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思想
1、应原忠对王阳明在上文中提到的教诲不太理解,心存疑问。正德六年,王阳明为了解除他心中的疑惑,特意作《答黄宗贤应原忠》(《王文成公全书》卷四),其中详细阐述了“明镜”论:
2、 儒学的现当代发展也受惠于阳明心学。现代新儒家大师熊十力先生及其开创的新儒家学派就是例证。近年我们受郭沫若纪念馆委托,整理一批熊十力致郭沫若的信札。在1944年,熊、郭二位先生就围绕阳明展开了讨论。郭沫若继承了阳明学的实行观点,主张“事上磨练”;熊十力则说“事上磨练”固然不错,但必须加上“保任良知”四个字,叫作“保任良知,去向事上磨练”,方能无弊。今天看来,熊先生得到了阳明学的真髓。他自己也说,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仁、诚、本心、本体等范畴,就是阳明所讲的良知。他的学生、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旗帜性人物牟宗三创立的“道德形上学”特别强调良知本体,直接继承了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
3、嘉靖年间,民众暴乱久久不能被平复,于是有过平叛战乱战绩的王阳明被派上战场。经过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乱很快被平定。战乱被平定后,王阳明本来就有的肺病日益加重,于是便向皇上请辞请求告老还乡,但没等得及皇上批复,王阳明就先自己回了家乡养病去了。后来不久王阳明就病逝了。
4、 阳明的亲身经历也提醒我们,为政之道在于明德、亲民。阳明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特别强调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他首先是强调为政者要修身以德,以仁德为核心价值,引导和实现政治的正义。官德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人的良知在政府事业上的直接运用。为官不讲官德,就是违背良知。进一步说,亲民就是要以民为本,视百姓为骨肉亲人,尊重民心民意,体察民间疾苦。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阳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将社会教化、社会治理以及具体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治理了很多难治之地,实现了民不骇政,四方咸宁。阳明的为官之道,对于今天加强干部修养,化解社会矛盾,转变政府职能等,有借鉴意义。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6、继“良知说”与“良知教”之后,阳明最后又应弟子钱德洪、王龙溪之询问,在家乡绍兴天泉桥,提出了有名的“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
7、 阳明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知行合一。“知”在这里指良知,阳明强调真知真行。阳明学告诉我们,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修身齐家,用来尽伦尽职,为政理事。做一分,就体认一分良知,体认一分良知,就要行一分这个道理。这一点,可以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
8、 对内,要光明我们的良知;对外,要把我们的良知应用到万事万物之上,也就是要实践我们的良知。(王阳明思想)。
9、 另一方面,阳明学对后世影响之深,再没有其他学派可以与之比肩。明亡以后,清代阳明学受到打压,但被誉为“同治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一生都崇拜阳明、效法阳明。进入近现代,阳明学作为一种平民哲学,被当作反抗压迫、争取平等的思想武器,重新焕发出光彩。譬如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学说,就是由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而来。蒋中正也喜欢阳明学,到台湾后把台北市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
10、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11、 “心即理”是由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由王阳明继承并发展的哲学思想,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楼宇烈教授看来,“心即理”的“即”应该理解为“离不开”之义,而不是“相当于”或“相等于”的意思。“心即理是心不能离开理,理也不能离开心。”他说。
12、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13、 从《传习录》看,阳明在论及知行关系时,有一个反复申明的观点,叫做“知行本体,原来如此”。他本人有时候又将“知行本体”称为“知行之体”、“知行体段”。究竟什么是“知行本体”呢?这四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阳明所说:“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这里的“本体”,就是本来面貌的意思,“知行本体”也就是指知与行互相联系、互相包含、本来一体;知行分离,也就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违背了知行本体。第二层意思,阳明又说:“‘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里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良知良能。二者相较,后一种“知行本体”的含义无疑更为根本。
14、回翔瞻顾,取鉴前贤,今天的人类已步入了文明对话的又一重要轴心时代,研究王阳明及其后学不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将来的发展,以激活一切可供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涵盖东西方文化经验与智慧的宽广胸襟来谋求人类问题的解决出路。
15、时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能做到按时温习所学知识的关键,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要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忘学习。
16、 整顿吏治,是他治理地方的措施之一。关于权力,他认为,权为天下利害所系,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君子欲济天下之难,不能不操之以权,但君子用权,必由其道。那就是:以至诚之心立德,扶植爱护良善;昭示不可夺去的气节操守,引导下属走正路。慎重地对待权,用好权,在用人上,在心态上,“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这里用老子“不争”的思想,调节心灵。足见惩治腐败,一靠制度,二靠良知,一内一外相互作用。
17、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跟王阳明学修心”→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18、 正是在兼具“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阳明将良知视作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良知赋予了天地鬼神万物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价值意义的创造本源和主宰力量,具有绝对性和根源性。人因为有此良知,就可以和天地宇宙会通,可以充当宇宙天地之心,从而肩负起协理宇宙天地万物的责任。正因为良知如此重要,所以阳明断定:“‘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19、王阳明指出“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用“义”的有无来区别儒学和佛教。此外,王阳明还指出“释家最终未谈居敬”,又用“居敬”的有无来区别儒学与佛教。“居敬”是儒家特有的“心术”,也是宋儒用来否定佛教心术的重要概念。王阳明的“明镜”论可以说是“居敬”思想衍生出的产物。
20、《知行合一》是一本叙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全传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21、另外还强调“知行合一”。要将行和知统一起来,不可择一丢一。两个是一个道德层面上的,不可将其分开,知就表现为行,行就表现为知,两者相辅相成。
22、但“四有”、“四无”最终可以会通,不落二边才是本体与工夫合为一体的上乘法门,究竟孰当用孰不当用,如何契理契机灵活有效地施教,仍必须准确勘定每一个体的实存状况,凭借证量功夫或直觉智慧眼光恰到好处地予以处理,才能更好地防范流弊的产生或偏差的出现。
23、 一方面,良知本体的至善性、绝对性和普遍性为人们的道德践履和成圣成贤的追求提供了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的道德洞见,能有效促使道德主体挺立,激发道德理想追求。
24、而依据传统丰富的心性学说思想资源,结合我们的实存感受和生命关怀智慧,辅以必要的现代科学观察手段,开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既契理又契机的“新心学”(精神哲学),显然也应该上升为一代学人的主体自觉意识,成为重新寻找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一大重要时代主题。
2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6、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7、《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28、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经指出,王阳明的“学”有三变,“教”亦有三变。“学三变”是指:少时,驰骋于辞章;后来又沉迷于道教和佛教;在龙场历尽艰难之后,豁然有得于圣贤之志。“教三变”是指:在贵阳时,提出了“知行合一”说(1509);自安徽滁州回来后,教授弟子“静坐”说(1513);自江西回来后,提出“致良知”说(1521),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
29、弟子陆澄就曾经问王阳明:“静守时我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很好,但一遇到事情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是怎么回事?”
30、 政德与事功阳明肯定孔子的“为政以德”,他认为做事在得人,事业必靠有德之人去积极推行。他下力气在基层兴教化,美风俗。他批评当时的风俗,“争功利而薄忠信,贵进取而贱廉洁”,认为长此下去,必酿成祸患。
31、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等进德修业基本原则,更概括了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必须做到的四个方面。
32、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弗以为烦难而疑之也。
33、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一个贯通天人的概念。其次,阳明所讲的良知,又指“随时知是知非”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是一个贯通体用的概念。总之,阳明五十岁前后提倡的“致良知”之学,实际上是在早年“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也蕴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主要理论内容。
34、学习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只是很多人不能把心放在学习上,不能坚持,这才是学习真正的难处。
35、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
36、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与佛家“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37、(良知: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两大特点:良知与生俱来,永远存在;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38、王守仁1472年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39、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
40、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世宗即位之际,王守仁因父老请归,世宗说王守仁有擒贼平乱之大功,正要论功行赏,不许他辞官。同年八月,先升其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许他推辞,稍后又特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41、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42、 “知行合一”我们要联系阳明“心即理”的思想,来分析和讨论他的“知行合一”说。
4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44、 龙场悟道在阳明学发展史上乃至整个儒学思想史上,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45、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46、 致良知的第二层基本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致良知即“行良知”,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他说:
47、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48、 贵州龙场悟道正德元年(1506年),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的王阳明,上疏批评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狱,随即被贬贵州龙场驿任驿丞。阳明的父亲也遭到了牵连,被迫辞去官职。
49、“明镜”论和“致良知”说之间存在着“本体功夫论”上的差异。我们知道,神秀和慧能曾分别作过两首偈,其中揭示的“明镜”论的差异其实也是“本体功夫论”上的差异。
50、王阳明的“静坐”说往往会使人只专注于求“静”,而对“动”产生厌倦之情,容易使人忽视“存天理,去人欲”,最终导致弊害产生。于是,王阳明又提出了“动处功夫”说。他指出:“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传习录》上卷)
51、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52、“明镜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常人之心如昏镜
53、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
54、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特作《修道说》(《王文成公全书》卷七),对立诚加以详细论述。同年,薛侃刻印《传习录》。《传习录》中多处提到了立诚的必要性,其中包括诚意与格物致知的关系,诚意与正心的关系,诚意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诚意与明善的关系,诚身与明善的关系等。
55、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56、 禅宗也是王阳明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源头。佛教里有他力成佛和自力成佛之分。净土宗就是他力成佛,禅宗就是自力成佛。自力成佛就是相信自己,自己觉悟了就是佛。这也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源头。
57、《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58、王阳明教育弟子,非常注重“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认为唯有如此,“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传习录》上卷)
59、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守仁以原先的官职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60、王阳明曾经这样阐述让弟子们学习“静坐”的理由:“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传习录》上卷)
61、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2、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之前,将诚意作为培根之学的主旨。当他提出“致良知”之后,致良知就成为培根之学的主旨。
63、 在龙场期间,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聚徒讲学,培植后进,弦歌不辍。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以仁德感化四方。阳明认为,天下没有不被感化之人,应邀写了《象祠记》。他尊重少数民族,尊重其上层人士,又坚持原则。对待少数民族,《礼记·王制》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儒家的这个主张很有道理。
64、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65、“阳明心学”揭示了明朝对情欲的主张和看法,在当时极为被人推崇,一时刮起了学习“阳明心学”的热潮。
66、“明”言“明”句|王阳明:忍,是世上最难的修行
67、有网友说,大道理人人都懂,知易行难,知而不行,其实就是没有认识到,如果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能做到两者合一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68、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69、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70、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71、他在龙场直面生死悟道之后发出的欣悦惊呼,堪称历史文化发展即将进入心学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思想惊雷。
72、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73、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74、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75、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76、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根本观点是“心即理”。《传习录》记载了阳明与弟子徐爱对“心即理”命题的探讨。意思是:父母身上并没有蕴藏着孝的道理,君王身上也没有蕴藏着忠的道理,同样,朋友、老百姓身上也没有蕴藏着信和仁的道理。一个人要讲究孝、忠、信、仁,总归不是向别人身上去求。那么这些道理都在哪里呢?阳明认为,就在你我和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的心本来就具有敬老孝亲、忠于职守、言而有信、仁民爱物等道理,才能事父母以孝,事朝廷以忠,交友以信,治民以仁。
77、 第二个层次,就是历史文化的层次。作为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人的进取心、执行力释放出来。阳明心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潮流之下,顺应时代产生的,并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历史。
78、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79、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80、这段话大概是想说,教人做学问不能让他心里想着其他与学习不沾边的事。一般刚开始学习的人都会心猿意马,不能定下身心,而所想的多是想干的一些事。这个时候只需要让他能够坐下来想一些事情。时间久了,等到心稍微静下来,但是还是呆呆的坐在那的话,不去主动学习,也是没有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他如何去学习了。
81、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82、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83、 王阳明的学说和他的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所能给予的启发是什么呢?第强调主体,独立思考,发扬主体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第广胸怀,高境界,敢于承担,善于承担。第思想和能力并重,既有执行力,又有思辨力。
84、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
85、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86、 良知是主宰,是准则。“致良知”说既简易直接又内涵丰富,将阳明的整体哲学思想完满地表述出来了,标志着阳明哲学建构的最终完成。
87、由王守仁创立,心学门人认定,心学是传承了孔子、孟子之道,属儒家正统。学术界普遍认可,心学在宋代新儒学的基础上,承程颢和陆九渊的主要思想,与朱熹理学多有差异,集明朝儒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有:
88、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89、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90、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