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今胜于古”的进步历史观为封建统治阶级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峻法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的法家理论为秦王所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但单纯化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从而促使秦朝二世夭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却在中国延续了2000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学而优则仕”包括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到一起,做官成为人们学习的动力,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3、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孔子是非常提倡学生学习必须学思结合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然后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上要启发并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到差不多但不得其意,欲言不能时启发,让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5、(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6、 ②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战国之后趋于没落。
7、 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8、孙膑:①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②重视人的作用;③创造利己形势;④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9、孔子的史学思想。孔子主张“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11、“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1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精髓与核心非“礼”莫属,三代文化有因有革,有损有益,但都以“礼”作为基础。“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23)孔子指出历史的基底是“礼”的传统,虽然世事变化不已,但以“礼”为基础的文化精神是变中之不变,因而立足于礼,可以前察往古,后知百世。
13、孔子还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这些教学观点,对今天仍很有启迪,有利于学子刻苦学习,实事求是地学习。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5、②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1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8、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来结速纷乱的列国分争局面,但依然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实现.而儒学的思想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 解析 本题考查墨家思想主张。材料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故C项正确;A项是儒家主张,题干没体现礼乐制度;B项是法家主张;D项也是儒家主张。
20、对当下增强国家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孔子哲学和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美德,这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土地上生根,深刻影响着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各个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1、孔子的一生其实很不幸。3岁丧父,17岁丧母,20岁时致仕,步入鲁国官场,到了黄金年龄,又遇鲁国内乱,家臣擅权。55岁时,因直言反对鲁定公接受齐国女乐荒疏朝政,被拒辞职,开始长达14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穷游"讲学生活。67岁时,妻子过世。69岁返回鲁国时,儿子孔鲤去世。70岁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去世。72岁时,另一个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73岁时,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22、“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
23、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24、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
2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www.siandian.com闪点情话网)——孔子《论语》
26、对子贡幽默式的启发: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27、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28、1982年8月27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33周年,美国各界人士在旧金山举行祭孔大典,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给予了高度评价,致涵说:“孔子的高贵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的学说世代相传,为全世界人民提示了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29、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坚持不懈地宣传自己的主张,批驳别人的观点,这就使得各家学说有了鲜明的特点,也就形成了思想纷争的局面。他们之所以苦苦追求,都是为了期望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以便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就特别为统治者推崇,所以D项不符合史实。
30、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1、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3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3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35、|声明:本文由高考历史(ID:gkls100)汇总整理。转载时请事先联系协商授权
36、树立社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3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38、(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39、 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概括为“学而优则仕”
40、 A.诸子百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百家争鸣的精神动力
41、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内容的憧憬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历史进步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有一定的影响。
42、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43、提示: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
4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45、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46、 解析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47、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本意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48、 孔子对教育作用的阐述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和应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49、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50、有学者说:“尽管各家的措施有的看似残暴,有的看似温和,他们都可以为了自己苦苦追寻的理想而殉道。孔子追求了一辈子仍不被采用;吴起、商鞅,先后殉道;墨子为了天下的普通百姓而奔走呼号等。”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5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52、孔子以信而有征的态度对文化传统的变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9)孔子对文化传统是非常审慎的,对于“夏礼”和“殷礼”,孔子掌握的历史证据不够充分,因而采取“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态度。对于三代文化,孔子能信而有征的,是周礼,孔子的复古,并非越古越好,而是以周礼为中心。孔子的目的是用周礼的精神改变当时“礼坏乐崩”的现状,使失序的社会在传统的引领下重回秩序的轨道。孔子声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14)周礼以夏殷两代之礼为根据而能扬长避短,这有周初孔子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指出二者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会落空。而文化传承创新二者的紧密结合,要靠教育的世代相传,不断加以推进,才能生效,这是因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无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民族的命脉,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依托;教育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
53、 (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5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6、(答案)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涵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
57、还有一个就是有教无类。就是没等级差别的爱学生。这个,臣妾真的做不到啊!虽然也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你上课的时候,就有一些人在下面起哄,就有一些人在下面说话,你能爱他们吗?你会笑容可掬地说你别说了吗?就算你这样说,他们会听吗?不听,你怎么办?出去站着?不行的!体罚学生!那怎么办?只好交给班主任处理了!
58、这些弟子后来不仅成了国之栋梁,也进一步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先贤孔子,的确无愧于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他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实至名归!
59、总之,站在教育领域的角度,不但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有一个深度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孔子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不能否定儒家思想中先进性的一面,同时也要克服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开创更适合孩子发展和成长的教育模式。
6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1、第一天,老王带领大家学习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上)
6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强调( )
63、首先就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作为一个老师,对此有深深的感触,要做到这个真的是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班额是四十人,你要知道,四十个人要进行因材施教的难度有多大?而且,老师不是一带就六年的,小学六年可能换学生,那么,你就适应新的学生,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老师的感触就是想好好对待每一个学生,精力不够啊,时间不够啊。
6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65、 ③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6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67、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69、儒家的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能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
7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71、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72、提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战争灾难、道德沦丧等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孔子所倡导的“仁”“中庸”等人文思想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3、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74、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固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7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76、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77、 这一观点肯定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说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强调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人应当终生受教育,才不会倒退;人的生活环境也应受到重视
7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79、客观地说,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尽管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得多少学子一生陷在"书本"里走不出来,以致后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但这些负面效应不影响孔子的教育光芒,对此宜辩证看待。
80、在这三千多学生中,有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谓之"七十二贤人",其中最优秀的就是"四配""十哲"。
81、(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2、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83、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
84、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
8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86、“学”是获得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涉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拓展。因此,孔子不仅强调“学”具有的仿效的一面,也强调“思”——“学”具有的反思和创造的一面。在孔子的传播思想中“学”与“思”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31)这些说明,自我的建立,需要以现实境况为基础,对文化传统进行反思,“学”与“思”互相转化,传承与创新不断循环。用孔子的话说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11)
87、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
88、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89、 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