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优美语句31句)

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1、A.《望溪文集》  B.《岸堂文集》  C.《澹庵文集》  D.《嫏嬛文集》(中国历史上的诚信典故)。

2、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3、一次,郭汲至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况,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还没有进城,就看到有几百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汲问道:“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非常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辞让致谢,在众小孩的簇拥之下进了县城。

4、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5、A《仪礼》   B《鲁诗》   C《公羊传》   D《尔雅》

6、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7、“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一语出自(B)

8、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9、A.杭州  B.山东  C.代指中国  D.苏州

10、A.川菜系  B.淮扬菜系  C.粤菜系  D.鲁菜系

11、 《夜行船•秋思》“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其所含典故出自(C)

12、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后汉书》

13、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14、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15、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

16、A.畲族  B.水族  C.土族  D.土家族

17、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

18、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讲诚信的成语故事6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古代讲诚信的成语故事篇1一诺千金

19、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很多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下面哪个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查不到?(D)

20、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重金悬赏捉拿。结果他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21、“诚信”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结果,是一种为人的品格和处世的原则,表现在心口如表里如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22、A.《左传》   B.《子虚赋》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D.《红楼梦》

2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B)的著名论断。

24、意为,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5、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26、A.季布  B.吕不韦  C.赵孟頫  D.杨万里

27、D.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28、众大臣在背后都说魏文侯太傻,随便叫一个随从去就能够了,何必自我亲自去呢?我觉得魏文侯一点也不傻,正因为他处处诚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

29、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除李世民外,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我的无限权力)。

30、A.21  B.23  C.24  D.25

  发布日期:2024-01-30  投稿会员: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