙——一桩桩惊心动魄的事件之中,书写着每一位涉身其中的人物的人生。
29、(出处)“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0、 苏绰从此真正进入了宇文泰的视野。一天,苏绰随“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有位臣子说:“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宇文泰遂召来询问,苏绰做了详细回答,“太祖大悦”,继而兴致大增,又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苏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太祖益喜”。于是抛开其他人,“乃绰并马徐行至池”。两人谈得太投机了,竟忘了设网捕鱼就转回来了。太祖还觉得不过瘾,“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宇文泰听得入迷,慢慢便起身正襟危坐,不自觉地用膝盖趋向前面。苏绰一直讲到天亮,太祖也一直听到天亮。第二天一上朝,宇文泰便对周惠达说:“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遂拜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国家机密。“自是宠遇日盛”,渐成宇文泰的首席大臣和智囊。
31、译文:只知道要为国家(的利益)在战场上战斗到死,哪里需要使用马的毛皮把自己的尸体裹住运回去呢。
32、译文: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33、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
3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 杜甫
35、违背人性的道德,都是伪道德!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就像一朵罂粟花,漂亮而有毒。
36、——2013年3月1日,在中央d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着重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37、勇于救人和爱惜生命,并不矛盾。首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然后才能去救别人的命。不管怎么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的价值更高,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底线。
38、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9、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40、 接着,苏绰“减官员,置二长,并置屯田以资军国”,最后于541年,提出了六条治国方略,上奏后宇文泰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这六条既是西魏全面改革的蓝本,又是其执政的纲领。《六条诏书》的形成意义重大,南北朝乱世已数百年,北魏灭亡前的这一二十年,更是乱世中的乱世,朝野动辄处于血泊之中,国家朝纲荡然无存。《六条诏书》的颁行,标志着国家治理开始脱离之前的野蛮与血腥,走向有序和文明,同时也在呼唤40多年后的隋唐盛世。
41、(辨形) 瘁;不能写作“粹”;已;不能写作“己”或“巳”。
42、(出自):陈寿·三国《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43、(释义)鞠躬:弯着身一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44、一个社会,的确需要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但如果不切实际,一味拔高标准,宣扬所谓的“纯洁”、“先进”和“高大上”,往往会超越现实、违反常理、悖逆人性,由“高大上”,变成“假大空”。
45、译文:我平生的意志如铁石般坚硬,就是要将家庭置之脑后,一心建功报国。
46、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是愿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愿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愿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这种敬业精神与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奉献、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这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47、译文:只要龙城的飞军李广驻守,敌人的战马就无法越过阴山。
48、(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49、(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5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确实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这一句话,写在《后出师表》里,跟《出师表》比起来,《后出师表》更加务实,也较为悲壮,这源于第一次出师失败之后,诸葛亮也真正认识到敌我双方实力上的差距,所以,他也只能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不管怎样我一定尽我的全力,到死为止。至于最好干成什么样子,我也打不了包票。
51、“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因此,入蜀之初,诸葛亮便与有关人士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并在执法过程中“赏赐不避仇怨,诛罚不避亲戚”“赏以兴功,罚以禁奸”,有力地整顿了吏治,纠正了官场腐败现象。
5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她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不息,愈加高尚。经典是民族魂的探照灯,她在岁月的淘洗下光芒四射,更加璀璨。
53、这些漠视人性、违背人性的东西,不管表面看有多崇高和伟大,其中必有其见不得人的一面,不值得社会宣扬和提倡。
54、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出自诸葛亮之手,但并不是他著名的《出师表》里面所写,而是写在他的《后出师表》里,从刘备去世的那天开始,诸葛亮的后半生,就一直在践行这八个字。
56、这样的宣传导向,这样的思想观念,都是错的,大错特错。
57、救人值得大力提倡,但是,为救人而死,甚至为救一个人死了几个人,我们应该歌颂,还是应该反思?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舍己救人”的传统价值观,似乎救人并不算怎么伟大,只有舍己救人,才算得上伟大。
58、亮辅佐刘备时,能使蜀军得以与强大的曹军一战。刘备死后,诸葛亮谨记其临终所托,辅佐后主,整饬国政,万般重担于他一人身,更是尽心竭虑。
59、有史学家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官员财产申报。
60、(解释)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61、他还说,“说这话,有点泄气。无奈这是事实,我有什么办法?”
62、按道理讲,一个人做了好事,应该是有回报的。比如子贡赎人,国家给你赔偿金;比如子路救人,别人给他一头牛;即便是让个座,也应该得到一句“谢谢”。
63、孔子的观点,即便放在今天,也一点都不落后。
64、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唐 柳宗元
65、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66、东晋时期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的“书圣”王羲之,曾评价诸葛亮“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於数代”,实为“一国佐命宗臣”。
67、(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8、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评价说:“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69、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70、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71、(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2、睡得晚,起得早,工作又努力,说得跟长鸿我似的......而且诸葛亮“杖责二十都要亲自过问”,什么概念,相当于你一个国家二把手,每天还要管什么呢?管一个外卖小哥送餐送晚了该不该罚款200,一个私家车今天没有按照限行要求上路该不该被处理,这怎么管得过来呢?也如司马懿所言,身体长期超负荷,自然吃不消,公元234年8月底,诸葛亮实在撑不住了,他巡视军营,检阅三军,安排好后事,心中依旧放不下未竟的事业,只能东望长安,仰天长叹,之后,不幸病逝于军中,享年54岁。
7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74、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宋 陆游
75、 那么,这种甘于为工作尽心尽力、无止无休的敬业精神从何而来呢?《朱子语类》里说:“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敬来自于爱。人之所以会形成坚定而忠诚的事业理想,是因为对之怀有充分的热爱与认同;既然是充分热爱和认同着某项事业,自然就能乐意为之、以此为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里、情感中,就是真诚爱其岗、热忱敬其业,能把工作看待为虔诚的事业,能把职业的为稻粱谋、谋生饭碗,上升为事业的理想认同、奋发自我,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是一种听起来显得沉重而遥不可及的境界,而会成为人对于工作自然而然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奋勉、乐在其中地勤奋。这种状态,能把人生点滴过程都集合为最大程度的合力而贡献给心中的事业——醒着梦着,都为之牵挂筹谋,八小时以内、八小时以外,都为之奋斗付出。
76、译文:刚正的义士不会忘记死的, 但是死,是死在忠贞不屈上。
77、(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78、可是,我们为什么觉得子贡拒绝国家赔偿金做得对?为什么认为子路救人收下一头牛做错了?
79、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诸葛亮的形象往往较为统一。布衣羽扇,儒雅持重,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80、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81、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的见识,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82、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8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感遇诗三十八首》唐 陈子昂
84、 其均赋役,赋役指赋税和徭役两个方面。何为均?“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为均也”。就是说,在赋役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允许有特权存在。赋税征收的原则是:“王赋获供,下民无困。”赋税数额如何确定呢?由里长、户长根据各家各户的贫富情况初定,然后报郡守、县令最后核准。赋税具有“双重性”,若征收合理,“财政和而民悦”;若乱征乱收,“则吏奸而民怨”。因此,必须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严防徇私舞弊,横征暴敛。征发劳役同样应该这样做。但是,有的地方官却没有做好,“致令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强者或轻使而近防”,此乃“不存恤民之心”。这样的郡守县令,“皆王政之罪人也”。
85、 历史王朝里的千古人物,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英雄模范,他们做到了对工作事业殚精竭虑、报效终身,然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是否就很遥远呢?
86、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丰碑在民族的血脉里铸就。经过将近1800年的时光淬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早已煅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座灯塔,引领着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航程。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名臣贤相、贤臣廉吏、民族英雄、仁人志士,他们的血液里都曾流淌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基因。
87、这句响亮口号,后来成为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也积淀成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独有的文化印记:提起诸葛亮,人们自然会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提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心中也往往浮现出诸葛亮的形象。
88、1800多年前蜀国“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定”的大好局面,凝结着诸葛亮这位治世能臣夙夜在公的勤政作风,更与诸葛亮虽大权在握但始终公而忘私的廉洁品格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