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优美语句45句)

黄庭坚的诗

1、    史料上关于裴仲谋载有二十个字,“裴仲谋,名纶,黄庭坚友人,生平不详,时为舞阳县尉。”

2、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3、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4、这首词作于崇宁三年甲申(1104),这是黄庭坚在赴宜州贬所途中所作。从词题“赠衡阳妓陈湘”可知,这首词是词人为一位名叫陈湘的妓女而写。这个女子应是黄庭坚的红颜知己,在二人即将分离、依依惜别之际,词人写下了这首《蓦山溪》。(黄庭坚的诗)。

5、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束、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6、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黄庭坚的诗)。

7、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8、黄庭坚好禅习禅,甚至连他离世的故事,也带有几分禅意。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载:

9、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0、  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

11、该词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全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

12、后来为黄诗作注的任渊说:“闻马龁草声,遂成此梦也。……以言江湖之念深,兼想与因,遂成此梦。”钱锺书先生在谈到这首诗时也说:“沧洲结想,马啮造因,想因合而幻为风雨清凉之境。”即便在顺境之中,黄庭坚的内心仍是坚实沉稳的,始终保有那份对江湖的向往。这样的写法,从心境上是安稳的,理路上却又是奇特的,这正是宋诗造意奇峭的表现。后来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写法也从此而来。可不同的是,一位身在帝都,心系沧洲,另一位却始终为“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而憾恨不已,可见二位诗人身世、性情之不同。

13、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中进士,任叶县县尉。是年,裴仲谋任舞阳的县尉。翻阅舞阳旧志官绩,明代之前“舞阳旧志散佚,顺治辛丑修志独存二帙,至康熙戊辰绩修已并失之,今无从考核其题名传记,悉依辛丑戊辰所修志书载入,不敢改易。”

14、一是注重用字。用字“要字字有来处”。黄庭坚还提出诗的“句中眼”,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即是锤炼而来,可谓“置一字如关门之键”。

15、此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16、黄庭坚也有睡不着的时候。比如崇宁四年(1105)的二月,在宜州(今属广西),那时距他的离世只剩下七个月的光景。宜州是黄庭坚最后十年贬谪生涯的终点,前一年他的兄长黄大临南下探望,此时也要离开了。在这分别之夜,黄庭坚睡不着了,写下了这一首:

17、出自宋·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诗句描写还乡的快乐之情。第一句写历经苦难(“投荒万里”)与垂垂老矣(“鬓毛斑”)的悲情。第二句写“生入瞿塘”的喜悦之情。

18、出自宋·黄庭坚《鄂州南楼即事》。诗句描写登鄂州南楼的所见所感:四周满眼水光山色、十里荷花暗夜飘香、明月高挂于天上、南风送来夏夜的清凉。“十里”是夸张,意在强调荷塘面积之广。

19、三是讲究章法。黄庭坚讲章法命意言论甚多,如:“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

20、这首词语短情深,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挚情意,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

21、对景惹起愁闷。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幸。斗顿恁、少喜多嗔。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22、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23、   古人交友讲究彼此心灵相通,情投意合。“同年”为同榜登科,两人相识较早。“次韵”,一诗一答,可见两者交情深厚。

24、    黄庭坚,仕途不显,后因修史“多诬”贬,屡遭贬谪,命运多舛。二先生曰,其友裴仲谋,名不见于经传,或为隐者,或不容于正史,为史家不屑。

25、  黄庭坚主张“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他的不谐律是有讲究的,方东树就说他“于音节尤别创一种兀傲奇崛之响,其神气即随此以见”。在这一点上,他也学习杜甫。杜甫首创拗律,如“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等句,从拗折之中,见波峭之致。黄庭坚推而广之,于当用平字处往往易以仄字,如“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等都句法拗峭而音响新异,具有特殊的韵味。这首《寄黄几复》亦然。“持家”句两平五仄,“治病”句也顺中带拗,其兀傲的句法与奇峭的音响,正有助于表现黄几复廉洁干练,刚正不阿的性格。

26、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27、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28、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29、这首词语短情深,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挚情意,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

30、黄庭坚一生坎坷,流离飘泊,遍尝人生冷暖,在人生最后,却依然旷达豪迈,这是黄庭坚留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吧。

3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2、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33、词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34、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35、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安置,开始他生平最艰难困苦的一段生活。这首诗是作者在黔州贬所时候作。

36、这是一首清明感慨的诗,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不论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最后都会化成一抔黄土。

37、庾亮慢条斯理地说道:“诸君暂且留步,老夫对这方面兴趣也不浅。”于是就坐在胡床上,与众人一起吟咏、谈笑,满座的人都能尽情欢乐。这是有关南楼的一个典故。庾亮是东晋征西将军,他曾在武昌登南楼游览风光,之后人们在鄂州复建楼一座南楼来纪念庾亮。崇年元年,黄庭坚寓居鄂州,曾登上南楼,写了四首绝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一首。《鄂州南楼书事》(其一)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登临南楼,四顾而望,周围均是山光水色,凭栏远眺,楼外有十里荷塘,幽香随风而至,令人流连忘返。南楼之上,清风无处不在,明月无处不照,好像没有人管一样,这澄明之景,都化作了清凉爽心的感觉。“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ji)荷香”,这两句写南楼周围的环境,南楼邻长江,接东湖,四围水光山色,风景极佳;在楼外有十里荷塘,风送幽香,令人流连忘返。“芰”指菱角,“芰荷”是出水的荷花。“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这两句写南楼夜色。南楼地势高,四临旷野,清风无处不在,明月也无处不照,他们似乎“无人管”,造物主对南楼分外优待。这澄明的景色,化作了清凉之境,给人以清凉爽心之感。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说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样的境界是相似的,这里也看出黄庭坚达到了物我两忘、逍遥自适的境界。这首诗非常简短,却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读罢全诗,我们也仿佛置身在南楼之上,欣赏远处山光水色,感受荷塘幽香,享受着清风明月带来的清凉,多么悠然自得。这首诗给人一种逍遥自适的感觉,但结合黄庭坚的个人遭遇,他接连遭贬,刚出川蜀,就又被贬到武昌,再看诗中的“清风明月无人管”,清风明月无拘无束,能各行其是,而黄庭坚自己想做点什么,却屡屡遭到打击,可以说这一句诗是他内心悲痛的写照。

38、    开元寺,“开元寺在西门内,唐显德年建、明正统间修”。旧志中唐显德年实为五代十国后周的周世宗柴荣显德年号(955-959)。而距舞阳城被毁一百四十多年后建得寺院,前朝唐“开元二十六年,敕天下诸郡,广置寺院,六月一日,并改开元寺。”以“开元”命名寺院,是否为祭奠被毁舞阳城池,此不得所知。

39、宋·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这首诗是黄庭坚被贬到黔州,在路上写给他哥哥黄元明的信。他说:写信给我时,只要让我知道一家大小都平安无事,也就不必用细行写得太详细了。

40、宋治平四年,二十二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被派到汝州当县尉,而黄几复依旧在老家埋头苦读,路途遥远,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是,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他们的友情,书信来往频繁,友谊从未消减。根据史料记载,黄庭坚为好友黄几复写过许多诗,比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

41、黄庭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其实,黄庭坚也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他的诗作有三个特点:注重用字、重视句法、讲究章法。

42、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43、诗一开始是比较积极的调子,黄庭坚自注:“术者云吾兄弟皆寿至八十。”他还期待着八十垂老之时,仍能与兄长同饮九酝仙酿。可接下来的句子,就再也不能保持这种强装的乐观了。明月湾、永思堂,这都是故乡才有的景物,兄弟在外多年,故园无人打理,已是一片荒芜。离人与故土已是一层分离,而此时兄弟二人又要分开,别情更重一层,愈教人不忍。虽凄凉已极,诗中却又不曾点破,只以莺、雁加以形容,“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千林风雨,孤莺之啼能复闻否?万里云天,却有惊风吹散雁行。这样的夜晚,黄庭坚失眠了。暗夜中,他又听见老鼠的动静,细微的声响似也在不停地啮咬着兄弟二人的心。全诗开始想给彼此打打气的高调,至此也全部破灭,只剩下一堆碎屑。

44、黄庭坚在江西泰和当知县的时候,朝廷颁布征收盐税的新政,地方官收上来的税额跟政绩直接挂钩。其他县都拼命在收税,他却说“穷乡有米无食盐”,拒绝执行新政。结果,被降职到了山东德州德平镇。

  发布日期:2024-01-18  投稿会员:admin