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他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2、还有,一位母亲原本非常柔弱,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困境之中,她会迸发出极大的能量,想方设法地救助孩子,为孩子承担所有的痛苦。这份能量就来自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
3、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影响、一些不好习气的浸染,使心蒙尘。比如,在他人影响下,我们可能会把“有钱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等错知错见种进心中。
4、原文: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5、原文: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6、原文: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7、10) 人该追求内心的纯净,做到“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8、徐爱对王阳明学说的解释,应当是比较准确。但是正如徐爱所说,由于王阳明学说的高妙,许多人一知半解。以至于后人尤其是当代之人将王阳明的学说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这主要是出于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但是把这个“心”理解为现代意义上“人之心(人的主观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心”只作人心讲,那么现代常用的“核心”、“中心”中的“心”又作何讲?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即这个“心”并不是简单的“血肉之心”,也不是“纯意识”,宋明的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至清至灵之气而已。《传习录》上载“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为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是什么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由此看来,不能以俗称的“心”来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事实上,徐爱在《传习录》中已经揭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心其实就是“天理之心”,也叫做“道心”,源于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真言(参见《暮初的博客》《王阳明的心学>源头》)
9、人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生命的问题。现实中,生命到处都是麻烦。佛家称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人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而内部的麻烦,即心的安顿却难以对付。
10、但是由于用“道心”来解释物质的本源似乎仍有局限,结果王阳明只用一个“心”来概括,结果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骚动,一时斥为异端之说。也是人不能理解“心”的正确含义,王阳明也懒得给一些庸儒解释什么是“心”,以至于引起一场大误会。
1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2、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其中一个方面是爱情,爱情不是主观上决定的,即现实不是有人决定爱、有人决定不爱,而是每个人在出生之前,爱情可能就注定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一对恋人之间的具体的爱情,像苹果一样,会成长、腐烂、消失,但是抽象的爱情却是不朽的。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进入这不朽的价值。
13、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体证了“心即理”,体证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来注解孔孟之道。自此以后,阳明先生才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学说——阳明心学。
14、“只是‘致良知’三字,尤简易明白,有实下手处,更无走失。”
15、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和心理意义上,不是heart或mind,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孟子所说的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使得人成为社会存在。
16、3)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听从内心的声音。
17、人内心的事,并非是个人的情感,同样是宇宙万物之中的事。
18、“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人自身有道德体认、辨别是非的能力,天性中有向上向善的本能追求。
19、禅宗认为:功德在于“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于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2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1、刚开始种下树根时,只关心栽培灌溉,不要想象它的枝、叶、花、实。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像学习教条一样记住他的话,而要在实践中感悟。
22、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23、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
24、人通过感官来感受万事万物,而不能直接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心来感受的。所谓尘世就是充满烦恼的世界,烦恼和智慧都来自于心,烦恼无法被拒绝,应对烦恼是修行的方式。
25、人最容易受外在环境的裹挟,被众人的意见左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这个物质至上、利益为先、价值追求和内心信仰极度缺失的时代,更是如此。有人用现实和生存为自己开脱,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远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先贤们也为我们垂范了穷达不堕、生死不移的骨气。
26、真相却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27、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守仁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筑室四明山,号曰阳明洞。故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
28、风一吹,水就会起波浪,但是水不会因此增加而减少。烦恼影响我们的心情,心随烦恼而动是正常的,但却不应该陷入烦恼。
29、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0、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指的心,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知道这事是善还是恶。这无法推理证明,但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我们知道无缘无故打人就是恶,再比如,为了救人而击倒歹徒就是善。同样是打人,一恶一善,我们的心是明了的。
31、王德峰教授评价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成就。当代人的欲望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运行的逻辑变为了资本,对于现下民风之判断是“各施其能,各谋其利,锋针付之于法律,前途交之于偶然。重功利,轻道义,内不能安,外不能立。”但货币不可能作为我们人生安心立命之本。从历史上,中国人就不靠宗教团结,靠的是哲学。宗教信仰不是指向人生幸福,指向的是灵魂的安顿。人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生命的问题。现实中,生命到处都是麻烦。佛家称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人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而内部的麻烦,即心的安顿却难以对付。讲王阳明心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人有心,动物有心吗?人如动物都有生命,都会得病,都有肉体的痛苦,表现为呼喊、哀鸣。在肉体痛苦之外,人还有会产生烦恼的心。
32、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
33、这八个字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此心不动,更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有最富有诗意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随机而动,捕捉到事物的本质而在恰当的时机行动。要做到随机而动,前提是此心不动,先让你的心安定下来。
3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35、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36、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哲学,中国哲学讨论如何安顿自己的心,将自身和西方哲学区分开来。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
37、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
38、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9、知行合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是行动的动力,行动是所知的成果。致良知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而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心学不完全是哲学理论,同样指的是实践。
40、知行合是强调知行一体,不要把知和行分作两节工夫来看。这个是阳明针对很多人知而不行的弊病提出的命题。
41、 王阳明解释说:“因为舜常常认为自己不够孝顺,所以他能做到至孝;而他的父亲瞽叟常常以为自己已经非常慈爱了,所以做不到真正的慈爱。瞽叟只想着舜是他从小养大的,今天凭什么不能取悦我、让我高兴,他不知道自己的心已受后妻的影响改变了,还自以为对舜慈爱,所以就越不慈爱;而舜只想着父亲在他小时候是多么爱他,今日不爱他是因为他不够孝顺,于是他每天反省自己不够孝顺的地方,因此就越来越孝顺。”
42、日常生活中,看到小偷偷东西,会去制止;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会去帮忙等,这即是依本心而行,是良知的表现。
43、这是我们心中原本就有的宝藏,这是天地间一个大秘密!
44、9) 获得幸福的方法是,不要和外物对立,外物和心是一体。
45、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46、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
47、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学问。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
48、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人与人之间有形骸间隔,即肉体上的分离,又有仁心感通,一体之仁,即内心情感上的联系。孟子说的心,不是理性,不是趋利避害,而是一种生命情感。抛弃我们的心,去追求心外的理,将戕害我们的生活。违背自己心的技巧和手段,就是心之亡失。
49、 中国文化几千年四书讲道心,宋明理学家讲道心,佛家、道家、老子、庄子也讲道心,道心很微妙,怎样做到道心的境界?唯有“精纯”,唯有“专一" ,这就是“惟精惟一”。
50、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51、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52、儒家思想,即从心学开始。这也是圣人治理天下能够“简且易哉”的秘诀。这十六字诀就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53、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和心理意义上,不是heart或mind,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孟子所说的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使得人成为社会存在。
54、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55、圣人之心,如明镜一般,没有不明和贪欲,依良知而行。常人的心如昏镜,“斑垢驳杂”,有太多的不明和贪欲,需“痛加刮磨一番”,才可达至良知。
56、禅宗认为:功德在于“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于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57、首先王阳明心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概括,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58、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礼的宫殿,如皇帝即位、诞辰日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59、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60、所以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从来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并且,当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心里会安宁很多。
61、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62、“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6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64、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65、这种念头的流动,王阳明用明镜照物进行了比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66、4)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一切皆是心灵的投射。
67、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68、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69、“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却没有执着的品质;而有些人可能有执着的品质,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两者都难以获得成功。
70、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理解这句话要正确理解“善”、“恶”的概念。天理中有人欲,人欲过度就是恶。比如吃饭是人的正常需求,符合天理,但是要求餐餐山珍海味就是恶。无恶就是善(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善”、“恶”是不同的)。
71、“致良知”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达至良知;第二步,启用良知。
72、“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73、如此,恰需要王阳明心学。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正是需要找到自己的定盘针。
74、讲王阳明心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人有心,动物有心吗?人如动物都有生命,都会得病,都有肉体的痛苦,表现为呼喊、哀鸣。在肉体痛苦之外,人还有会产生烦恼的心。
75、大厅两侧各有侧屋。故居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瑞云楼是王守仁当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复如初,并辟为王守仁史迹陈列馆。大厅为王氏家人议事及重要庆典活动场所。其它建筑如砖雕门楼,轿厅等历经岁月沧桑,仍保持了原有风貌。1997年3月被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