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独秀
1、 在工厂中的屈辱生活和高强度工作,让潘兰珍尝遍了世间的酸甜苦辣,成熟与坚强,在她身上日益显现。
2、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3、用了别人的钱,连馈赠者的名字也不知道,这让陈独秀十分过意不去。
4、 就在陈独秀被捕的几天前,24岁的潘兰珍因和丈夫在生活琐事上发生一些口角,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回到娘家居住。一天,潘兰珍闲来无事翻看家中的报纸,突然被报纸上面刊登的一条消息惊住了,紧接着她用颤抖的双手指着报纸上的陈独秀的照片痛哭流涕:“天啊,这不就是阿拉的老头吗?”(晚年陈独秀)。
5、生活上的窘迫,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将他压垮,可没有希望的未来,终于将他打倒。从1938年8月到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生活的时间不足4年。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人性中冷漠的一面。
6、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d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7、 陈独秀去世后,潘兰珍遵照丈夫的遗愿,在四川的一个农场中工作了四年,依靠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
8、陈独秀一生东奔西走,反满清、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老子d”、反法西斯……八次被通缉,四次坐监牢。1937年最后一次获释时已是一身疾病、心上有“无数伤痕”的老人。
9、 潘兰珍的突然出现,让陈独秀十分意外,看着风尘仆仆,满脸焦急的妻子,陈独秀老泪纵横。感动之余,他想到自己已经身处监狱,生死未卜,妻子才24岁,剩下的路还很长,不能把青春耽误在自己的身上,他忍痛劝道:“你快回去,上海好歹还有工作,你想想,我在监狱里还能给你什么呢?”
10、这是幢青竹环抱的三进平房,占地约五亩,围墙由一块块巨大的条石砌成,故被称为“石墙院”。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津政府出资,把居住在这里的几十户居民陆续搬迁出去,整修后将其辟为陈独秀旧居。
11、鹤山坪距江津实在有点远。半天时间,车子还在山道上缠来绕去。望着窗外的一片片花椒林,一路念叨着先生当年是如何才能出山,步行?坐滑竿?还是骑着小毛驴?
12、 这个老头在他们那栋楼里很奇怪,平时沉默寡言,极少与人沟通,见到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和写字,偶尔还会独自一人外出散步,毫无笑容的脸上处处透露着失落和悲痛。不过,作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时间一长,两个人逐渐熟识起来。
13、陈独秀旧居离城区尚远,蒙蒙细雨中,车子在泥泞的盘山道上九拐十八弯,终于停在半山坡上一座石墙围合的院落前。
14、如果悲剧谢幕后,观众仅仅是掏取红巾翠袖,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揾一把英雄泪,曲终人散走出剧场,清泪随风而逝后,那最具价值的东西的撕裂还有什么意义呢?
15、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近日热读文章:
16、 从1932年10月被捕入狱,到1937年8月释出,陈独秀在监狱待了足足五年的时间,而潘兰珍也在监狱中陪伴照顾了他五年!(晚年陈独秀)。
17、在石墙院里,我久久伫立在陈独秀生前居住的两间偏厢房里,室内光线昏暗,泥地面潮湿阴冷,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简陋之极。隔壁的耳房里陈设有他们夫妇躬耕垄亩的农具,一如当年……
18、 一般而论,陈独秀晚年穷困潦倒、生活拮据。相关资料,俯身可拾。但是,陈独秀不改其志,依然卓尔不群、傲骨凛然。有一首诗,可以表明他的处世心态。这就是1941年秋所作的《对月忆金陵旧游》:
19、“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从陈独秀晚年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换作普通人,这样的晚年生活只能说是寻常。毕竟他身边还有爱人的陪伴,还能勉强维持生计,还有房子可以栖身。相比于一般的老人,他还可以用手中的笔,写下心中所想。
20、但是,这预付的2万元稿酬,不知作何了结。单从陈独秀致台静农先生书信之中可以看出,这笔钱他可能是设法还清了,比如:“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耶?若教育部有意不令吾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耳!”又有“倘陈馆长真拟刻弟书而又筹款不得,不妨将续寄之稿费五千元全部分或一部分收回应用,最近寄来之三千元,弟尚未付收据,收回手续尤为简单也,可否以此意告之陈馆长,请兄酌之。”以陈独秀的个性,他即使贫困,也是坚持以稿抵酬的,十分讲诚信,“不至骗钱也”。因此,有人推测,晚年陈独秀,临死之时更加潦倒,估计同还这笔钱有关。这一点,我信。
21、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22、陈独秀则坚持己见,不同意改名,复信拒绝,两人闹翻。该书出版之事,亦陷僵局。可见,陈独秀也是十分固执的人。依我之见,陈立夫建议改个书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该书的高深程度,恐不是当今意义上的“小学”可以承载的。当然,陈独秀的坚持也有依据。陈独秀只好厚着脸皮,给国立编译馆副馆长陈可忠先生写信,托其油印50份,以分送学者和文化机构。可惜的是,陈独秀连油印本也未见到就死了。直到1995年,四川巴蜀书社才以《小学识字教本》原书名正式出版,这已是50年之后的事情了。
23、以上系1984年3月,笔者在陈独秀客死之地石墙院组织当年与他共同生活在此院中的老人们的一次座谈会上搜集到的谈话。
24、直到1942年5月12日,由于疏忽,这种蚕豆花泡的水已经变质,未曾及时发现依然饮用,就在当晚陈独秀发生食物中毒,但此刻并未危及生命,但加快的身体的衰败,半个月后,陈独秀就死在了家里。
25、陈独秀的晚年岁月是清贫的。他的餐桌上常常出现粗米和青菜,就连调料都非常简单。但是深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的他,显然不会为了生活上的小事儿苦恼。即便吃食简单,他也会苦中作乐,称自己的饭菜乃是仙人的食物,自然要清淡一些。
26、 出狱之后的陈独秀,辗转颠簸,经武汉、重庆,最后于1938年8月落脚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鹤山坪,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27、 船过老家安庆,陈独秀独自一人站在船头,深情地望着这片熟悉的故土,心中感慨良多。
28、 两人虽同住蜀地,没有见过面,书信却往来频繁。据后来四川渠县档案馆发现的档案资料,陈独秀曾在晚年致信杨鹏升先生书信40封,这些信件多由“江津鹤山亭”寄出,收件地址为成都西门外北巷子九里堤劲草园,信纸或用宣纸、或用一般写字纸,每页左下角均有“独秀用笺”的印章,其字体以小篆为主,间或草书,书法颇见功力。
29、 陈独秀拒绝政治馈赠,但是朋友的资助,他还是以感激之心收纳的。比如,章士钊、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薜农山、包惠僧、赵元任、段锡鹏、杨鹏升、邓仲纯等众多新老朋友。其中,最有意思的人叫杨鹏升。此人前后曾资助陈独秀4500元。
30、如果说,一个国家在走向文明和富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前人惨痛的人生作“药引”,至少这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指引我们在他毕生提倡的民主和科学大道上更快地驶向理想国。
31、大革命期间,陈独秀抵制共产国际的决定,反对加入国民d,主张由d内合作改为d外联盟(陈独秀《告全d同志书》),危急关头也曾部署反蒋计划,但被斯大林压服。陈独秀再反抗,斯大林再压服……直到南昌起义前夕,莫斯科还十万火急地发来斯大林亲自决定、布哈林亲笔签字的电报,反对中共武装暴动。
32、 毕竟,陈独秀曾是北大教授,他的人事关系,按现在的说法,似乎一直挂在北大,直到其入狱。陈独秀曾有书信致当年的同事、也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催问汇款之事。
33、陈独秀在江津完成的《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立夫前后两次批示,预支两万元稿费给他。可后来,二陈却为书名发生争执,相持不下。陈立夫以为如今新学已起,“小学”二字不妥,要陈独秀更改书名后才付印,而陈独秀则坚持己见,不同意改名,认为“自汉代起即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章太炎也以为小学之名不符,主张改称语言文字学,脱了裤子放屁,何其烦琐也!”陈立夫也来气了,你陈独秀不同意更改书名,我就不给你出!
34、另有一位叫任卓宣的人,别名叶青,其原为共产d员,1928年被捕后叛变,后担任过国民d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此人也曾给陈独秀寄去200元大洋,陈独秀一看汇款人姓名,立即叫邮差按地址退回。也就是说,陈独秀尽管堕入社会底层,却依然保持原则和气节,这种馈赠,他是受不了的。他曾说过一番话:“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其四子陈鹤年亦参加革命,三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称生活困难),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35、“江津独秀画中游,翠峨碧波客不休。”江津隶属于重庆市,是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36、 陈独秀最后一封信写于1942年4月5日。陈独秀对杨鹏升多年的资助“内心极度不安,却之不恭而受之有愧”,信封的背后,留有杨先生的字迹:“此为陈独秀先生最后之函,先生五月二十七日逝世于江津,四月五日书我也。哲人其萎,怆悼何极”。
37、需要补充的是,即便堕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陈独秀也依然保持着他做人的原则与气节。叛徒任卓宣汇给他200大洋,他一看汇款人的姓名,立即叫邮差按地址退回。国民d政要朱家骅曾赠他5000元支票一张,他拒之;朱又托张国焘寄去,陈原物寄回;张再托友人郑学稼寄赠,陈不仅照退不误,并致函郑学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又特地嘱咐,“请国焘以后不要多事。”张国焘接信和汇票后悻悻地说:“仲甫先生,总是如此。”
38、两人慢慢相处中,都对对方有了很大的好感,但是潘兰珍当时还很年轻,而陈独秀比她大了29岁,这也让陈独秀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因为对方还年轻,自己已经是个老头了,可不能耽误人家。
39、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奋笔写下多篇政论:《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被压迫民族之前途》《我的根本意见》……在这个院落里,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终形成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最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