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优美语句51句)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罗斯福是否真的相信苏联会信守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进行自由选举的诺言?如果他不相信,那么他将这个想法秘而不宣并引导美国人民相信苏美之间不存在任何根本的分歧,这就大错特错了。斯大林善于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

2、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历史学家埃里克·福纳认为,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在世界各地援助反共政权(无论其多不民主)的先例,并建立一套针对苏联的全球军事联盟。”(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3、美苏关系走上缓和,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4、    至今,历史学家对欧洲重建与发展是否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仍存有争论,但马歇尔计划並非一个单纯出于人道的经济援助计划,自始至终有着鲜明的政治目标。在总额15亿美元的援助中,英国共获得31亿美元,得到最多援助;其次依序为法国27亿、义大利15亿及西德的14亿,四国共获得全部援助的66%。

5、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6、这一计划将帮助那些破败不堪的国家,并为美国的商品提供所需的市场,达到美国推行意识形态的目标。马歇尔指出:“美国的援助促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出现。”杜鲁门也特别指出,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7、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建立在杜鲁门主义冷战定义的基础上,该文件阐述了美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文件指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重大的,不仅仅关系到共和国的存亡,而且关系到文明本身的存废。”文件假定东西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苏联的目标与美国的目标是截然对立的,和苏联谈判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8、美国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因此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解救他们战后的贫困,以防止发生革命。美国也大力发展军备,仅在1948年一年内就将核武器的储备从13枚扩展到50多枚。

9、“马歇尔计划”虽然是一个经济援助计划,但是它的根本立足点不在经济,而在于战略。这也是马歇尔计划被后世认为是改变大局的“伟大战略”的原因。

10、这个报告沿着凯南的思路,系统阐述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苏联的战略构想。形势发展到这一地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11、(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2、其次,有观点认为,由于“二战”后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在内的欧洲基础设施破坏很严重,欧洲税收体系也遭到破坏,难有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基建的修复,因此即便马歇尔计划中仅有不足20%的资金用于投资,也会对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这个解释的关键在于欧洲财政限制在多大程度上约束了基建的修复。实际上,这是很难衡量的,可以说马歇尔计划对基建提振有一定作用,但难以说一定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一方面,欧洲基础设施在“二战”中并没有遭到完全或者持久的破坏;另一方面,在马歇尔计划前,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在逐步恢复。

13、②美国大搞军事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遭到了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苏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在世界上亦占据了一席之地。星条旗与镰刀锤子旗同时飘扬。(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5、正确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区别和实质。

16、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17、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副总统哈里·杜鲁门继任总统。某些历史学家曾把从罗斯福向杜鲁门转移视为冷战开始的时刻。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杜鲁门企图改变罗斯福的对苏政策。既没有找到什么解决波兰问题的方案,也没有就联合国的未来达成什么协议。然而,1945年5月,杜鲁门断然中止了对苏联的租借援助。

18、威尔逊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为了恢复大国间的力量均衡,而是旨在结束整个欧洲的国家体系,并在新的国际秩序下“让世界安全地走向民主”。而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在经历了十月革命之后,退出了战争,并号召人们开展一场“世界”革命。

19、  凯南分析报告的含义是令人吃惊的:如果苏联的对外政策不是对外部世界所发生事件作出的回应,而仅仅是苏联内部各种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无论美国采取什么行动,都不会消除苏联对西方的敌视。凯南所建议的政策可以归纳为一个词,这就是“遏制”。本质上,遏制是一项处于孤立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争之间的中间政策。1947年杜鲁门政府把“遏制”政策作为了一项官方政策。

20、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在波兰全境爆发;同样,1945年以后,波兰也是冷战起因的中心。1944年10月,纳粹占领军粉碎了亲西方的华沙起义,此事得到苏联的默认。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苏联所谓建立东欧“友好”政府的想法根本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21、尽管法国有所顾虑,但美国还是试图通过使德国变得足够强大来稳定欧洲局势。国务卿马歇尔向国会慎重地陈述了德国重建与欧洲重建的关系:

22、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本质)与评价等。

23、    法国和义大利是共产主义活动最活跃的地方,而英国与德国是欧洲工业潜在动力之源。部分没有太大政治与经济价值的国家,如土耳其、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的经济始终落后其他西欧国家。显然,各国所得的援助取决于美国在这些国家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利益。

24、(3)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对峙  1945——1955

25、结合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构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26、1945年7月,三大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后一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德国问题:虽然三大国在共同占领德国和解除德国武装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但是赔偿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三大国达成了一项复杂的协议,协议规定,苏联将从苏占区内获得赔偿,还将从西占区获得25%的机械设备和工厂。作为回报,苏联将向西占区提供相当于它从西区得到的总值的60%的粮食、煤和原材料。

27、数据显示,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和贷款使用中,欧洲从美国进口约101亿美元物资,其中包括34亿美元的原料和半成品,32亿美元的粮食、饲料和肥料,19亿美元的重工业品以及16亿美元的燃料等。同时,欧洲对美国的出口也大增,主要包括原材料以及消费品等。其中,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从中东获得了大量的原油,而当时美国逐渐从原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叠加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也有廉价进口原油的需求;而在消费品方面,在美国对欧洲的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下,加之欧洲有较为便宜的人工成本以及利好美国的汇率,美国对欧洲的消费品进口在1952年到1956年间翻倍。欧美贸易在马歇尔计划期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8、1945年以后,伊朗成了苏联与西方最直接的对抗地。起初,英国人比美国人更担心战后苏联是否会结束它对伊朗北部的占领。当苏联拒绝在战后6个月内撤走军队时(这是1943年《英-俄-伊朗协定》确定的),杜鲁门政府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尔纳斯于1946年2月敦促伊朗首相抵御向该地区继续推进的苏军。这标志着美国政策的一个根本性转变。用弗雷泽·哈伯特的话来说,就是此事表明了“地缘政治深刻转变的开始,美国第一次被迅速地推向了东地中海和近东的英苏对抗的中心”。此后,美国便在该地区担当起阻止苏联影响过度膨胀的责任。

29、相反,美国在东欧的利益就显得抽象而理想化。美国与这一地区相距万里,也几乎不存在传统上的贸易关系。必须提醒的是,大多数东欧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都是根据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倡导的民族自决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旧的君主帝国中诞生的。

30、而遏制政策的出笼也要求美国必须向非共产主义国家提供援助,以起到遏制苏联影响及扩张的作用。不过当时还是有人寄希望于东欧国家加入这一计划,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

31、美国国会两院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于1947年5月15日通过了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法案。

32、在人民有权选择自己政府的形式及生活地的原则的基础上,1945年罗斯福决定在该地区推行公正和持久的和平格局。这一点对于理解他对东欧采取的战时外交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所有关于改变疆域的决定将统统搁置到战后再说,这一行动步骤实质上等于对东欧采取一项“没有政策的政策”。

33、凯南在电报中声称,苏联不相信在共产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有和平共处的可能。凯南认为,在克里姆林宫对国际事务的神经质观点的深处是“一种带有马克思主义教条且本能的俄罗斯不安全感,这使得苏联扩张主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危险、更狡诈”。

34、②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35、杜鲁门主义出笼后,美国立即开始插手希腊内战。截止1949年,希腊获得48亿美元的助,其中29亿元美元用于军事需要,以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训练了66%的希腊陆军,武装了20万名士兵、5万名宪兵、11万名水兵和8000名空军驾驶员。

36、    西方执政者对此惊恐不已,美国政府也深感不安。1947年2月27日,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DeanAcheson)在白宫祕密会议中表达其担忧:「在法国,有四五名gcd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gcd控制最大的工会並在政府各部、工厂、部队中安插大量人员;法国经济情况非常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随时都可以下手。」

37、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原因。不过,对该计划的分析给笔者带来最大的收获在于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有趣的视角:将战略视为多组相互作用的力——需求与阻力、目的与手段、应急与长远——每一组力都会形成一个均衡点,关键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均衡点引导到一起形成最终的合力。对“马歇尔计划”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个问题的答案。

38、他从抽象的民主原则和经济自由的角度(后来这些都融入了1942年的《大西洋宪章》和1945年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中)为美国的外交政策辩解。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这些高谈阔论使苏联感到恼怒,但是这恰好反映了美国长远的经济利益。罗斯福提倡的是一种“门户开放”的经济政策,即自由贸易和对原料的平等占有,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重蹈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覆辙。

39、斯大林只承认在卢布林建立的波兰共产d政府;同时,他还在《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上签字,这一宣言呼吁东欧各国政府“广泛代表所有的民主分子……并自由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政府”。

40、③中国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41、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42、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43、但是,“杜鲁门主义”很快遭到了质疑与反对。美国国会共和d议员公开质询杜鲁门政府:杜鲁门主义是只适用于希腊和土耳其的有限需要,还是打算将这一原则应用到世界的其他地区中?这一质疑的逻辑在于,相当部分的美国人虽然承认战后美国力量的首屈一指,但是即使这样美国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应对全世界的所有冲突。与此同时,共和d所代表的的大部分美国民众也不希望美国在战后继续承担国外义务,他们希望“让孩子们回家”。所以,从战略层面上说,杜鲁门政府必须在其全球战略中,寻找到最优先事项,说服国人,以使美国的有限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4、尽管各自的分歧明显,但为了达成一些协议,三大国(美、苏、英)于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开了一个星期的会。在雅尔塔,三大国一致同意将德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德国投降3个月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但会议的最重要议题是波兰。

45、  波茨坦会议一周后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关于这颗原子弹对美国的对苏外交政策以及对冷战的起因产生什么影响,在历史学家中间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加尔·阿尔佩罗维茨在他的《原子外交(修订本)》一书中断言,美国拥有原子弹的直接后果便是杜鲁门对苏采取了强硬态度。

46、在1946年中,莫斯科和华盛顿也未能就原子弹的管制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巴鲁克计划倡议建立一个由联合国主持的“国际原子能发展机构”来掌管所有的储铀库,使其只用于和平目的,但却让美国拥有继续生产原子弹的权利。苏联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个使美国享有核垄断永久地位的巴鲁克计划。

47、很快,希腊和土耳其的危机就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希腊和土耳其风起云涌。虽然遭到英国的不断镇压,但是两国的革命运动一直在蓬勃的发展,对两国政府的援助成为英国无法承受的负担。

48、马歇尔计划在本质上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延伸。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就像是一个核桃的两半,因为我们的对外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杜鲁门在1947年3月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49、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50、(思维导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发布日期:2023-10-25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